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大师”的包装术(图文)

“隔空取物、空盆来蛇、断蛇复活”, 这是一位王林大师的独门绝学,听起来煞是神奇,他的追随者一致认为这些都来自意念。

近日,这位王林大师成为热传人物。根据披露的情况,这位“大师”的行骗功夫令人惊叹。其结交的人士非富即贵,身后拥有一大批追随者。并有一位山西煤矿商人看中了王林的名片,加上各种气功表演,让其心悦诚服,愿意拜王林为师,交了高达700万元的学费。

实际上,这位“大师”曾经是诈骗犯,又涉嫌非法行医、发放上亿元高利贷等。现在社会上所谓的“大师”往往都是打着某个幌子,光明正大地行苟且之当。这些“大师”们的过人之处并不是其独门绝技,而是擅长包装和自我营销。独门绝技只不过是令人信服、诱人上当的一种手段。尽管此类事件屡次出现,却还是有不少人上当受骗,深受其害。

痛定思痛。“大师”们是否真的如此神奇?一大批的追随者中不乏头脑聪明之人为何竟没有识破骗术,何等精明的商人却被骗近千万元?其实,能够被骗的逃不过一个“利”字。正如在金融行业中比比皆是的高利诱惑,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民间借贷的高息等承诺,起初说的天花乱坠,最后投资人连本钱都收不回来。在利面前,高收益伴随高风险的提示被抛之脑后,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黯然失色。

尤其在当下新型金融组织繁荣昌盛之时,不少人利用此投机,进行集资诈骗等。网贷公司把投资人的钱用于发放高利贷,小贷公司的高息非法吸储等等都是集中的体现。

前不久,江苏资金互助合作社频繁出现问题,其中就有合作社负责人吸纳社员的钱以后,投向了房地产等高风险行业。加之由于监管的缺失,一些人打着官办的幌子私自开办合作社,还公开宣传利息比银行高,进行非法吸储。“官方”与“高利”的双重吸引,让很多农户放松警惕,最后血本无归。随着包装术的越来越高明,在遇到“高利”之时,保持警醒总不是坏事。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