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顶部

温州金改周年考

这是一座传奇城市的又一次出征。

2013年3月26日,温州市委宣传部、市金融办在温州市行政管理中心举行了《选定温州—温州金融改革风云》一书的首发仪式,温州开始在金改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总结。

“我们都在反思,这一年我们到底有哪些成效,哪些不足。我个人认为,对温州的金改第一年,我们应该客观去评论,不要贬低,也不要刻意拔高。”温州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在现场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自设立的第一天起,温州金改就成为我国区域性金融改革中的明星。“温州精神”在我国改革开放中所彰显的独特气质,让业界期盼这里能够再次塑造“自下而上”的改革神话。

在过去一年中,这样的期盼与日俱增,所期待的内容甚至超过了金改设立的初衷。当期盼和现实产生落差,温州金改就不得不直面充斥着各类情绪、不同声音,这种舆论环境对金改的进程既是压力也是阻碍。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矛盾和冲突交织、在多层次阻碍的面前,在全局性改革步入深水区的今天,金改未来的路将走向何方?

温州的压力

业界对金改产生效果的预期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给温州金改带来巨大压力

3月的温州浸润在绵绵春雨中,出租车的广播里一位小老板正在叙述自己被朋友借了50万元不还的经历,“这有啥好说的,在温州几个亿跑路的都有。”面对这样的话题,出租司机已经觉得习以为常。

一年前的3月22日,汇丰中国公布了3月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48.1的数值创下了4个月以来的最低记录。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解读认为,这显示内外需都在继续走弱,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仍在收缩区间但幅度有所减小,暗示内需放缓速度可能更快。

这种经济形势的变化,在敏感的温州地区得到了直接的反馈。企业开始倒闭、老板接连跑路、资金链条持续绷紧。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星期后获批的温州金改被当地视为救星,期待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原来经济中已经出现的困难,过去存在的一些问题,不一定说新的改革措施就能帮它解决。”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刚刚过去的“两会”上提醒业界,要正确地看待温州金改,还要从改革设计的出发点来看。“改革主要是想干什么,要干的几件事实现了没有,有没有进步,要从这个角度来看。”周小川表示。

内外需走弱等问题并非温州的区域性金融改革可以改变的,这些宏观经济因素对温州地区的经济、企业造成的影响,也并非金融一个行业所能扭转的。但由于金融行业在资金供应链条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一些观点将企业的困境、经济下行简单、过度集中地归过于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的无为,这也是金改成为众矢之的的根源。

基于这样的逻辑来看今天的温州,金改的一年似乎并没有改变什么,企业依旧在陆续倒闭、资金依旧吃紧。这种心理层面的落差所制造出来的声音,成为目前温州金改在舆论层面最大的压力。

走在温州的街头,依旧能够很明显感觉到经济下滑的气息,不少店铺打出广告转让,一些消费场所也没有几年前那样火爆。

“企业陷入困境最首要的原因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还没有找到新的增长点,这并非银行给不给资金的问题,给了一样会死,反而会给银行增加风险。”温州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相关负责人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有人对此并不认同。“并不是这样的,有很多企业只要正常保持贷款的投放,就不会倒闭。一抽贷,尤其是企业正需用钱的时候,企业家就只能通过其他途径想办法,民间利率就是这样高起来的。”温州平阳县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周光把表示。

具体分管温州金改的央行副行长潘功胜表示,试点以来,温州经济处在下行的周期中,这种回稳重启的速度与社会预期值出现差异以后,舆论开始转而质疑改革的作用和有效性。有些观点可以理解,但是很多观点过于简化,而且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金改的初衷

诞生于特殊时期和背景的金改有着自己的初衷,是否实现初衷是对金改最客观的评价

“你是做记者的,消息比较灵通,现在外头经济不好,我们想回国投资,有什么好的建议?”“你方方面面认识的人比较多,能不能介绍些融资的渠道给我。”这是记者在温州采访期间经常被问及的问题。

温州之所以能够成为区域性金融改革的重要一子,在于当地经济所展现的独特现象。温商资本多、投资难,中小企业多,融资难,这“两多两难”是温州金改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温州目前在金融领域所出现的包括民间借贷在内的各种问题的症结所在。

过去两年,由于货币政策的转向,高度依赖银行信贷资金生存的一大批企业即使饮鸩止渴,也只能另寻途径。有需求就有“商机”,在温州这样一个向来敏锐的区域,闲散的民间资本开始做起了风险和利润的买卖。在盈利极其可观的诱导下,在法律尚难完全覆盖的灰色地带,越来越多的资本渴望能够入围。但这毕竟是一场危险的游戏,风险在不断积聚。

为此,国务院批复的温州金改方案主要目标有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引导民间融资的规范化和阳光化,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完成这些具体的任务是温州金改的初衷。

“投资渠道少,并不只是温州特有的,只是温商资本有投资的意愿,尤其是在欧洲经济不好的当下,很多温州华侨想回来投资。解决渠道少也并非说只能开放金融一个渠道,还有很多渠道可以拓展,只是当前很多人看到这两年资金生意很赚钱,就都想去做。”温州市侨商协会副会长蔡玉弟对本报记者表示。

高压调控下的房地产市场风光不再和资金借贷买卖高利润的凸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加上温州历来有着民资办银行的情怀,大量从事着灰色交易的资本期望能够借金改之机立刻转为带有合法牌照的“正规军”。这种心里预期和现实的差异也让当前的温州金改成为了高压水泵上的塞子,压力极大。

“很多专家认为金改突破点不多、步子不快,但我们对第一年定的基调就是打基础、设机制、建平台,步子不快、突破点不多是肯定的。金改不是一两年能完成的,如何让融资渠道更方便、资金成本更低,需要逐步探索。”张震宇表示。

金改的进度

目前的金改基本按照最初设定的进度在推进,虽然这种进度和各方的期盼有一定距离

来到位于温州市文昌路高新园区科技创新大楼的温州金融办,电梯口显著的位置公布了当天的主要工作。由于这个新组建的团队需要承担大量细致化的工作,每个部门都处于高度紧张和忙碌的状态,各科室的门口都显示每位员工在岗与否的状态。

即使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存在着各种层面期待上的落差,温州金改在舆论层面上褒贬不一。但从具体操作者的层面来看,虽然存在很多现实的困难,但温州金改依旧在努力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一批全新的组织机构也在金改过程中诞生和成长。

据温州金融办透露,温州率先试点了民间资本管理公司试点,组织民间资金以债券、股权等方式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目前开业运营的6家公司共支持了204个项目发展,累计资金达到了7.18亿元。据悉,2013年,民间资本管理公司的试点范围将扩大到10家,实现各县机构设立全覆盖。

为探索民间融资规范化、阳光化,温州在当地组建民间借贷服务中心,推动民间借贷由“熟人借贷”向“市场借贷”转变。目前,全市开业运营的4家民间借贷服务中心共引入18家P2P融资中介机构,顺利成交1100多单,累计金额超过6亿元,借贷总体成功率达到30%以上。据温州金融办透露,今年民间借贷服务中心的综述将达到6家。

基于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借贷服务中心、小额贷款公司等7大类检测的数据,温州发布了“温州指数”,给当地民间借贷的利率提供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风向标。这些新兴事物的出现,让温州的民间借贷有了阳光化的新途径。

在思考如何让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方面,由于监管层现行的规定,成立纯粹的“民营银行”似乎不是温州区域内可以决定的。在这样的背景下,近年来如火如荼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份制改革,成为了一大有效渠道。

据统计,截至2013年1月31日,龙湾、鹿城两区农村合作银行股改公开募集民间资本16.34亿元,占总股本的34%,入股企业大部分为温州的民营企业,还有部分在外的温籍民间资本,其中有6家企业投资额占改制后农商行资本总额的5%。

“像鹿城农合行,原来的股本结构就已经符合转农商行的股改条件,但是在金改过程中我们要求其先增资扩股,能够让民间资本参与进来。”温州金改办负责此项目的李旭对本报记者透露。据其介绍,未来全市的农合机构都将坚持“先改制、后翻牌”,走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到今年年底预计将有5家机构实现翻牌。

同时,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各类新型的机构也在金改的过程中被广泛设立,一方面成为了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的渠道,另一方面增加了区域内资金层面的有效供给。在机构设立的基础上,一批针对中小企业、“三农”等薄弱领域的信贷产品、信贷流程、服务机制等被相应推出。

这些都是金改针对自我的初衷,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所做的具有现实意义的探索。

“国务院批文是要求3-5年,温州金融通过改革,自身成为地方经济服务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要对实体经济产生更大的服务效应。我们也在思索,3-5年温州金改到底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张震宇表示。

未来的破冰

经过了一年多的打基础,未来的金改必须在一些实质性问题上动刀

3月28日,在金改满周岁的当天,温州金改广场迎来了一批“全新”的项目。一个全新设立的再担保中心,开了两家试点性的民间票据服务中心,两家为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服务的保理公司,民间资金筹集起来的应急转贷资金均在当天挂牌。同时,还有进出口银行的4个亿资金通过签约将由温州银行代为投放给当地实体经济。

目前业界对温州在金改一年中所进行的改革实践均表认可态度,但对于金改本身对经济、对金融的影响则认为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效果。

温州金融办主任张震宇则表示,这需要一个过程,正如一个发高烧的病人,烧退了,但感冒还没有好,需要一步步医治。从这个角度看,温州通过金改确实在短期内已经一致了民间金融危机的进一步扩大,稳定了当时躁动的本地金融市场。

“在做完了基础性工作的铺垫后,第二年的温州金改将必须直面一些必须破冰的领域,否则金改在未来会遭遇比较大的阻碍,信心方面也会受到一定打击。”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对记者表示。

这个观点同当前温州政府的态度一致,张震宇对本报记者表示,今年的温州对金改定的基调是突破年,今年必须有突破,有大的突破。

在当前,温州金改存在着很多温州本身不能决定的因素,例如立法需要走上级的程序,小额贷款公司转村镇银行需要银监会点头,利率、信贷规模等问题更是超出了温州的范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开展下一步的改革,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据张震宇透露,关于民间融资的地方性的立法必须在今年要立,《民间融资管理条例》的草案已经起草完毕,省政府已经正式报给省人大。他认为,这个法的意义不仅仅是给温州的民间融资有了法律依据,给地方监管有了依据,更重要的是如何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条例很重要,现在已经成立的民间借贷中心等新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托这样的法律保护,否则就难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这些新平台的作用。因为如果资金供需双方没有在新平台上感受到新的不同,平台的进一步发展将会很难。”一位熟悉金改进程的人士对记者表示。

在民间金融方面期待破冰的同时,温州金改在第二年将更为重视各类金融机构的积极参与,在今年年初,金融机构加大服务创新参与金融改革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1+4”系列文件正式下发。据温州当地很多企业家认为,在短期内有持牌金融机构的支持,对改变企业的现状可能更为直接。

据悉,日前人民银行专门召集了7家银行的总行负责人召开座谈会,探讨正规金融如何参与温州金改。

在一份名为《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领导小组文件》中,记者看到,温州对各类金融机构提出了一些极为具体的要求。例如,原则上要求对小微企业贷款在全部贷款余额占比方面,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温州分行不低于30%,股份制商业银行不低于40%,城商行不低于50%,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低于70%,村镇银行不低于85%。

同时,明确要求对深化延长贷款使用期限的信贷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推广年审制循环贷款等贷款管理方式,推动“增信式”、“分段式”等还款方式,实现信贷供应与企业生产周转的无缝对接。

此外,文件要求合理设置银行业机构的绩效考核,消除时点性规模考评、单纯以市场份额或市场排名未要求的考评指标等方式。并且要求辖内金融机构向上几行争取差异化的不良容忍度。记者看到,这些具体的措施,在人行温州中心支行、银监会等责任机构的相关落实文件中有了更具体的安排。

在对各类机构在制度和服务上提出明确要求外,温州金改在未来还计划完善多层次的金融组织体系。根据计划,温州2013年全市村镇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数量将争取达到20家,2015年前达到40家;积极推动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争取在2013年资本金扩大至1000万元。同时,保险、券商等各类机构也在发展计划内。

“在去年78个项目的基础上,2013年到底在哪要突破,我们列了15个项目,这15个项目已经全部把责任落到了具体的省级政府部门,列入考核。这会给温州金改带来很大的推动力。”张震宇透露。

过去的一年,一些企业家纷纷向张震宇表示,金改在搞,但他们感觉不到,这令其一直在思考如何让企业能感觉到金改的变化。他认为,通过今年的一些举措,企业应该能够感觉到变化,但要彻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在短期内也是不现实的。

“对于金改我不会被专家的一些观点左右,依旧会坚持一步步走想去,通过3年时间,相信会阶段性地告一段落。但3-5年金改是否能完成或成功都不能说,还要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继续走下去。”对于金改的未来,张震宇的态度很明确。

在这样一些举措的部署下,在这样明确的基调下,相信在今年温州的部分企业能够更加直接感受到金改给实际经营带来的变化。未来的温州金改依旧需要再探索中寻求自己的道路,在期望和现实中明确自己的方向。

温州金改任重道远。

 

后台-系统设置-扩展变量-手机广告位-内容正文底部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