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万仁礼:破除融资瓶颈筑梦绿色云岭

从先行先试到遍地开花,我国林权抵押贷款以金融杠杆撬动“沉睡资源”,帮助林农释放出更多的生产要素,实现了“活树变活钱、资源变资本、青山变金山”的林业发展目标。

当前,我国林权抵押贷款规模、抵押林地面积仍相对较小。而近几年,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点多面广、贴近林农”的特点,积极配合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加大林业产业及“三农”的信贷资金投入力度,在全省金融机构率先开办林权抵押贷款,破解了制约林业及“三农”发展的资金需求问题,促进了农户增收致富、林企健康发展。这种因地制宜的举措正一步步形成了独具云南特色的运作模式,使得云南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连续几年位居全国第一。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云南省农信社已在全省16个州(市)全面开办了林权抵押贷款业务。从2007年至今,已累计发放林权抵质押贷款160亿元,占云南金融系统现有林权抵押贷款余额的61.56%,惠及10.5万农户、近510户林企。

云南省农信社在林权抵押业务上是如何突破融资瓶颈,又探索出哪些经验?为此,《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近日采访了云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万仁礼。

《农村金融时报》:众所周知,云南省素有“植物王国”的美誉,全省林业用地面积居全国第二。那么云南在林业发展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农信社又是如何一步步突破融资瓶颈的呢?

万仁礼:云南历来是林业大省,全省林业用地3.71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64.71%,涉及农户近900万人。然而,由于权属限制,云南这样一个林业大省却长期处于“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的窘境。为破解林业发展难题,2006年,云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式启动,力图通过划清产权归属,释放林地生产活力。

林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云南省农村信用社作为省委、省政府林权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将解决抵押难、融资难等问题作为支持林业、林企、林农发展的突破口,先行先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2007年,云南省联社结合自身市场定位和经营特点,探索性地制定了《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管理试行办法》。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提出了探索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方向。同年,我们在借鉴江西、福建等第一批试点省份林权抵押贷款管理有益经验的基础上,与云南省林业厅联合出台了《省联社、省林业厅关于农户林权抵押小额贷款业务的指导意见》,自此,我社林权抵押贷款在全省金融机构中率先全面开办。

近年来,我社又制定了《云南省农村信用社法人客户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办法》,将贷款对象扩展至法人客户,进一步加速了我社林权抵押贷款的发展,我社林权抵押贷款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省金融系统第一位。

《农村金融时报》:从近年来的工作实践可以看出,云南农信社在林权抵押贷款方面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能否请您谈一谈云南农信的特色之路具有哪些闪光点?

万仁礼:首先,作为一家金融机构,只有找准了定位,才能明确服务对象。找准定位,聚焦“三农”是基础。农信社源于农民,扎根“三农”是立社之本,服务“三农”是发展之要。云南省联社在成立之初便确定了“立足‘三农’,服务城乡,支持中小企业,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市场定位。多年来,云南农信更是聚焦“三农”定战略,坚持“草根”筑特色,秉承“普惠”求共赢,不但肩负起在全省111个原金融服务缺失乡镇建设和恢复营业网点、实现乡镇金融服务全覆盖的重要任务,而且还开发了如“三权三证”抵质押贷款、“贷免扶补”、“红色信贷”等一系列“草根”金融产品,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正是因为我们找准了“三农”这一定位、服务这根主线,不断解决广大农户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才抓住了我社的业务基础,抓住了比较优势,抓住了“三农”这片广阔的市场。

其次,把握趋势,金融环境是关键。做好“三农”金融服务,需要创新,需要根据市场和客户的变化开发出符合农村实际和时代要求的金融产品。“三农”融资难,难在贷款;贷款难,难在担保;担保难,难在缺乏抵押物。然而,“三权”抵质押本身受《土地法》、《物权法》、《担保法》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限制,存在一定法律障碍。如果没有2004年至今连续11年中央“一号文件”所展现的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如果没有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没有政府搭建的评估、登记、流转平台,没有银监等监管当局对金融创新的适度容忍,云南农信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所以,政府和监管当局提供的良好金融环境,是我社创新不断取得实质性突破和进展的关键。

最后,我认为风险防控是农村金融创新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我社开办林权抵押贷款的经验告诉我们,把风险管控贯彻于金融创新始终,才能实现金融创新与业务发展的良性互动。就信贷事项而言,林权抵押落实的是第二还款来源,但处置时,其在政策的支持上还有一定瑕疵,为保证贷款的风险可控,我们除完善必要的抵押登记外,还守住了三道风险关口。

《农村金融时报》:具体是哪三道风险关口?通过做好风险防控,收到了哪些成效?

万仁礼:三道风险关口,简而言之,一是产品设计关。林业生产投资大、周期长,所以贷款对象、金额和期限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相互匹配。目前,我社贷款对象包括农户、林企、林业合作社,且根据不同的林业生产规律匹配了相应的贷款额度和还款期限,确保了第一还款来源的稳定。

二是风险补偿关。林业管理难度大,容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为此,我社通过抵押+保险、抵押+联保、抵押+公司保证等多种方式建立风险补偿,守住了风险底线。

最后是信用生态关。林权贷款违约率相对较高的是小农户,其违约主要是缺乏信用意识。为此,我社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目前,共评定信用镇121个,信用村2364个,信用组16224个,信用户490万户;全省975万农户中,我社的建档农户达731万户,核贷农户561万户,核贷金额达1243亿元,既有力地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又有效地降低了贷款违约率和不良率。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2011年7月,我社被省政府授予“云南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先进集体”称号。另外,由我社自创推出的经济林木(果)权利抵押贷款品种,在“农信银杯第三届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评选活动中,还荣获“中国农村金融品牌价值榜·十大品牌创新产品”奖项,成为云南省唯一获奖的金融产品。我省玉溪市华宁县农村信用社通过林权抵押方式,向8000余农户发放林权抵押贷款3亿元,在全县形成大户带小户,柑桔、核桃、柿子“三棵树”立体种植,全民栽种“致富树”的良好局面,有效推动生态产业加速发展,2013年实现产值近2亿元,让近3万农户人均增收2000多元,使林农走上了“致富路”。

《农村金融时报》:今年是我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起步之年,政策闸门的打开,将释放更多的机会,能否请您谈谈今后的工作计划?

万仁礼:这是发展的有利时机,我们准备通过继续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全面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做好农村金融服务“三大工程”及“一创两建”工作,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三农”金融服务的便利化水平。

二是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扩大提升“三权三证”抵质押贷款为抓手,继续做好“三农”产品创新;进一步探索“农村信用社+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户+财政(贴息)+担保机构+保险机构”的六位一体支农服务模式,服务好我省高原特色农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及农业现代化建设。

三是立足云南省情,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继续加强薄弱领域和民生领域的金融服务工作;年内稳步推进云南农信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践行普惠金融,把农村金融服务向自然村延伸,力争3至5年内实现金融服务“村村通”。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