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农信社的新战略

对于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地区而言,如何顺势而为、积极作为,发挥金融资源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配置功能,是农信社面临的新课题

 

 

农信社的新战略

 

  ◆本报记者 钱玉华 文/摄
  人们都认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农信社的日子比较好过,其实他们也有自身的焦虑。
  规模浩大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比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仍然不高,农村居住、生活环境与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建设新农村将是我国一项长期繁重的任务。
  “作为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农信社,更应顺势而为、积极作为,发挥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金融主渠道作用和金融资源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中的配置功能,全面支持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浙江省农信联社湖州办事处主任赵兴意近日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赵兴意以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地区为例,就农信社支持“十二五”时期新农村建设的方向、策略等问题,与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探讨。
把握新趋势
  统筹城乡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农村金融时报》:做好金融支农工作,关键在于把握好农村发展的新形势。对于农信社来说,正确认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新趋势十分重要。
  赵兴意:是的,农信社所处的环境正发生巨大的变化,“三农”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农业和农民,而是有了全新的内涵。
  一是从产业结构来看,一产比重在逐步降低,传统农业也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
  二是从城乡结构来看,人口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农村人口将大量居住集聚,中心村中心镇建设逐步成为农村发展重点,新型城市化正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等公共服务全覆盖格局初步形成。
  三是从就业结构来看,纯粹传统农业已不再是农民就业的主要领域,而是逐步向现代农业和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随着农民收入的稳步增加,农民的消费水平明显提高,消费结构稳步升级。未来的农村将呈现土地要素集中、人口居住集中、农村工业集中的大趋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步伐必然加速。也必然要求,围绕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全力做好金融支持工作。
  《农村金融时报》:透过农村发展形势的这些新变化,可以反映出 “三农”对农信社在经营理念、服务方式、业务模式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湖州市为例,您认为农信社该如何准确把握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方向路径?
  赵兴意:新农村建设以“三集中三提高”为核心,即:加快农业资源向现代经营主体集中、农村工业向开发区和功能区集中、农民居住向城镇和农村新社区集中,以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水平。这一核心要求也为湖州市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在湖州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比翼并行。如农业产业化经营将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不仅提升了农业发展水平,而且使更多农业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为城镇化发展带来了必要性和可行性。
  因而农村经济社会转型需要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农村城镇化发展,使农村居民在思想意识、生产能力及生活习惯等各方面与城镇居民同步,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与现代化意识的提高,财富与收入水平的增长,特别是计算机和通讯科技在农村的普及,农村居民对金融服务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家庭理财与投资,就业、教育、住房、汽车及其它大宗消费品消费信贷服务需求也会逐步增加,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推进新策略
  农信社可多管齐下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农村金融时报》:农信社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一环,按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如何去破解目前存在的自身服务功能单调、服务层次低的问题?
  赵兴意:农信社也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组成部分,针对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和特色,要率先实现自身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可持续服务能力。
  ——提升基层服务力量。加快总部和网点转型,构建总部为基层、前台网点为客户服务的业务管理模式,实施总部集约化、机构扁平化管理,进一步解放人员充实基层网点营销队伍,建设标准化营业网点,达到网点形象、操作流程和服务体验“三个一致”,提高整体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
  ——提升现代服务功能。大力推进科技支撑平台建设,着重加快网上银行结算系统建设,完善业务系统功能综合开发,切实提高科技平台的易用性、实用性和完整性,增强系统服务功能和运行效率。
  ——提升队伍素质结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计算机、国际业务、银行卡、理财等稀缺人才,分条件、分岗位、有意识地定向培养人才,加强梯队人才的多岗位培养锻炼,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切实提高人才队伍综合素质。努力把农信社打造成为符合现代银行要求,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主力军。
  《农村金融时报》: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农村生产力解放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加快,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带来无限商机。农信社怎样因势利导实施金融品牌战略?
  赵兴意:农信社要抓住机遇因势利导实施金融品牌战略,加快现代化金融服务建设,满足农村日益增长金融服务需求。
  可以加快推广网上银行、手机银行、POS、ATM、丰收卡支付宝等电子支付渠道建设,并不断完善柜面服务功能,为农村企业和农民提供足不出户的便利服务;研究推出消费信用贷款产品,为推行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惠农政策提供助力,促进农村消费增长;
  另外积极推出农村理财产品,为农民投资提供更多选择;深化农村信用工程建设,通过信用乡镇、信用村创建,评定信用户,实行贷款优先、利率优惠、额度放宽等措施,倡导信用意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助推乡风文明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房改造、抵押贷款,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人居环境社区化,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
  《农村金融时报》:作为农村地区的主要金融服务业者,针对农村产业信息相对闭塞、信息渠道不畅的情况,农信社又将如何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做结构调整的引导者?
  赵兴意:针对这些情况,首先要切实提高客户经理的综合素质,配强客户经理队伍,建立信息调研制度,搭建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信息参考。
  其次是充分发挥农信社的农村金融枢纽作用,利用客户经理信息面广、信息获取快、信息价值高的特点,依托“送金融知识下乡”宣传服务站、农村反假货币工作站、农村中小学校园反假基地、支农联络员、信用站长,利用网点橱窗、海报、视频等宣传阵地开展金融知识和农技科学知识的宣传,积极帮助农村一次产业集约经营,二次产业提质增效,三次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改善生活水平。

 

 

 

 

责任编辑:王秋波

实习编辑:郝飞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