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贵州省联社 优化金融服务 助推精准扶贫

 贵州是全国贫困面积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农村贫困人口占全国农村总贫困人口的1/7,是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近年来,贵州农信主动融入贵州“脱贫攻坚战”,牢记助农脱贫使命,优化服务,精准扶贫提高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金融服务可获得性———

陈龙刚是黔南州贵定县德新镇丰收村的贫困户,2017年6月,他在贵定农信社办理了5万元的“特惠贷”,承包了村里60亩土地种植烤烟,经过5个多月的忙碌,烤烟喜获丰收,净利润达到6万元。

能从银行获得信贷支持发展产业,进而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是陈龙刚这样的贫困户过去不敢想象的。随着脱贫攻坚战持续深入,受惠于贵州农信在金融扶贫领域的多维度努力,如今,在贵州脱贫攻坚的一线已经呈现出合作社发展有帮手、产业兴旺有后盾、贫困户脱贫有盼头的精准扶贫新态势。

“特惠贷”让贫困户发展产业有盼头

丰收村属少数民族聚居区,是省级二类贫困村。全村671户人口中有388户为贫困户,共计1220人,贫困比例高,脱贫难度大。

为精准扶贫,贵定联社开始在该村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除担保抵押的政府贴息贷款———“特惠贷”,使丰收村的脱贫之路呈现出了新气象。

在贵州,有一大批的贫困村像丰收村那样得到了“特惠贷”的精准支持。在铜仁市松桃县棉花山村,记者见到该村利民兴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华俊,他开心地告诉记者:“农信社的‘特惠贷’让我们贫困户发展产业有了盼头。”

今年39岁的刘华俊从小因病导致左手缺陷,做不了重活,10多年来一直靠养鸭维持全家生计。他说:“养殖业利润薄,要想致富必须扩大规模。”村两委决定扶持刘华俊成立养殖合作社,带领全村贫困户抱团扩大养殖规模。

松桃联社大力支持贫困户抱团创业,分别向社员农户发放“特惠贷”5万元,建圈舍、购仔猪、买饲料,解除贫困户产业发展无本金之忧。

在松桃联社帮助下,早在2015年,松桃县就启动了100万头生猪代养、加工项目,全县陆续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7个、新建养殖场67个,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的体系,全面推行生猪产业“十统一”改革模式,为贫困户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致富之路。

在安顺市平坝县塘约村,当地的贫困户通过另一种方式用好“特惠贷”发展经济。2014年12月,该村村两委牵头,成立“塘约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运作,将村里的土地流转后用于农业种植发展,但苦于村集体经济不足4万元,启动资金缺乏。

2015年初,在了解到塘约村的困境后,平坝联社以信用工程建设、普惠金融、信贷产品开发、推动农村产权改革为抓手,加大了对塘约村合作社发展支持和产业扶贫工作。村里的57户贫困户、280人的贫困人口在农信社的“特惠贷”信贷资金支持下,将资金及土地入股合作社,从农民变“股民”,摆脱了融资难对发展的制约。

塘约村的村委、合作社为体现平坝联社信贷资金的积极作用,将“塘约村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土地流转中心”整合,并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金土地”合作社。据悉,塘约村的“三权”促“三变”发展之路,被贵州省政府主要领导称赞为“塘约模式”,人民出版社编著的《塘约道路》一书专门介绍了这一模式。

“‘特惠贷’将政府财政扶贫资金、人民银行支农再贷款与农信社信贷资金‘联姻嫁接’,一方面以有限的财政资金撬动数倍乃至数十倍金融资金投入到扶贫工作中,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扶贫作用;另一方面,紧盯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一特殊群体发展需求,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有效提升了脱贫攻坚的实效性和精准度。”贵州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主任蔡湘告诉记者。数据显示,近年来,贵州省联社已累计发放“特惠贷”80.41万户、金额407.64亿元,助推千家万户脱贫致富。

系统抱团助务川贫困县整县脱贫

“农信社支持我们村里开办了辣椒产业扶贫项目,我家今年试种15亩,在家门口种植,免费领取肥料、薄膜、辣椒苗、农药,种植期间有技术‘田间课堂’,2018年半年就赚了4万块,再也不用出门到处找零工,2019年我还要扩大规模继续种。”务川县前进村村民王太练在他的辣椒地里高兴地对记者说。

2018年,贵州农信社捐赠602万元资金支持前进村办起辣椒加工厂项目,将捐赠资金和政府财政投入资金量化到贫困户后入股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起三条辣椒烘干线、冷库、育苗大棚。

依托贵州农信社的辣椒产业扶贫项目,前进村乡亲们从种到销一路绿灯,辣椒产业受益的70%将分红贫困户、20%用于村集体分红、10%用于管理公共事业。目前,该项目已发动前进村种植辣椒1084亩,覆盖全村10个组,助推全村贫困户343户,1614人加速脱贫。

据统计,贵州农信2015年结对帮扶务川以来,在务川县开展公益项目24个,累计无偿捐赠金额2.305亿元,解决县、乡镇卫生院急需的医疗设备;帮助解决58个贫困村1.6万余农户的饮水困难;改善67个贫困村文、体、环、卫设施;支持务川自治县117个行政村建立和完善党员活动室等。

同时,累计投放信贷资金103亿元,涉及农业产业、旅游、教育、医疗、新农村、易地扶贫搬迁、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累放“特惠贷”5.29亿元,贷款面超过50%,高于全省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创新扶贫开发方式 提升金融精准扶贫

贵州农信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成功打造了“五张名片”,着力提升金融精准扶贫力度。

开展“农村信用工程”,让农民充分享受信贷权。2006年开始,贵州农信社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抓手,在全省启动了农村信用工程建设,让农民凭“信用”获取信贷支持。截至2018年9月末,全省已建档农户数767.61万户、评定信用等级农户706.44万户、农户授信总额4206.76亿元;全省累计创建信用组120986个、信用村12744个、信用乡(镇)986个、信用县21个、地级信用市1个。

实施“信合村村通”工程,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贵州农信在民生金融服务薄弱环节上下功夫,通过构建覆盖城乡的金融服务网络,为贫困地区贫困农户提供均等的金融服务。在全省建立“信合村村通”便民服务点17857个,行政村全覆盖,打通了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构建了“覆盖省、市、县、乡、村五级联通全国”的服务网络体系。

建立驻外农民工服务中心,服务跟着农民工走。为解决外出农民工金融服务“两头空”问题,贵州农信在贵州籍农民工较为集中的北京、广东、福建、云南、江苏、浙江等省市设立13个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截至2018年9月末,支持农民工在外创业贷款27.7万户,金额130.9亿元;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贷款64.12万户,金额493.62亿元;发放困难帮扶创业贷款36.63万户,金额144.93亿元。2017年,与省人社厅联合,在13个省外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挂牌设立驻外就业创业服务中心,为在外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和返乡创业指导等服务。

创建“金融夜校+”模式,扶贫扶智扶志相结合。从2014年开始,贵州农信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办“金融夜校”,利用晚间或农闲时间到田间地头为农户传播金融知识。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举办“金融夜校”54.95万余场次,培训人数达1461.86万余人次。

在此过程中,黔南农信率先在全省打造“金融夜校”升级版,开办“农村金融致富学校”,采取固定办学的方式,通过“金融夜校+电商”、“金融夜校+创业”、“金融夜校+民间文化”等方式,给群众讲解扶贫政策、金融知识等,挖掘致富带头人,帮助农户提高创业就业能力。

搭建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构建普惠金融新平台。贵州农信通过自主研发和多次实验,在全省创新开展“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实现只要有无线网络覆盖就可办公营业,进村入寨为老百姓办理开户、转账、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与银行柜面同样的业务,把传统的金融业务变成“长腿银行”,既便捷灵活又及时高效。

目前,贵州农信共建立助农脱贫流动服务站1476个,服务1.5万个行政村,把营业柜台搬到村民家门,为村民办理各类业务142.86万笔,节约开支2710.36万元,今年累计服务次数达44133次,办理业务142.86万笔,金额53.95亿元,为客户节约往返费用2710.33万元。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