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一线 | 践行服务“三农”市场定位 须把脱贫攻坚放首位

  王炳利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工程,陕西省汉中市地处连片特困地区的秦巴山区。践行服务“三农”市场定位,必须把脱贫攻坚放在首位,切实提升县域金融服务能力,实现政治任务与历史使命的有机统一。

  我行不遗余力加大涉农、扶贫等县域贷款投放,在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话语权的同时,解决贫困县域支行资产“空心化”问题。

  一是狠抓重点项目营销。我行大力支持县域基础设施、市政工程和农田水利建设,积极营销路网、学校、医院功能提升,旧城气化、数字化及棚户区升级改造项目,优化营商环境,增强贫困县发展能力。全行县域贷款76.1亿元,较年初净增14.3亿元,存贷比增加5.76个百分点。其中,涉农贷款23.68亿元,同比多增8400万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8.5亿元,较年初增加3.6亿元,累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4万余人。

  二是积极支持实体小微民营企业。我行以特色资源、产业为依托,盯紧县域园区入园企业及农业产业化示范龙头企业,支持产品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上下游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民营和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增强县域经济活力。今年以来,我行重点支持了汉中航空智慧新城飞机零部件加工入园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装备制造业企业,以及勉县、洋县等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特色绿色食药加工企业,新拓展小微民营企业102户,累计投放贷款2.34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净增5993万元。

  三是持续做强惠农e贷。我行按照“一县一模式、特色产业全覆盖”要求,制定了惠农e贷烟农、茶农、柑橘、中药材、食用菌、黑米等12种模式的整体服务方案,累计上报农户贷款白名单9033户,预授信8.3亿元,分别较年初增加1472户、2.3亿元,投放2491笔2.4亿元,贷款余额3.9亿元,较年初净增1.86万元。

  为加强渠道建设,优化基础金融服务,我行还加快惠农通工程渠道转型,优先在惠农通服务站推广新型智能支付终端、惠农e商支付业务,促进惠农通工程提质增效。上半年,建成惠农通有效服务站803个,其中星级服务点368个,交易量达28.1万笔、8376万元。上线洋县康原、大咸德等核心商户4户,惠农通服务点上线惠农e商777户。

  其次,我行全力抢抓移动支付市场,大规模推广惠农e付业务,加大“一码付”、聚合码支付产品营销推广力度,积极拓展水电煤暖以及教育、物业、医疗等缴费商户,营销“惠农e通”农户版APP,搭建农户商圈。今年上半年,我行搭建农户有效商圈20个,完成年计划80%,新增聚合码商户2395户,交易219万笔、10927万元。

  最后,我行围绕省行党委“158”战略和县域提升工程,积极践行服务三农和脱贫攻坚部署,着力延伸服务半径,通过迁、建、转并举,在县域新建自主银行16个、金融便利店11个,新设二级支行2个,其中城固县航空智慧新城支行建成营业,略阳县接官亭镇支行于2019年11月底前正式对外营业。

  脱贫攻坚给深化“三农”服务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新一轮激烈竞争。对此,我行自我加压、主动作为,确保服务“三农”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强力助推县域提升。

  具体来说,一是紧抓政策机遇,做强县域。围绕脱贫攻坚重点项目、配套资金加大营销力度,夯实客户基础,壮大经营规模,迅速推动主体业务提升进位,打造县域“领军银行”。

  二是把握产品机遇,深化服务。加快新产品、新业务的创新和推广应用,推进数字化、专业化服务转型,宽领域纵深服务三农。2017年以来,我行先后发放了全省首笔“金穗陕茶贷”和政府购买服务棚改项目贷款,全市首笔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创新“医保贷”新产品全省推广,举办普惠金融产品推介会,通过e贷、e商、e付组合发力,服务“三农”路子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三是借力机制机遇,重点突破。一方面,借助脱贫攻坚期间政府增信、担保、贴(免)息兜底等机制,解决长期制约“三农”的贷款难、难贷款和贷款贵问题,加快涉农、扶贫领域贷款投放,实现脱贫攻坚、服务三农和业务发展多赢局面;另一方面,依托脱贫攻坚期间形成的政银企联系联席机制,在项目营销、渠道建设、贷款摸排调查催收、信用村(户)建设等方面寻求广泛支持,为进一步深化三农服务创造良好环境。

  作者为农业银行汉中分行行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