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支持民企 农信机构齐发力

信息不对称、押品不足如何解决?尽职免责顾虑如何消除?

支持民企 农信机构齐发力

说起贷款,银行和民营企业都是满腹牢骚。

银行角度看待民企贷款,由信息不对称、企业经营风险高、投资不理性等问题带来的潜在风险一直存在。

站在民企一边则会发现,它们缺乏贷款的抵质押物,负担较高的利率,随时面临着抽贷、断贷的可能。

作为金融毛细血管的农信机构深入乡村一线,对此更是感触颇深。要让金融服务深度滋润实体经济,必须解决以上矛盾。为此各省联社近期密集出台政策,以求攻坚克难。

《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个省份一线的农信机构人士,并对近期出台的各项文件政策进行梳理,力图呈现农信服务民营经济的最新画面。

省联社政策频发

“要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要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监管考核和内部激励机制,把银行业绩考核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挂钩,解决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要扩大金融市场准入,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发挥民营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风险投资、股权和债券等融资渠道作用。对有股权质押平仓风险的民营企业,有关方面和地方要抓紧研究采取特殊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避免发生企业所有权转移等问题。”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为金融支持民营企业指明了方向。

随即,金融监管层关于支持民营企业的政策接连落地。

央行会同有关部门从债券、信贷、股权三个融资主渠道,采取信贷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和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三支箭”的政策组合支持民营企业拓宽融资途径。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则提出对民营企业贷款要实现“一二五”目标,并强调决不能搞简单化“一刀切”,要客观对待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也在积极行动。湖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大力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当地金融机构优先解决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甚至融不到资的问题,同时逐步降低融资成本;山东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发行小微企业金融债券,健全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江西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补充政策措施的通知》,从降低企业税费、融资、物流、生产要素等五个方面,出台了22条措施,加大实体经济、民营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目前,全国已有大部分省市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文件,并推出或酝酿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纾困基金,规模合计逾千亿元。

而伴随着金融监管部门与地方政府的协同发力,作为各地的本土银行,农信机构也充分对顶层设计的引导与市场的呼吁做出反应。

11月8日,山东省联社出台《关于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的通知》,围绕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采取15项措施助力民营企业发展。

11月23日,福建省联社制定出台了《福建农信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指导意见》,包括7个方面、25条具体工作措施,即“稳投放、强推广、重创新、优服务、降成本、抓保障、督落实”二十一字金融“组合拳”,着力提升全省农信系统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水平。

12月5日,河南省联社出台《关于进一步提升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通过22项措施努力打造便捷高效、成本适度、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民营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12月6日,安徽省联社推出安徽农商银行系统加强和改善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八项措施,涉及加大信贷投放、强化宣传走访、优化授信政策、提升服务效率、创新产品服务、推进减费让利、强化保障机制、夯实工作作风等八个方面。

12月6日,黑龙江省联社发布支持全省民营企业发展“十条意见”,提出从2019年起,以市地行社为单位,全省农信社民营企业贷款增量要占年度企业类贷款增量的80%,增速要高于各项贷款的平均增速,全面实现民营企业贷款增量、增速的“双提高”。

12月7日,湖北省联社出台《关于全省农商行大力支持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就信贷资源配置、产品服务创新、降低企业成本等方面提出要求。

12月11日,江西省联社出台了《江西农商银行进一步加大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了23条具体支持举措,进一步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

“我们出台支持民营企业的22项措施,是在认真学习和梳理中央、监管部门及省委、省政府相关讲话和文件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我们地方的实际情况,再总结归纳出来的,既是顺势而为,又经得起检验。”河南省联社负责人说出了各省联社出台相关文件的初衷。

从中央到地方,从监管到金融执行部门,一个组合式、立体式的政策正逐步成形并开始落地,旨在用金融的力量为民营企业营造更为良好的发展环境。

更大力度信贷支持在路上

民企融资难、融资贵是业界公认的难题。对银行而言,民企的经营状况往往难以看透,特别是面对小微企业时,银行处在绝对的信息劣势。

广东某国有大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小微企业的融资主要是依赖抵押物,有了抵押物,银行会给予一定贷款。但是很多科技型、创新型的小微企业没有多少固定资产,没有那么多的写字楼、厂房、住宅可以拿出来抵押,或者已有的资产已经抵押出去了。

另外,小微企业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备性都存在疑问,如果按照大企业的标准衡量,往往达不到信用评级等各项贷款的基本条件。

尽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在采访中,无论是省联社还是下属的行社都表示,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一直都是他们支持的重点。以浙江绍兴的上虞农商银行为例,目前,该行的小微企业贷款在公司贷款中的占比超过95%,户均不足500万元。该行公司银行部总经理告诉记者,之所以小微企业贷款占比如此高,一方面是因为民企、小微企业一直是该行的重点支持对象,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大型企业的贷款额度超过了监管要求的单一客户贷款额度上限。

梳理近期各省农信机构支持民企的相关文件,记者发现,从具体的贷款增量数字到贷款办结时限,从新增组织架构到理顺办贷流程,各省联社对民企融资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都一一涉及。

例如,河南农信在支持民企的“22条”中规定,要在未来两年增加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1000亿元。河南省联社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未来两年乃至以后的更长一段时期,全省农信社存款将全部用于投放到省内实体经济,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将“每年新增500亿元,只会多,不会少”。文件还明确提出,要确保今年四季度各市、县行社发放的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比一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明年起做到稳中有降。

在黑龙江,省联社要求具备条件的市、县行社要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明确职责边界,专职负责管理民营企业贷款,提升服务民企能力,提高信贷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不具备条件的行社要落实专人负责管理民企贷款,单列计划、单独统计、单独考核。

湖南省联社近年来陆续对53个信贷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修订,删除了信贷审批非必须资料和政府部门已经清理了的证照的提交要求,减少了客户提交资料的种类,并明确压缩办贷时间。如浏阳农商银行规定,300万元及以内综合授信在3个工作日内审批到位,300万元以上的授信5个工作日内审批到位。

小微企业融资需要几家抬,因此不少省份选择与政府部门协调联动。江西省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农商银行正在加强与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财政、税务等政府部门协调联动,依托政府转贷引导基金运作模式、担保机制、贴息政策等支持,创新业务合作风险分担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效应”,惠及更多民营和小微企业。

推陈出新完善服务

为贷款头疼的当然不只银行,企业主同样牢骚满腹。有企业主告诉记者,只要是银行贷款,就需要抵质押物和担保,而且贷款很快到期,续贷不仅麻烦,还有可能续不上。

针对这些问题,各省农信设计推出了多种服务,力求改善民企融资环境。

以山东为例,山东农信拓宽抵质押范围,推出法人客户房产按揭、钢结构、“两权”、大型农机具等抵押业务,推广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旅游景区门票收费权、海洋牧场财政担保、农产品预期收益权等质押业务。

福建农信也采取了类似的拓宽抵质押范围的手段。当地农信机构采用“1+N”的组合担保方式,即“主担保”和其他补充担保措施相结合,在开展“两权”抵押业务的同时,推广以林权、海域使用权、厂房设备、应收账款、仓单、政府采购订单等多种权证和资产作为抵质押物,合理提高抵质押率。

对企业普遍反映的贷款期限与用款期限不匹配、还款方式不灵活等问题,江西省农商银行综合运用年审制贷款、循环贷款、分期还本等方式,严格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优化提前续贷和循环授信,清理一切不必要“通道”、“过桥”环节,进一步缩短企业融资链条,加快转贷续贷速度,促进民营和小微企业资金运转“无缝对接”。

在此基础上,各省农信推陈出新,利用金融科技制定一系列更为灵活、更接地气的贷款产品。

比如浙江的“两台车”。针对小微企业500万及以下的贷款申请,浙江农信推出“小微专车”办贷模式,贷款审理时注重企业现金流,降低对担保的依赖,通过对当前业内主流的微贷技术进行改造,根据不同产业设计26张针对性评分卡模型,灵活设计评级、授信流程。

针对500万以上大额贷款或大中型企业贷款,浙江农信设计了“企业直通车”。通过与普华永道风险咨询公司合作,在普惠快车及小微专车模式建设的基础上,引入与国内外大型商业银行同步接轨的大中型企业评级授信模式,重点对辖内主要的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制造业、建筑安装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等5类大中型企业进行客户评级授信,有效防范大额贷款风险。

在丰富贷款产品的同时,农信机构也将目光放到了更为长远的综合服务上去。

“以前发完贷款都是做下贷后检查就完事了。现在,我们希望构建新型银企关系,利用信息优势、财务管理等优势,提供综合型、全方位金融服务。”华北某省联社信贷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单位去年上线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帮助行社对客户进行长期追踪,深挖价值。

“现在都讲商圈,我们计划利用自己的平台优势打造商圈,帮助这些企业进行供应链上下游的沟通、对接,希望帮助推动一波上市企业、明星企业,实现银企共同成长。”他表示。

提升质效仍需再优化

尽管省联社和农信机构都已摩拳擦掌,着手加大对民企的支持,但现存的诸多阻碍和隐忧也不容忽视。

在采访中,大家最常提到的莫过于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东部地区一家农商银行的相关负责人直言:“当前的信息互通需要更加开放。”

他告诉记者,当地打造了一个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平台,整合税务、市场监管、供水等多个部门的企业相关数据,为银行发放贷款提供了不少帮助,但平台的精度有待提高。

“比如要调查某家企业的纳税情况,银行看到的并不是具体的纳税额,而是平台依据税务部门提供的数据计算呈现的‘良好’、‘较差’等类似的等级评估,对于银行进行贷款决策而言,这样的精度依旧不足。”他说。

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改变客户经理惧贷、难贷、惜贷的心理,同样是必须冲破的一大关口。尽管省联社出台支持民企的文件往往会提到尽职免责相关内容,但在基层的执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华中地区某农商银行的一位基层员工告诉记者,各家银行的客户经理在贷前,都会签订类似于尽职责任认定书的文件,其中都有明确规定,客户经理在尽到相应责任后,即使形成不良贷款,也能免责。然而,一旦产生不良贷款,风控部门总能找到尽职免责条款里的“漏洞”,将责任“甩”给客户经理。“我个人觉得现行的尽职免责条款在一些时候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应更加完善。”她说。

很多省联社已经关注到类似情况。比如河南省联社在前段时间对各行社展开摸底调查,了解各地尽职免责条款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为什么尽职免责的执行会出现问题?因为很多事是难以界定的。”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对于河南农信机构而言,公司贷款几乎全部是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厘清尽职免责条款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介绍,河南省联社着重建立信贷工作的标准化体系,明确列出信贷流程中一系列规定动作:“规定动作、流程做到了,出问题,责任就不是你的。”另外,还要解决检测标准化体系的手段,“这就需要科技系统的支持,客户经理操作完成之后,科技系统可以全程监测、记录、判断”。

他还透露,河南省联社也将出台关于尽职免责的指引:“各行社的尽职免责规定都是自行制定的,有的东西难免不规范,省联社希望基于标准化、基于统一的系统操作流程出一个指引,明确什么样的情况适用于尽职免责的条款。”

“说来说去,我们都是要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客户经理干成事。”他这样总结。

盈利压力则是摆在农信机构面前另一个最为现实的问题。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利差缩小已经对农信机构的盈利造成压力。伴随着政策引导以及机构转型需要推动,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也纷纷向农村和小微企业伸出“橄榄枝”,加剧了农信机构的价格竞争。

“我们内部的粗略测算,资金成本接近5%。我们的存款主要是一家一户的零售型定期存款,利率最少也有3%多,是比较高的。而且,这个成本不光是覆盖存款利率,还要进行风险覆盖,所以我们组织资金的成本确实比较高。”上述华北某省联社负责人给记者大致算了一下资金成本的账。

面对记者关于利润压力的问题,采访对象往往坦陈自身所面临的挑战。至于解决的办法,农商银行普遍表示,最主要的应对还是通过存贷款规模的持续做大,弥补摊薄的利润空间。

尽管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但这位负责人依旧乐观。他将支持民企视作一个机遇,不仅是扩大规模、做精主业的机会,更是提升经营能力的机会:“对我们来说,利差收窄可以倒逼转型,敦促我们加强成本精细化管理,提升利率差异化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

他的想法也代表了很多农信机构的普遍看法。对于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的欠缺本就是一本历史欠账,深层的原因复杂多样,并非增发贷款就能解决。要真正加大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更需要农信机构尽快提升综合服务能力,从而丰富金融供给,为民营经济提供价格合理的金融服务。

本报记者王松、王爱静、肖瑛、陈衍水、黄力辉、陈磊、戢华盛对本文亦有贡献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