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饶阳篇 | 金融创新赋予脱贫攻坚新动能

  见习记者 李建菲 “金融扶贫怎样才能扶到根上?创新是关键。”这是《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在河北衡水调研时听到基层干部讲得最多的感受。

  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衡水市,属于集中连片整体贫困地区,下辖的10个县(市)中有一半以上是贫困县,脱贫任务艰巨。其中的饶阳县和武强县,2016年起被认定为农行总行定点扶贫县。农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创新思路和服务模式,创造性地结合党建工作,切实有效地为贫困县脱贫摘帽和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持。

  “金融+产业”

  扶贫模式有了升级版

  记者从衡水市区出发,一小时车程便到达饶阳,沿途皆是平原风貌,趋近县城时可以看到“绿色饶阳”的宣传牌和成片的农业大棚。

  “设施农业在饶阳县发展多年,有一定基础,是当地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也是农业银行金融支持的主要扶贫产业。”农行河北省衡水市饶阳县支行行长李帅告诉记者,饶阳县有“中国蔬菜之乡”“中国设施葡萄之乡”的美誉,全县播种的58万亩耕地中,设施蔬菜占34万亩,设施葡萄13万亩。但是和其他农业产业一样,设施农业的发展也面临基础设施投入大,收效慢,资金需求大、风险大等难题。

  “传统模式下,银行支持地方产业发展,须从商业效益和风控的角度出发,优先选择资质好、抵押充分的企业提供贷款,因此,很多农业企业想融资并不容易,融资成本也比较高。”农行饶阳县支行副行长刘柯楠向记者介绍。

  鉴于传统服务模式和产业扶贫之间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想要发挥金融力量支持饶阳脱贫,银行就必须打破原有模式,让信贷资金能够顺畅地支持农业产业。为此,农行对传统“金融+产业”服务模式进行创新和升级,引入“扶贫带动”内涵,通过“银行让利、企业带动、贫困户受益”的办法,扶持地方产业壮大,带动贫困户增收,助力贫困县脱贫摘帽。

  所谓创新的模式,是指通过农业银行产业精准扶贫贷款的发放使用,将扶贫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贫困农户等主体与农行联结在一起,形成利益联结体。

  具体来说,就是农行向积极履行带贫责任的企业提供信贷资源倾斜、精准扶贫贷款利率优惠、服务优先等定向支持,做到“银行让利”;企业在农行的鼓励下,通过安置就业、流转土地、权益分红、生产帮扶等具体措施参与扶贫,履行“企业带动”责任;多个扶贫参与主体的合力得以有效激发,银行的让利转化为带贫企业的效益,层层传导,最终实现“贫困户受益”。

  冠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冠志农业”)是河北省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体量大、信用好,是农行的优质客户。该企业具备“带贫”的能力和强烈的扶贫意愿,是农行升级版“金融+产业”扶贫模式的典型参与主体和受益者。

图为冠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设施蔬菜大棚里,工作人员许晓燕正在检查圣女果长势。肖建文摄

  “2018年以来,农行饶阳县支行累计为我们提供短期流动资金贷款1400万元,因为公司在扶贫方面的投入和成效,农行审批通过了精准扶贫贷款利率优惠,利息一年能节约几十万元,办贷手续也很简单。”冠志农业负责人祝欢欢介绍说。

  刘柯楠向记者解释,为了满足精准扶贫贷款客户的资金流动性需求,农行饶阳支行把很多工作做在前面,保证企业的贷款申请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批复,鼓励企业将节约下来的资金和时间更好地用于产业精准扶贫。“除了鼓励引导和准入门槛的设计,我们还会持续追踪精准扶贫贷款企业的扶贫参与度和带贫效果,定期派工作人员上门走访核查信息,保障贫困户权益落实到位。” 他说。

  在农行的信贷支持和服务保障下,冠志农业成为农业银行“金融+产业”升级版扶贫模式的有效实践者。

  该企业持续加大扶贫投入,通过流转土地、安置贫困户就业、返租棚室等方式,累计带动周边3个村、9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增收,帮助周边农民实现“可安置,有就业,能致富”的愿望。

  “以前我自己种地,辛苦一年收入只有几千元。现在我把土地流转给冠志农业,有稳定的租金收入,自己在公司打工,每个月能挣两三千元。”许晓燕是“金融+产业”扶贫模式利益联结机制另一端的获益者。她在冠志农业工作已经四年多,收入稳定,不用风吹日晒,已经走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

  此外,配合“金融+产业”扶贫模式的有效开展和创新升级,农行还在金融产品和服务方面进行了配置。

  农行衡水分行行长宋焕忠介绍,在支持设施农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除了“龙头带动”,农行结合饶阳县具体发展特点和贫困户真实需求,还推出“产业辐射”“生产帮扶”“让利反哺”等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建立政府增信机制、推进银政共管机制,努力使金融扶贫扩面增量,把金融扶贫效应发挥到最大。

  考虑到饶阳是蔬菜种植大县,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程度较高,流动周转资金需求旺盛的状况,农行推出由农村土地经营权(棚权)担保的土地经营权(棚权)抵押贷款产品。

  结合饶阳县蔬菜和葡萄种植产业特色,多渠道批量采集种植农户数据,建立授信模型,设计了用于满足蔬菜棚室建设等生产经营资金需求的“蔬菜贷”和“葡萄贷”,2018年末发放余额达4744万元。

  “金融+党建”

  为乡村振兴增加新动力

  在各方的努力下,饶阳县近几年扶贫工作开展成效显著,尤其是2015年农业银行总行定点帮扶饶阳以来,持续加大的金融投入加速了饶阳县脱贫致富的步伐。2018年,饶阳县以“零错退”“零漏评”、群众满意度河北省第二的成绩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验收,提前实现脱贫摘帽。

  “脱贫攻坚是一场持久战,摘帽只是阶段性任务。如何巩固扶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是饶阳县脱贫出列后新的发展任务。” 农业银行总行派驻饶阳县挂职副县长李海波说。

  李海波认为,由于扶贫贷款承贷主体弱、项目风险大,贫困户数量多、情况千差万别,金融机构只有在扶贫模式、产品以及服务方面持续创新,才能真正疏通扶贫政策“输血”与贫困户“造血”之间的梗阻,保障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盘活地方经济。

  农业银行的做法正体现了这种创新理念。宋焕忠告诉记者,农业银行经多方调研后选择在脱贫摘帽较早、产业基础较好的饶阳县创新试点“金融+党建”扶贫模式,旨在更好地开展贫困县脱贫出列后阶段的金融服务工作,为乡村振兴增添动力。

  所谓“金融+党建”扶贫模式,是指农业银行在传统信贷服务中引入“党建”力量,参与信贷产品设计、贷前调查、贷中管理、贷后风控等信贷服务全流程,借助基层党组织熟悉乡情民情的优势,充分发挥党组织与金融机构在扶贫工作的联动合力。

  “信用村、信用户贷款”就是农业银行在“金融+党建”扶贫模式下创新配置的一款信用贷款产品。农业银行和地方政府联合制定标准、签署协议后,由乡镇党委依据信用标准筛选出信用村,再由信用村党支部评议选出信用户,被选出的信用户无需抵押物就可以向农业银行申请信用贷款用于发展生产。据悉,饶阳县首批确定了25个信用村。4月29日,农业银行在饶阳县成功投放了首笔“党建+金融”信用村、信用户贷款。

  “村级班子25分,产业状况20分,收入水平15分,社会风气15分,资信状况25分。”饶阳县留楚乡东合村支部的《信用村评分表》用清晰的数据记载着村里的信用状况。李帅介绍,《信用村评分表》是饶阳县各乡镇党委推荐信用村时所需的资料之一。评定信用村采取百分制,上述5大项标准下还细分多个小项,分值2到10分不等,评定内容涉及村集体的方方面面。记者还在村里看到评定信用户时使用的《信用户推荐表》,评定标准涉及候选农户的年龄、健康情况、家庭构成、劳动能力、产业状况、经营能力、信用状况、家庭资产情况、个人品行等各方面。

  “今年4月我拿到农行的10万元信用户贷款授信,6月提了款,想用这笔钱把种蔬菜的冷棚改造成温室暖棚。”第一批获得信用村、信用户贷款的农户黄长松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东合村是饶阳县开始试点信用村、信用户贷款模式后第一个获得“2019年度信用村”授牌的信用村,包括黄长松在内的14名农户成为该村首批信用户。

  “根据规定,农户所属的村集体和农户个人根据得分被划定为3档,定档越高,意味着信用越高、可获得授信额度越大、贷款利率越低。前一年用信情况还可以作为后一年申请贷款时额度调整和利率优惠的信用参考依据。”李帅向记者解释,信用村评定分3档,相应的,属于不同档信用村的信用户可获得金额不等的3档授信额度,贷款利率依据信用等级不同也有所区别。

  “虽然10万元贷款额度不算太多,但是能直接在手机上操作,随借随还,循环使用,月利率不超过五厘,方便又实惠,对老百姓而言是实实在在的好事。”赵广聚是饶阳县五公镇邹村的葡萄种植大户,他告诉记者,今年葡萄收成好,市场行情也好,但是棚膜、浇水、施肥、疏果、劳务等成本都不小,想扩大种植规模得追加不少投资。

  今年5月,邹村党支部向村民们宣传推介农业银行的信用村信用户贷款,赵广聚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报名申请,结果凭借平时在村里积攒的良好信用,很顺利就通过了评议获得贷款资格。随后,农业银行饶阳支行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帮他办理了银行卡、审批发放授信,教他使用掌上银行自主完成后续操作。“我日常经营9个温室大棚、3个冷棚,周转过销售旺季后,准备用这笔贷款再改造一个冷棚,10万元刚好够用。”赵广聚说。

  “‘党建+金融’模式下的信用村、信用户贷款不仅是农业银行金融产品模式的创新,也是留楚乡从农业大乡向农业强乡转型的重要工具。”饶阳县留楚乡乡长王松告诉记者,农业银行“党建+金融”模式下的创新不仅体现在信用村、信用户的评选环节,还贯穿该行金融服务的整个过程,特别是贷后管理和风控环节,农业银行通过政银联动充分调动发挥了地方党建的优势和能量。

  农业银行衡水分行农户金融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农业银行为该模式部署的风控措施:信用村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评议和分析,如果发现资产损毁、转卖、家庭发生变故、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或者发生私贷公用、多贷一用、借予他人使用、将贷款用于投资、炒股等情况,村支书需要及时向上级反映,并协助农业银行客户经理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及时采取风险防控措施;对贷款到期未还的客户,村、镇干部协助农业银行进行催收,政府相关部门和村镇干部协调公检法等部门开展司法清收,将恶意逃废债的农户列入“黑名单”,各金融部门实行联合制裁,由政府相关部门通报全县,暂停对其的各种政策优惠、资金补贴和项目支持。

农业银行工作人员 (左)到蔬菜大棚实地了解农户金融需求。郭宏珠 摄

  “农业银行在‘金融+党建’模式信用村、信用户贷款上的创新将有效弥补农村和农户信用数据不充分的短板,有利于打造农村诚信环境,营造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对于贫困县脱贫后走向致富、衔接乡村振兴产生明显助推作用。”宋焕忠表示。

  数据显示,自试点开展以来,饶阳县已完成20个村的近300名信用户推荐工作;截至6月底,农业银行累放信用村、信用户贷款85户685.08万元,余额74户620.48万元。

  “我们做‘三农’金融服务,如果选对了产业、选对了模式、选对了产品,就能生生不息发展下去。”宋焕忠告诉记者,依照农业银行总行的指导和部署,饶阳县先行先试的“党建+金融”模式下的信用村、信用户贷款,经验成熟后将作为农业银行服务“三农”金融、助推乡村振兴的创新产品模式,在其他具备产业条件的县域进行复制推广。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