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乡村振兴画卷正铺展

农村的发展又一次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制定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依靠改革创新壮大乡村发展新动能。”政府工作报告在对2018年工作的建议中提出如此规划,旨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在此之前,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已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定下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作为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系统部署,为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绘就出“三农”事业新征程的宏伟蓝图,具有里程碑意义。

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蓝图已绘,未来如何践行,仍需逐步规划,精雕细磨。

2018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都在为这一战略献计献策。

为创新的战略绘蓝图

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好顶层设计。

“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中国农村千差万别,我国又处在千年未有之变局,所以需要有科学的规划来指引。”日前,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的记者会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介绍说,“这方面中央有关部门正在编制规划,由发改委牵头,农业部和其他一些部门参与。总的考虑是,按照‘五位一体’的要求,从产业发展、乡村布局、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谋划,画好一张蓝图,并且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

多部门联动已经开始。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透露,国家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未来五年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就是依据中央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要求,把这些任务进一步细化实化,确定一批重大工程、重大行动和重大计划,明确实施步骤,使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开好局、起好头。

《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规划》围绕着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统筹提出了今后五年乡村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规划》首先将着力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统筹城乡发展的格局,统一推进城乡规划,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对城乡协同发展作出安排,提出不同类型的乡村振兴路径、实施要求、优先任务和工作方法。我国农村发展不平衡,差异性很大,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来区别不同类型加以推进。

其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围绕着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以及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等方面确定重点任务。

此外,《规划》还将强调要强化支撑和保障。“因为我国乡村面积很大,人很多,发展的差异也很大,有些地方还比较落后。我们脱贫攻坚的任务还很重,而这些贫困人口大多都居住在农村,因此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保证。”张勇表示,要强化人才支撑,同时要推进土地制度改革,还要加大资金支出。这其中,除了中央资金支持之外,还包括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这样才能使乡村振兴有“人、财、物”的保障。

以创新的手段去实施

有了顶层设计后,最重要的就是将这幅“施工图”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出来。

乡村振兴要真金白银地投,也要真刀真枪干。在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刘东生向记者道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点所在:“我认为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除了要把绿色发展放在第一要位,还要有配套金融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

的确,乡村战略振兴离不开财政和金融的支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同时,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别化信贷等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与农业部记者会同一天,财政部也召开了记者会,财政部副部长胡静林表示,根据顶层设计,财政部将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三方面的工作支持乡村振兴战略。

首先是多渠道筹集资金。真金白银的投入需要建立健全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公共财政预算要向农业和农村倾斜,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的短板。同时,创新资金筹措方式,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改革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通过土地节约指标的跨地域交易来引导更多的资金投向农村,让农村有更多的人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此外,财政部还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源用于乡村振兴,形成一个多元投入的新格局。

在有了资金的基础上,财政部按照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精准发力。首先,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从而提高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其次,财政支农资金要体现绿色生态导向,推动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对于贫困地区,乡村振兴的当前首要任务是脱贫攻坚。财政部将大幅增加扶贫资金的规模来支持脱贫攻坚。还将在农村的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从而提高农民群众享受公共服务的水平。

与此同时,加强资金监管。“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一定要管好用好这些资金。”胡静林承诺。他表示,一方面,将加强日常监管,坚决防范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苍蝇式”腐败。另一方面,还将全面实施支农资金绩效管理,让人民群众对资金如何使用、使用的效果心中有数,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为了让有限的财政资金充分发挥作用,并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市场化可持续,金融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方面,代表委员也各抒己见。

记者了解到,全国政协委员、中原银行董事长窦荣兴将联合多名来自金融行业的委员共同提出建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议。其中包括,加强金融服务农村“痛点”的研究;建议政府像支持城市一样支持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窦荣兴认为,像河南这样的农业大省,完善农村融资渠道也很重要,要支持一批农业企业上市。他还建议设立乡村振兴战略试验区,划定一个区域,提供政策、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未来将试验区内好的经验进行推广。

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具体政策细节上,农工党中央建议,应鼓励和支持各地先行先试,建立农业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成立农业政策担保机构、扩大农业贷款贴息范围等。同时综合运用租赁、债券、基金等多种融资模式支持农业发展,扩大抵质押担保物范围。此外,还要建立农业生产数据库,合理规划农业发展方向,及时公布重点农业领域、优惠政策及农业企业税收、资金需求等信息,帮助银行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缩短贷款调查审批时间,并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农民增收的“稳压器”、农业增效的“助推器”,也得到高度关注。为了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保护农业生产和惠及农户的制度设计目的,致公党中央建议,明确各主体职能定位、加强利益协同是政策性农业保险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建议提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农口资金的统筹使用,发挥政府对农业保险的主导作用;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救灾托底属性,理清政府保障的边界范围;出台政策协调统筹相关主体利益;转变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方式,降低保险业务成本。

用创新的实践谋发展

谈到如何落实中央部署,推进乡村振兴,韩长赋表示,农业部正在研究和谋划。最近,农业部启动了“百乡万户”调查,120个干部深入到30个省市区、60个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驻村调查。这是一次对农村基层,特别是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全景式调查,包括把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基层组织建设等情况都摸清楚,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事实上,在很多地方,乡村振兴已经根据经验开始落地实践。

乡村振兴离不产业发展。全国政协委员羊风极是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副镇长兼田表村支书。海南地理位置优越,橡胶产业在带领村民们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羊风极向记者介绍,他所在的村在2013年村委会仅橡胶收入达715万元。但由于新的发展体系的介入,羊风极表示这两年的橡胶产业的发展不是很乐观。

为开辟乡村振兴的新出路,羊风极他们依靠资源优势转而发展林下种养殖。“茶树菇、紫玉淮山、五脚猪等,已逐渐成为我们村新的特色产业。”羊风极对这一思路显得很是自豪。有了新产业,羊风极他们还想办法通过电商平台将产业发展壮大。他告诉记者,自从开始做电商销售,他们村单紫玉淮山一天的销售额就有18万元。

羊风极的建议很简单,他希望乡村特色产业能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出台因地制宜的政策措施,例如有更优惠的财政和金融政策,更好的市场等。“如果特色产业这一块做好了,农户的收入就相对提高了,乡村振兴指日可待。”羊风极说。

同样是来自基层的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联村党委书记余留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感触地表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对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具有物质保障作用。

根据实践经验,余留芬认为,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首先要实施资源变产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这“三变”改革。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前期工作要全面细致,确保规范合法,要全面推进“两权”改革、核清农村“三资”,推进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建设,按照法律规定签订资源产权入股、资金入股、劳务入股、技术入股等协议,确保前期工作规范合法;二是要搭建平台,确保有经济实体,要打造“三变”改革平台,按照“一村一社、一户一入”的原则,组建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集体林权、土地经营权入股,允许土地、资金、管理技术等多种入股方式,形成村村有产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有来源;三是加大政策支持,确保资金有保障,资金的投入方式要多元化,允许财政资金、社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三变”改革,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允许乡村整合涉农资金量化为村级集体或农民持有的股金投入各类经营主体,享有股份权利,运用“两权”抵押贷款,让村级合作社用土地经营权进行抵押贷款,发展产业和创办企业。

“随着村级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宽,管理难度越来越大,我们建立了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监督到位、管理到位。”余留芬说。

在发挥村集体作用方面,余留芬认为,可以鼓励各村将所得收益进行二次分配,帮助无力脱贫、无业可扶、缺基础设施、缺技术资金的农户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增强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做到号召有人应、办事有人跟、说话有人听。

来自基层的代表委员的经验分享,让记者看到了乡村振兴最实在的发展,听到了最真切的需求。相信未来,乡村振兴战略定会给广袤农村带来惊喜,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