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 | “金融创新”为因病致贫者雪中送炭

  黄力辉 明水县健康扶贫采访行,记者为“小城中的大爱”感动,为患者的康复欣喜,为融资难的破解叫好,更为金融扶贫的创新点赞。

  采访中接触到众多贫困患者,让记者感到“病来如山倒”“小病致贫、大病特困”并不夸张。

  一位来陪护的农村患者家属告诉记者:“因为看这个病,家里已经把牛卖了。”一些贫困患者习惯了“有病自己扛”,挺不住了才入院,结果错过最佳治疗期后,并导致医药费触目惊心。例如肺癌早期检查手术费3万元,到中期就需要6万元,到晚期在20万元以上,还不包括后期康复费用。对于普通农民来说,多少年不吃不喝也攒不下这么多钱。一些无力负担的患者不得不“卖房求医”或通过“水滴筹”等求助于社会。

  因病致贫是当下脱贫攻坚战役的一大“拦路虎”。据统计,在所有致贫因素中,因病致贫对贫困户的影响远大于其他致贫因素。目前,我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42%,患大病和慢性病的贫困人口占20%。患病的农村贫困人口中,年龄在15岁至59岁的家庭主要劳动力占40%以上。患病后不但要发生治疗费用,还会因丧失劳动能力而直接影响创收,使家庭陷入贫病交加境地。

  为此,实施“健康扶贫”,让贫困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少生病”,充分享受基本和可持续的健康医疗政策支持,不断改善贫困人口健康状况,为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人力资本,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环节,必须有的放矢加以完善。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健康扶贫贷款支持的康盈医院唐春兰院长看望患者。黄力辉摄

  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在健康扶贫信贷模式上的一系列创新实践,取得了金融扶贫领域的新突破,在全国引领风气之先。全国首笔“健康扶贫中长期贷款”处处体现金融创新理念。如聚焦贫困地区,瞄准因病致贫返贫人群靶向施策,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创新运行机制,省、市、县三级 “并联式办贷”等。

  可喜的是,记者得知,这种“政府主导+金融机构+社会力量”共同支撑健康扶贫的合力已经逐步形成。按照“一套模式、一套标准”的方式,正向更多地市复制推广,金融支持健康扶贫将在黑龙江全省取得更大实效。“真金与真心”的付出,将惠及更多贫困群众,为他们雪中送炭,使他们得以用健康的身体支撑起家庭,去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