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四川讯(通讯员何杰 徐欢)近日,农发行四川高县支行成功获批一笔8亿元贫困村提升工程中长期贷款,并及时实现首笔4亿元信贷资金的投放,助推高县“6·17”长宁地震灾后重建土地增减挂项目复工复产。
2019年的6月17日,宜宾人民毫无防备的遭受到了一场6.0级地震袭击,震中的长宁县,周边的珙县、高县等地遭受重创,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县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其中高县庆岭、焦村、文江等乡镇都在该次地震中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灾害。
历经“6·17”长宁地震后,恢复重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成为高县“十三五”规划中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建设面涉及高县庆岭、蕉村、沙河、文江等11个镇,总投资10.06亿元,其中向农发行高县支行申请贷款8亿元。项目一方面推进拆旧复垦工程,拆旧复垦规模达6688.73亩,拆迁房屋涉及7247户,共24554人。另一方面着眼农民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在11个镇中的104个安置点,配套建设道路、停车位、广场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能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用地保障,同时通过加强集中安置新区道路、管网、绿化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有效改善项目区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快“6·1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进程,帮助灾区人民重建美丽新家园。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该重点项目的复工复产工作成为压在当地政府、企业和民众心里的“千斤巨石”。农发行高县支行深知重担在肩,秉持着政策性银行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迅速响应,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补短板、逆周期”调节作用。在疫情高发的3月为减少人员近距离接触,该支行主要负责人以电话、微信沟通方式为主开展了与高县城建公司及相关部门的高层对接,专门组建了“重点业务突击小组”负责该项目的具体推进,上下同心,倾力助推项目复工复产。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之后,该支行员工多次到村镇开展对贫困户的走访核实,数次通过座谈会进行协调,解决具体难点问题。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最终于6月中旬成功获批,并于长宁“6·17”地震“一周年”之际这个特殊时间实现了4亿元的投放。
4亿元首笔贷款投入,是农业政策性金融“输血”功能的生动体现,及时满足了项目信贷资金的迫切需求,使灾后重建跑出“加速度”,助推庆岭、蕉村等乡镇居民拆迁、拆旧复垦等工作的全面复工复产,让“千斤巨石”落地,让项目涉及的911户贫困户、2525个贫困人口感受到政策性银行的巨大合力。
农发行高县支行负责人表示,信贷资金的投入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暗含着开始。下一步该支行将强化信贷资金跟踪监测,做好贷后管理,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硬核保障灾后重建质量。同时有效确保信贷资金需求供应,强化项目区聚集点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为项目区的贫困人口提供有力的基础设施保障和更多的就业机会,进而提升他们自身的“造血”能力,使项目区贫困人口得到良性发展,解决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