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主业 调整信贷结构助力实体经济发展——专访乌拉特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习文军

  农村金融时报3月17日讯(见习记者李美丽 通讯员张园)伴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如何发挥金融活水力量打通市场经脉,成为疫情防控下银行业面临的新挑战。

  日前,《农村金融时报》就如何强化疫情防控金融支持,做好企业复工复产金融服务,及今年后续经营计划等问题,专访了内蒙古乌拉特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习文军。

  《农村金融时报》:考虑到今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请问贵行认为“精准施策”的重点在于哪些方面?如何做到“精准施策”?

  习文军:我行认为“精准施策”的重点在于认真落实贯彻疫情期间监管精神,加强柜面服务,进一步加强信贷支持力度。

  一是加强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

  对涉及疫情防控的医疗机构及物资供应生产运输企业,实行快速审批,开通审批绿色通道、预留专项信贷规模,保障上述企业在生产运输、应急物资采购等方面特殊需求。

  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小微企业,不盲目抽贷、断贷、压贷,根据借款人意愿,采取一户一策办法,通过贷款展期、减免罚息、无还本续贷等措施,支持相关企业健康发展。

  对春耕备耕生产,借助手机银行微信预约功能,制定调研提纲,明确责任、目标和进度,详细了解疫情期间春耕备耕化肥、农药、项目生产等方面资金需求,确保资金投放更加精准。

  我行专门增加3亿元贷款规模,努力满足进购种子、化肥、饲料等农牧民和个体工商户需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适当降低授信担保条件,并适度降低贷款利率。

  二是拓宽信贷业务渠道。

  通过手机银行获得客户贷款需求信息,及时分流给相关支行,实现快速预约、快速分流、快速调查;借助微信公众号告知广大客户我行各分支机构营业时间、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并及时发布本行最新支农惠农政策。适度简化贷款流程,调整贷款结息方式,从信贷预约、申请、审批、资金发放、还款结息等流程实现快速办理。

  同时,做好存量客户贷款到期提醒,提前15天通知客户,详细了解客户还款方式、还款意愿,妥善处理因疫情防控而未能按时还本结息的贷款。

  三是主动降低客户融资成本。

  对涉及疫情防控的医疗生产企业,从事春耕备耕生产的农牧民和种子、农药、化肥、农作物收购的个体工商户适度降低融资成本,助力疫情防控。

  《农村金融时报》:在抗击疫情的工作中,请问贵行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习文军:我行主要面临两大困难。

  一是由于对线上贷款、理财等业务无法提供强大的系统支撑,贷款调查、审批、“双录”等手续必须通过营业网点办理,在交通管制、人员管制的背景下无法正常办理业务。

  二是市场营销无法正常开展。疫情前期,我行网点不能正常营业,客户不能正常出行,导致“开门红”厅堂营销、外拓宣传无法开展。网点逐步恢复营业后,营销活动的组织宣传必须以有效控制人员聚集为前提,对营销实际效果造成很大影响。

  《农村金融时报》:疫情给农商银行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冲击。贵行预计会在哪些方面会造成损失?损失预计多少?

  习文军:疫情期间造成的损失大体分为三部分。

  一是我行贷款发放进度减缓,利息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

  按照往年信贷增长幅度,2月份信贷增量大约占全年信贷增量的30%,但受疫情影响2月份实际信贷增量大约仅占全年增量的2%左右。

  从2月23日正式复工以来,我行已加快信贷投放速度,最大限度的满足农牧户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力争通过两个月的时间将2月份信贷增量的缺口补齐。

  二是对起诉贷款和申请执行贷款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疫情期间法院规定,起诉案件需要从法院指定的网上进行立案,填报的资料繁琐耗时,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初次网上立案成功率低,严重影响起诉贷款的立案数量和进度。法院规定疫情期间只能电话联系当事人催要贷款,严重影响执行案件的进度。

  三是对不良贷款压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清收人员无法上门催收和办理相关的催收手续,只能通过电话催收,但催收效果不明显,影响不良贷款压降的进度。

  由于疫情影响,我行各项经营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但是我行坚信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战胜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努力完成全年计划任务并取得新的突破。

  《农村金融时报》:针对疫情的不利影响,国家已经出台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贵行还希望得到哪些政策支持?

  习文军:我行希望从五个方面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

  一是建议降低抵债资产税费。

  抵债资产接收、持有、处置成本高、负担重,且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变现能力及溢价能力较弱,对处置不良贷款十分不利。

  二是建议扩大财政补贴范围。

  当前只对农商行、农信社的涉农贷款增量进行奖励,但近年来随着农村牧区空心化、老龄化现象严重,我行涉农贷款额度很难有上升的空间,建议将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的相关业务也纳入奖励的范畴,提升银行支小助微的积极性。

  三是建议司法部门实行企业信息推送机制。

  打通数据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以便获得更多来自政府、税务、法院等机构信息,银行更全面的掌握中小微企业大数据,更精准提供信贷支持。

  四是建议人民银行加大再贷款投放力度。减少客户成本支出的同时,缓减银行资金不足带来的投放缓慢的问题。

  五是建议监管分局举办五级分类和全面风险管控培训班。同时,对于疫情期间造成不良贷款压降困难,适度降低不良贷款等考核指标容忍度。

  《农村金融时报》:贵行下一步有哪些规划和安排,计划在什么方向上发力?

  习文军:我行计划从四大方面发力。

  一是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

  聚焦主责主业,调整信贷结构,持续加大我旗春耕备耕、高标准农田改造、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园领域信贷投放力度,着力提升信贷服务质效。

  以受疫情影响而融资难、融资贵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支持重点,加大对符合产业发展方向、主业集中于实体经济、技术先进、产品有市场但暂时遇到困难的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对我旗生物科技及蒙中医药新型产业加强支持,合理提高中长期贷款比重,有效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信贷管理,进一步落实尽职免责制度,优化客户经理准入退出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充分调动贷款营销人员积极性。

  二是加强不良贷款清收。

  继续按照“四步走”策略,即先清收有关联、可代偿的贷款,重点清收金额大、可处置的贷款,最后清收金额小、无抵押的贷款,持续清收积压久、见效慢的贷款,以“蚂蚁啃骨”的精神持续盘活不良贷款。

  全面推动落实《关于充分激励员工在不良资产压降工作中担当作为》的文件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良好清收氛围。加强依法清收,加大抵债资产处置力度,尝试寻找合格战略投资人、专业投资机构参与风险处置。

  尝试通过公开拍卖并适当根据买受人的资信状况匹配部分贷款,适当给予利率优惠,积极探索与政府部门沟通对满足政府办公需求的房产,进行抵顶税费、资产置换等手段进行化解,尽快处理现有抵债资产。

  三是加强重点领域风险防控。

  抓好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专项整治,从源头做好防控。抓好贷款集中度超标、非农领域投放、统一授信和担保等风险管控。抓好清算资金管理,做好清算账户监控和预警。

  四是加强稳存增存工作营销。

  开展专项竞赛拓户,基于网格化营销理念精准划分辖区内对公、个人客户分层分档,对已开办的账户加大维护力度,通过特色营销、多频回访、公益宣传,三方联动用心服务,以情维护客户;大力拓展对公户、个人优质户,以竞赛层层落实绩效机制,形成人人能干,事事干好的氛围;选拔培养专业内训团队,合作第三方走进服务千家万户,开展农商大讲堂,加强产品营销,提前制定增存计划,有目标、有计划地做业绩。

  《农村金融时报》:贵行认为这次疫情对农商银行今后的发展和员工教育有什么影响?

  习文军:面对疫情影响及今后市场可能发生的不确定因素,我行将坚持“支农支小”的发展战略定位,主动顺应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形势,以努力打造“党委政府的放心银行、广大客户的满意银行、行稳致远的健康银行”为抓手,加快互联网金融建设步伐,强化线上线下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全行应急机制服务效率,确保全行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在行内员工教育方面,我行将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狠抓规章制度学习,全行自上而下掀起学习规章制度热潮,借助党委中心组、支行晨夕会、部门例会、全行学习大讲堂,推动全行制度学习常态化,使全行干部员工充分了解并熟知自身工作岗位应遵守的制度、流程与职责,强化自我约束、自我监督和主动纠偏,有效根治业务经营中由于不清楚、不明白而产生的违规行为,营造“不敢违、不想违、不能违”的合规氛围,促进全行依法合规稳健经营。

  加强落实,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创新方式,拓展深度,紧盯不落实的人和未落实的事,紧盯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紧盯业务经营中屡查屡犯、不整改、慢整改等问题,通过经济处罚、通报批评、党纪政务处分等手段,倒逼全员干部员工转变作风、促进工作落实。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