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绿色金融新天地

近日,重庆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市金融办、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联合重庆银监局、重庆证监局和重庆保监局7个单位联合印发《重庆市绿色金融发展规划(2017-2020年)》和《加快推进全市绿色金融发展行动计划(2017-2018年)》。

这是继我国绿色金融地方试点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正式启动后,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在非试点地区的探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记者注意到,十九大报告15次提到“绿色”一词、43次提到“生态”一词,并在报告第九部分特别提到“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绿色”、“生态”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未来我国将如何建设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已经有了明示,各地的绿色金融方案正陆续出台,各金融机构在持续发力,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将指日可待。

绿色金融被提上新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这为金融支持绿色经济发展指明了道路。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日前表示,我国在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绿色发展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其中之一就是绿色金融。

近年来,绿色金融成为中国金融业的重要发力点。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构建系统性绿色金融政策框架的国家;同年9月份,G20杭州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纳入G20议题并写入峰会公报;2017年6月,国务院批准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五省(区)设立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进绿色金融体系建设地方试点不断深化;2017年7月,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鼓励发展绿色金融”。

“绿色金融已经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并已成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理事会理事长史建平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一周年院庆上表示。

在国家战略指引下,10月2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水平,促进环保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有效供给。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解读《指导意见》时表示,在推动环保装备制造业发展方面,将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指导意见》提出,积极推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融资租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信用保险保单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加大对环保装备制造业支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设立产业基金,投资环保装备制造业。

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近日也指出,要继续完善和落实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资源税全面改革工作,抓好环境保护税的开征准备工作;推进健全“绿色税制”,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步伐正不断加快。今年,全国首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陆续公布了改革方案,绿色清单、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建设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构建绿色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机制等方面均成为了各地方下一步的重点任务。从金融视角考虑绿色发展的新思路,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银行业“贷”动绿水青山建设

发展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已基本搭建,接下来的重点是如何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激励市场机构主动参与。

毋庸置疑,银行业是绿色金融领域的主力军。党的十八大以来,银监会先后出台了《绿色信贷统计制度》、《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评价指标》、《能效信贷指引》等绿色信贷政策,推动绿色信贷整体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同时,今年6月,人民银行、银监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了《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将“绿色金融标准化建设”工作列为了“十三五”时期金融业标准化的重点工程。

监管层面的推动,让绿色金融得以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2月,全国21家主要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7.5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8.8%。

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自2006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绿色金融业务,11年探索实践,已累计为1万多个企业和项目提供了超过1万亿元的绿色融资。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兴业银行与四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累计签约金额合计2500亿元。

“我们在与不同试点地区合作时,会充分考虑各地特色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创新产品服务,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金融实践经验,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向纵深发展。”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表示。比如,兴业银行对浙江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绿色金融服务,注重绿色金融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助力,为中小城市整体实现绿色发展服务;对于新疆则聚焦生态脱贫集中发力,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支持现代农业、绿色能源发展,充分发挥其建设绿色丝绸之路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邮储银行则将绿色发展理念与普惠金融理念相融合,制定了绿色信贷发展规划、绿色金融授信政策、绿色信贷分类等政策制度,设置了绿色信贷专项额度。在广泛调研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权益等新模式下客户项目的融资服务需求的基础上,邮储银行还利用信贷和非信贷等融资方式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支持现代农业、现代林业等特色领域,研发互联网贷款和传统贷款“线上作业”模式;开发林权抵押贷款、污水处理收费权质押等小微金融服务和产品;为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设置绿色信贷专项额度,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绿色信贷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银行2017年半年度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7294.4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0.09亿元。

记者了解到,农行浙江省分行以绿色信贷为核心,创新推出了五水共治专项产品,切实解决省级以上重大水利工程存在的财政补贴资金拨付时间差、先支后收资金缺口的问题,研究确定可采用供水收费权、污水处理收费权等进行质押担保,丰富了水利建设项目的融资担保方式。目前已累计支持五水共治客户190家,项目229个,投放资金360亿元,带动项目投资1351亿元。截至今年9月末,该分行绿色信贷余额已超过400亿元。

江西省联社主任叶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全省农信机构从2015年就开始准备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从顶层设计出发,江西省联社专门出台了全省农商银行《关于支持绿色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了4个方面17条具体措施,全力服务绿色、循环和低碳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重点难点需攻克

“目前我国绿色金融的实践尚处于发展探索阶段,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在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董小君看来,虽然目前我国绿色金融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创新和突破,但其发展仍面临一些瓶颈。

董小君指出,缺少绿色金融评估体系是最大的掣肘。“我国目前已有的绿色金融的标准多为综合性、原则性,缺少具体的指导目录、环境风险评级标准等,商业银行难以制定相关的监管措施及内部实施细则,绿色金融措施缺乏可操作性。”她认为,可以由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环保部等部门联合牵头研究并确定绿色评级标准和方法,由评级公司对企业和项目进行绿色评级。方便金融机构获得企业或项目的环保信息,以确保绿色金融制度的贯彻与执行。

全程参与《江西省赣江新区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制定的江西省金融办主任胡伏云坦诚,在实际操作中,绿色项目尤其是大型环保项目具有前期投入大、利润空间小、现金流量不稳定等特点,风险补偿机制的缺位不利于调动环保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绿色金融的发展不能光靠‘情怀’,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绿色项目具有公共物品特征,而国家提供财政补贴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从制度层面激励绿色金融的发展将是今后一个重要课题,如何创新政策机制和手段,引导市场力量自发投入绿色金融,推动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值得期待。”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可建议让绿色债券获得优先受偿权,类似于资产证券化的优先级,降低银行发行绿色债的成本。此外,还可以为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绿色融资业务设定更低的风险权重。”鲁政委认为,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提高绿色资产的吸引力,鼓励更多金融机构参与绿色金融。

作为一个外部效应极强的产业,绿色产业、绿色金融更加离不开多方乃至全球的通力合作。正如央行行长周小川此前在“绿色金融体系:探索未来之路”圆桌会议上所呼吁的,G20、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应当在已取得进展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绿色金融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继续推广绿色金融。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利用G20、金砖国家峰会等平台,也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关键途径。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