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
在江苏,目前有超过20家的省级金融机构正在运用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来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从江苏省金融办了解到,依托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只要是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的合规企业,都可以在线注册;持牌金融机构也可以依照相关规定正常接入,依托平台在线提供服务。
未来,江苏省还将把证券、保险、融资租赁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小贷公司等机构都引入平台,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如此一来,需要进行股权融资的初创企业,可以在平台上不受地域限制地开展在线路演;有财产保险需求的中小企业,可以在平台上货比三家;对有些不符合持牌金融机构贷款要求的企业,平台将提供差异化、错位化产品服务。
截至10月8日,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已解决中小企业1419项贷款需求,授信金额57.12亿元,实际发放贷款43.34亿元。农行江苏省分行、江苏银行、建行江苏省分行、中行江苏省分行、南京银行位居贷款授信数量前5位。
双层架构“一站式”服务
江苏省加快省级征信公司组建工作,整合企业金融信用信息、社会信用信息,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用信息服务。
2015年,江苏省苏州市率先推动建设“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与之配套的苏州企业征信公司,着力破解金融机构和中小微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2017年末累计撮合融资4000亿元,经济效益显著。苏州市的成功经验,为江苏省引导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矛盾提供了有益范本。
为大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017年江苏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搭建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全省银企融资需求的匹配对接,让企业多走网路、少跑马路”。江苏省省长吴政隆强调:“加快省级征信公司组建工作,整合企业信贷信用信息、社会信用信息,为政府、金融机构、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信用信息服务”。
江苏省政府金融办主任查斌仪告诉记者:“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立足于‘公益平台、共享服务’定位,致力于推动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努力实现有利于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有利于实现高效融资对接、有利于创新政银企合作方式、有利于加快企业诚信体系建设。”
根据有关部署,江苏省政府金融办会同省国资委、人行南京分行、江苏银监局等部门,在推进平台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根据江苏省政府下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着手开发建设全省企业地方征信平台。经过前期详细地实地调研,2017年,江苏省金融办会同有关部门完成《平台建设方案》、《征信公司组建方案》。当年12月,江苏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组建江苏省联合征信公司。随后江苏省金融办组织江苏银行、苏州征信成立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技术团队,用3个月时间顺利完成平台系统开发工作。
2018年4月,《金融机构接入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管理办法(银行版)》出台,试点启动金融机构接入平台工作。5月,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试运行。该平台采用“母子平台、双层架构”模式,省级层面建立“母平台”,13个设区市建立“子平台”,县(市、区)接入所在设区市的“子平台”。
具体说来,省级“母平台”主要功能为系统开发建设、统计监测,将省级有关信息源部门、省级金融机构和征信公司的金融信用信息、公共征信信息、融资服务供给、融资支持政策等一口接入平台。各设区市“子平台”主要功能为融资政策对接、企业注册使用,以及统计分析、风险监测等,县(市、区)在设区市指导下统一使用“子平台”。“母子”平台面向全省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开放,后台对接“三大支撑”,即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中心、省级征信机构的企业征信服务、各级政府的中小企业融资扶持政策。平台将有效整合银行、证券、保险、租赁、担保等金融产品,各级政府中小企业融资扶持政策以及企业信用信息和省级征信机构的征信产品,提高中小企业“一站式”金融服务的效率。
上线多种融资产品
服务覆盖面更广、金融服务更便利、金融机构参与程度更高三大特色,使得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据悉,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积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通过整合全省金融机构融资产品(服务)、融资扶持政策、企业征信服务等各类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优势,即“一张网”覆盖全省中小微企业,“一键式”实现融资供需对接,“一站式”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一次性”查询企业征信信息,“全方位”享受融资扶持政策。
据查斌仪介绍,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面向在江苏登记注册的所有企业。平台在企业的授权下,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类型进行分类,自动推送相应融资产品、扶持政策,让所有企业能够公平享受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中小微企业注册成为平台用户后,除了金融机构正常的信贷风险审批,不需要通过任何行政审批环节,可以直接在线购买金融服务。
同时,该平台要求接入的各类金融机构要为用户提供便利化金融服务,包括关注后首个工作日就要与用户取得联系,进入审贷流程后3个工作日要主动上门拜访,信用贷款审批周期不超过7个工作日,有抵(质)押或者担保类贷款审批低于30个工作日。企业申请融资的效率大幅提升。
“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理念已深入人心,各类持牌金融机构正在谋求业务转型。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将为金融机构提供高效率、高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的经营模式:一方面平台将帮助金融机构更高效地筛选中小微企业客群,另一方面即将成立的省级持牌征信公司也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完备的企业公共征信服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进一步降低银行风险、控制成本。
在平台的建设和试点工作中,江苏银行积极参与并实现了“平台发布金融产品数量第一”和“平台对接业务第一家落地办理”。其中,江苏银行“税e融”产品成为首个登录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金融产品。
江苏银行南京分行小企业信贷服务中心、科技金融服务中心总经理鲁诗剑告诉记者:“网贷直联产品重信用、轻担保,全程依托互联网操作。我们推出的‘税e融’产品无需纸质资料,使顾客告别漫长等待,降低贷款附加成本,实现足不出户、在线申请、瞬时审批、网上用款、随借随还。”
记者了解到,“税e融”产品是以银税互动为基础,借助大数据技术,以小微企业纳税信用和数据为依据,为稳定经营、依法纳税的小微企业量身打造。企业正常缴税满2年,且年缴税总额超过2万元,便可通过“税e融”申请最高200万元授信,无需任何抵押担保。目前在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上,填写基本信息和“三证合一码”即可完成,全流程最快仅需数十秒,并且支持7×24小时随借随还。
鲁诗剑向记者举例说,南京有一家年销售额200万元的企业,资金流动性需求很大,但苦于没有抵押物,无法获得更多的融资。前不久,该企业从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获悉江苏银行推出的“税e融”产品后,立即线上申请,两分钟后就收到审批结果,给予该企业授信额度97万元。
“税e融”产品看似简单,但背后却是大数据在发挥作用。据介绍,后台系统调取了企业缴税记录等诸多数据信息,打破时空限制和信息壁垒,嵌入贷审模型运算得到企业可贷金额和利率,使企业通过网络即可快速获得融资需求。“税e融”上线得到了小微企业的认可,其中南京、南通、徐州、镇江4个地区企业已在平台成功完成4笔信用贷款196万元。
据了解,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对接企业数量较多的产品有建行江苏省分行的“抵押快贷”、农行江苏省分行的“苏微贷”、江苏银行的“快易贷”等。农行江苏分行、江苏银行、建行江苏分行、中行江苏分行、南京银行位居贷款授信数量前5位。
查斌仪告诉记者,从目前情况看,平台已经吸引全省20多家省级金融机构接入,发布各类金融产品逾百个。“全省符合条件的农商行正在陆续接入,计划3年内平台将逐步接入证券公司、保险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机构,为广大企业提供更为全面的、多渠道的金融服务选择。”
解决企业资金问题
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从一开始的属性就是公益性、平等性、公开性,对企业用户不收取任何费用。
记者了解到,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于2018年5月初上线试运行以来,全省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上线意愿强烈,各类融资对接日趋活跃,运行成效好于预期,对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苏省政府金融办银行业一处处长钱东平参与了整个平台系统建设,据他介绍,平台在完成“1个母平台、13个子平台”系统建设的基础上,顺利实现试点金融机构、试点设区市接入平台。目前,已有8个设区市子平台接入省级母平台,其他设区市子平台运行和全省中小企业接入工作也全部具备技术条件。随着更多金融机构接入平台、更多中小企业注册登录,以平台为基础的“一站式”综合金融服务将实现全省全覆盖。
5月9日,座落在镇江市京口区的江苏艾克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信息注册登记,成为全省首家上线企业。5月11日,全省首单平台对接业务落地江苏银行南通分行,江苏通海展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单融资对接成功企业,获得授信放款340万元。
“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及运行,是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切实解决我们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实在举措,我们企业非常欢迎。”江苏艾克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双宏说,“特别是对我们这样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达不到一定规模,又缺少担保,很难贷到款。现在有了这个平台,多了一条方便、快捷的融资渠道,有利于我们科技型企业的发展。”
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在线融资对接平台,金融机构作为“卖家”,将服务和融资产品在“网店”发布,中小微企业可以直接选购融资服务,也可发布个性化融资需求,供银行“抢单”。这一新型经营模式,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平台运行两个月,浏览量已超过62万次,中小微企业注册登录数日均增加超百家。
据监测,企业发布融资需求关注率将近90%,已获得融资占发布需求比重达54%,信用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达10%。信用贷款审批放款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企业户均融资规模约384万元。
成立于2005年的镇江先锋植保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研发、原药合成、制剂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农药生产企业,一直致力于产品创新。该公司财务副总经理葛荣芳告诉记者:“我们经政府部门推荐,6月16日在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注册发布了融资需求。中行镇江润州支行客户经理看到发布的信息后就打电话给我,结合企业经营特点,向我推荐了一款担保费率低、不需要担保的‘扶农通宝’产品。我们将该款产品与以往融资产品相比较,发现该产品的成本比较低,就发起了贷款申请。于是公司获取了300万元贷款,而且放贷时间较快,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钱东平告诉记者,依托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快速融资对接,既节约了企业寻求银行融资的各种隐性成本,又为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获客渠道,通过打通供求信息,极大降低了双方交易成本,提升了企业享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充分体现了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宗旨和效率。
座落在句容市茅山脚下的江苏农景生态建设有限公司也是在该平台上顺利获得金融支持的企业之一。该公司总经理郁世军告诉记者:“在平台发布信息后,江苏银行镇江句容支行小微部很快就为我们企业办好了不需抵押担保的‘苏科贷’,在一周时间内为我们送来了200万元贷款。”
目前,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与企业在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上搭上线。接入的金融机构都设立了“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中心”,单独配置人力资源、信贷规模,单独建立审批通道、考核激励和尽职免责制度,全面承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
记者获悉,截至10月8日,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已开通南京、徐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镇江、宿迁市等8个设区市子平台,上线企业26496家,发布企业融资需求2623项,共计规模104.36亿元,成为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金融的重要获客渠道。目前已核准上线金融机构43家,发布金融产品111款,已成功对接融资1419项,共计规模57.12亿元。仅镇江市,已在镇江分平台注册企业8000户,帮助1000多户小微企业首次获得贷款。
加快推进平台建设
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社会相关部门协同发力。
在调研中,多位受访者向记者表示,未来将继续做好平台建设和运行推广工作,积极引导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矛盾、更好地推动普惠金融创新发展,力争建成全国一流的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着力打造江苏特色的“一站式”在线融资对接会。
人行南京分行副行长贾拓指出,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未来的发展要严格贯彻执行货币政策,依托平台加快调整优化信贷结构,认真查找问题与不足,努力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完善中小微企业融资扶持政策、征信、担保等配套服务,提升金融机构甄别企业及信贷管理水平,增强金融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江苏银监局副局长黄世安则要求全省金融机构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对接平台,增强内生动力,变“要我做”为“我要做”。以更加创新的举措来改进金融服务,在差异化考核、信贷流程、产品和业务模式上积极探索创新;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建设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中心,着重在规章制度、管理技术、资源供给、产品服务等方面加强内部保障。 查斌仪最后告诉记者,省金融办将会同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建立促进金融机构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对接的政策支持体系,包括组织推动苏科贷、小微企业创业贷、政府性担保、政策性保险等产品上线;研究设立专项资金池,为平台内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风险补偿;探索设立省级信用保证基金,通过以奖代补、配套支持等方式,引导各设区市建立完善融资扶持政策,推动金融机构更好地为中小微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更好地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