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互联网 打开普惠金融新空间

在ATM机取款、在网上“买买买”、用手机支付结账……生活在城市的我们,已经把这些视为理所当然。然而,在一些偏远的农村地区,还有很多人身边没有银行,也用不了手机支付。对于他们,网上金融和银行网点一样,是一个有距离的词汇。

不过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改变。互联网技术日渐普及,让农村人口随时随地享受金融服务成为可能。

全国范围的农信社、农商银行已经开始积极尝试使用各种新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把技术作为物理网点的延伸,将金融服务输送到每一个遥远的角落,以解决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历史性难题。

如今,在很多乡村中,移动金融服务正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很多过去要赶很远的路、费很多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也因此“一点就通”,农民真正可以享受到高效、便捷、价格合理的金融产品。

结账方便了

“一共20元。”“微信还是支付宝?”“都行,都扫这个码。”一位顾客结账时,老板指着柜台上摆的一个二维码台卡,顾客掏出手机,扫码,完成交易。如今,在偏远山村的小店中,用手机付款已是司空见惯了。

倪超是安徽怀远县农村一家药店的老板,今年,他的店里进了个“新货”:一个“金农信e付”收款码。自从有了这个二维码,用手机支付的村民越来越多,现在,顾客来买药,他都会主动推荐对方使用手机扫码支付。

这个小小的“金农信e付”二维码出自安徽省联社。“金农信e付”并不仅仅是一个二维码,而是一个聚合支付产品。商户入驻后,系统生成专属二维码,客户使用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等渠道扫码支付,也可由商户扫客户支付码完成支付,彻底规避现金交易带来的不便和风险。

以往,手机支付多出现在城市中,但农村地区对于手机支付一样有着巨大需求。特别是农村地区金融网点较少,取款相对不便。同时,农民的金融知识匮乏,假币识别能力较差。而手机支付能减少现金使用,给农村居民送去便利。然而,在农村推广移动支付也有着阻碍:交易场景少、潜在客户不认可。

为此,安徽全省83家农商银行发动员工,以扫街式的营销向门店商户进行产品推广。很多商户老板年纪大了,以前并未用过手机支付,银行员工不厌其烦地上门教授使用方法,做到不仅“户户有开通”,而且“户户能使用”。通过大力营销以及过硬的服务质量,“金农信e付”获得了商家和消费者的认可。

“之前对自己没信心,还担心安全问题,一直没有学用手机收款,为此每天会少卖好几碗凉粉。”在休宁县,65岁的小商户宁阿婆说,农商银行的员工多次上门,耐心帮助她开通了“信e付”,并手把手教会她使用方法。如今,宁阿婆已经学会了如何用手机收付款、查账、对账。手机支付不仅算账方便,而且还不用担心收到假币,宁阿婆非常满意。

满意的不仅是倪超和宁阿婆。“金农信e付”6月18日上线后的不到两个月里,已经获得了大规模的推广和应用。不论是在城区的大型商超、早餐店,还是农村地区的小门脸,随处可见“金农信e付”的身影。“金农信e付”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业务发展呈爆发式增长。

安徽省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金农信e付”的推出可以进一步改善全省城乡支付结算环境,不断推进全省农商银行普惠金融服务进程,并为打造一站式电子银行业务生态圈、推进主营业务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安徽全省83家农商银行已发展商户数超46万户、累计交易笔数近700万笔、交易金额超过了10亿元。安徽省联社电子银行部总经理王波直言:“过去,我们的现价收单被支付宝抢占了,‘金农信e付’让我们重新夺回了这个市场。”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类似于“金农信e付”类的移动支付产品不仅成为普惠金融建设的重要补充,也成为拉动农商银行市场份额的重要增长点,实现消费者与银行的双赢。

理财容易了

在农村金融机构工作的人都很喜欢这句话:“农村金融是一片蓝海。”这一点在手机银行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我国农村地区手机银行开通数累计3.73亿户,较上年净增0.97亿户,增长35.14%,发生手机支付业务笔数50.86亿笔,金额23.40万亿元,分别增长61.51%、71.05%,手机银行的开通数、交易量都在持续迅速增长。

的确,在应用商店里搜索“农商银行”,动辄会跳出数以百计的搜索结果,每一个结果对应的都是一家农商银行或者农信社开发的一款手机银行产品。而现在,在手机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上,不少农商行又推出了直销银行,为用户提供一个理财投资新渠道。

“年纪大了,去银行买理财不方便,儿女平时工作忙,也不愿意麻烦他们。不过孩子们最近教会我用手机买理财,坐着点一点就能选好,省事多了。”70岁的南京市民李奶奶拿着手机对记者讲到,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正是紫金农商银行的直销银行APP界面。

打开紫金农商银行直销银行APP,最先看到“活期”“定期”“基金”几个显眼的图标,下面还有数款产品和收益率的介绍,仔细观察会发现不少产品都显示“已售完”。点进详情页面中,则能看见起购金额、投资期限、风险等级等详细介绍,界面左边有浮动的在线客服的链接,如果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向客服进行在线咨询。整体而言,直销银行更像是一个理财产品的自选超市,供货商则是农商银行。

“我们建设直销银行的初衷,就是为了把银行‘放进口袋’,突破业务办理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为用户带去便捷。”紫金农商银行网络金融部副总经理赵江介绍说,在销售拓展中,有很多外地客户希望能购买该行的理财产品,但由于没有本行的银行卡或者人在外地,十分不方便。直销银行有效地弥补了这个缺陷,突破了地域、网点、时间限制。打开获客增收新渠道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来看,我们的客户中98%绑定了非我行的银行卡。地域上来说,截至6月末,客户中南京本地客源大概有20%左右,江苏全省有60%,其他省份客户占到40%上下。”

该行对于直销银行的规划已经成为了现实:数据显示,该行直销银行单日销售额普遍在5000万元至2亿元之间,截至目前,2017年销售额已达86亿元,注册客户139万人。从渠道来看,直销银行占全行理财额度的50%。

紫金农商银行的雄心还不止于此:在APP中还有“车估值”“房估值”的贷款申请入口,以及“安全行车”、“五险一金”、“房产信息”等生活服务入口。“我行一直在探索生活场景服务,利用直销银行打造金融闭环,不仅让客户的资金沉淀在直销银行,也借此提升客户粘性。使银行不再是客户要去的一个地方,而是一种随时可得的服务。”赵江告诉记者。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几十家农商银行开通了直销银行业务。对此,赵江认为,农商银行做直销银行必须注重品牌拓展和产品创新,加大场景融合力度,大力推进如人脸识别等新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以提升客户体验,增加客户黏性。

贷款变快了

说起申请贷款,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麻烦”。的确,无论是准备材料还是资产评估,包括漫长的等待期,都让贷款申请者心生厌倦,特别是等着贷款急用的人,更是对此深有体会。对于农民来说,要申请贷款则不仅仅是麻烦的问题,更很可能无法成功申请。如今,农信机构借助新技术,开始在互联网小额贷款领域发力,用户只需在手机上点一点,就能迅速拿到贷款。“贷款难”“贷款慢”的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郭阳就是这样一位受惠于新技术的消费者。他是贵州安顺市平坝区一家砖厂的老板,也是贵州农信互联网贷款平台“助农脱贫•黔农e贷”的签约客户。“到农信社扫描安装签约‘黔农e贷’后,在家用手机就可以随贷随还了。比如你一早忙用钱,前一分钟在床上操作好,起床后洗个脸就可以出门去农信社取钱了,特别方便。”对于用互联网贷款,郭阳用得得心应手。

几个月前,郭阳签约了“黔农e贷”,砖厂的周转资金立刻方便了许多,因此他还教会了老爸使用“黔农e贷”。郭阳的父亲经营着一辆砖混车,有时候客户不能及时结账,但车在跑,要加油,怎么办?郭阳的父亲就在“黔农e贷”上借个三五千元加油,等客户结账了再还回去。“有了‘黔农e贷’,就不用再为了这个事情为难了。”他高兴地告诉记者。

郭阳和他父亲口中的“黔农e贷”是贵州农信于今年5月推出的互联网贷款金融服务平台。作为互联网平台,“黔农e贷”的最大特点是7×24小时不间断服务,而且无抵押、纯信用、随用随贷,正适合郭阳这样的小老板和个体商户用于资金周转。“黔农e贷”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平台的上线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增强了普惠金融服务,提升了客户“随时、随地、随心”的用户体验,让客户足不出户尽享贵州农信信贷服务。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所研究员杜晓山认为,相比传统手段,用互联网技术从事小贷业务对助推普惠金融有着重要意义。互联网小贷能显著降低各项成本,并且能更完善、全面地处理征信问题,提高风控水平。他指出,对于年轻人和能人、大户来说,玩转手机不是难题,这部分人能成为互联网小贷产品的目标消费者,也是农信机构要努力争取的客户群。

和郭阳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浙江农信首席体验官严建伟。就在“黔农e贷”发布后的几个月,浙江农信也发布了自己的互联网小贷产品“浙里贷”。发布会上,严建委演示了借款过程,在手机上点击“申请”按钮后不到一分钟,就收到了5万元贷款的到账通知。他不禁感叹:“好方便!”

记者注意到,近期不少农信机构都推出了类似的线上贷款产品,不需抵押担保,甚至不需去银行签约,在手机上即可一键申请贷款,并迅速到账。杜晓山认为,互联网技术是未来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方向,更是农信社以往的短板,农信社推出线上贷款产品,正是它们努力学习和跟进银行业变革形势的表现。

数据显示,试运行期间,通过“黔农e贷”累借2369笔,累借金额1.30亿元。其中,农户1070笔,金额6535.06万元,占比50.43%,数据证明,这类产品确实得到了市场认可。

“未来的借贷行为是‘金融+互联网’,互联网这块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内容。”在杜晓山看来,现在的互联网小贷产品相对同质化,未来,小贷产品要衍生出更丰富的产品类别,并且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发力,比如通过和互联网机构合作,学习理念和技术。

购物简单了

“泰山核桃”、“临朐柿饼”、“龙山小米”、“海阳地瓜面”……打开“智e购”的APP,一张张色彩鲜明、令人垂涎欲滴的食品宣传图率先映入眼帘,点进去就可以下单、购买,在家等着收货。然而,这并不是京东或者淘宝这样的大型电商平台,而是由山东省联社打造的“智e购”商城。

近年来,农商银行掀起了“电商热”。确实,在打通农村地区的购买和销售上,农商银行有着很大优势,而其与农村的紧密联系,更能确保农商银行获得高质量的农产品货源在其电商平台销售。“智e购”商城就是其中的典范。

2017年5月,经过九个月的试运营后,“智e购”商城正式与山东百姓见面。在这里,不仅能买到各种新鲜的瓜果生鲜,也能买到各种日用品,甚至各种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产品,是一个功能完备的网络大超市。

据介绍,山东省联社与各农商银行分工协作,将优质商户引入商城,实现农产品原产地直供,从车间到手边、从田间到舌尖;在销售端,“智e购”以农金通网点为周转站。村民通过“智e购”下单购买了商品后,由农金员负责送到田间地头,从而有效解决了服务“三农”的“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作为补充,山东省联社还引入阿里、京东等综合电商,将其产品服务接入商城。用户能在一个平台上同时购买多个平台的商品,不论是家用电器、还是全球购,都能随时购买。

在APP中,一个“社区生活”版块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这个版块中提供了高度场景化的信息服务:用户能搜到自己所在区域的各种美食、酒店、乃至周边游等各种线下项目和店铺,用户可以打电话联系商家,有的店铺还提供了结账、团购等功能。在APP的其他位置,还能看见“转账汇款”、“贷款申请”、“理财产品”等链接。

场景化是现在农商银行做互联网金融非常注重的发力点。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前文提及的直销银行、移动支付,场景化都是被反复提及的关键词。“金融机构现在都注意生活场景化设计,这也是为了打造一个社区服务的生态圈。”赵江这样告诉记者。

业界认为,银行做电商,与其说是为了和固有的电商大平台竞争,更多地是着眼于延伸为客户服务的渠道。记者了解到,山东省联社希望通过O2O的模式打造“线上下单、线下体验、一点接入、全程响应”的服务新模式,将社区O2O推广到乡镇和农村,逐步形成以社区、村居为中心,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社区服务生态圈。在赵江看来,这也将成为农商银行的电商平台未来的发展趋势,未来,这类平台将更多地着眼于与线下门店的互动和融合,以增加客户黏性。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