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河北讯(记者李美丽)2022年,河北唐山农商银行立足“科技强审”审计要求,将“智慧审计”作为发挥审计监督效能的“金钥匙”,坚持“点线面”结合,持续加大审计管理系统应用力度,向科技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提升了审计技术含量和审计监督质效。
抓住“风险点”定位 有的放矢监测监督
专人监测到位。唐山农商银行始终不断强化审计管理系统疑点问题监测,总行和各一级支行明确专人值守,及时梳理归类汇总,保证“疑点”不漏、监测到位。
及时分析查疑。在汇总的基础上,该行及时核查、分析、处置系统推送的疑点数据,精准发现线索,及时提示隐患,有效防控风险。
坚持非现场指导现场。该行坚持非现场指导现场、非现场数据先行,开展现场审计前,依托审计管理系统对相关模型和疑点数据全面进行筛选、抽样、对比和分析,提取疑点数据,锁定风险点。比如,在开展信贷业务检查时,常规性做法局限于现场检查贷款纸质手续资料的合规性和规范性,但是通过审计管理系统疑点库问题模型筛选,能够进一步穿透延伸到集团客户未统一授信、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超比例等深层问题,进而能够更加精准地定性问题、提示风险。2022年全行共产生各类日常监测信息1118条,均及时进行了核查处理。
打通“关联线”渠道 多方联动提升质效
系统“连线”。唐山农商银行在审计中,打破惯有思维,注重发挥各系统间互联互通、业务协同的作用,以审计管理系统为依托,充分结合信贷、财管、经营分析系统,加大审前信息共享、审中数据对比、审后疑点分析,实现跨系统、跨业务、跨条线“团队作战”,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系统作用。
横竖向“连线”。一方面,该行对上及时沟通联系,将审计管理系统运行中涉及审计模型优化、设计需求、系统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全面及时准确上报省联社,持续完善管理系统和问题模型;另一方面,该行对下精心指导督导,明确专职人员监测辖内机构系统录入、疑点处置等情况,加大抽查检查力度,规范审计项目、问题金额等各项数据录入,加强双人复核,确保审计项目应录尽录、数据真实完整准确、疑点信息及时核查,做精做细做实每个环节,对完成工作不到位、整改不及时的及时督导。
同时,该行对总行业务管理部门及时进行问题风险提示。总行审计部专人对全行审计系统可疑信息预警、核查、处置等情况进行监督,相关情况汇总后提出审计建议,通过移交函的方式定期向总行相关业务管理部门移交,要求按业务条线在全行进行规范整改,促进提高审计结果的运用实效。
拓展“知识面”范围 提高审计实战水平
灵活分类开展培训。唐山农商银行根据审计工作需求,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对审计人员开展现代审计理念、审计方法方式、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线上线下培训,掌握关联分析、查询、建模技能,不断提升审计人员业务理论功底、系统操作熟练性和实用性。2022年,该行组织参加3次省联社组织的各类线上培训;该行审计部3个审计小组联合举办审计管理系统培训,内容涵盖审计系统基本功能、系统流程操作、模型思路构建、模型涉及实操等内容,同步提升业务理论和实操水平,培训效果良好。举办“业务沙龙”座谈。该行结合各组、各类审计项目,通过“业务沙龙”座谈的形式,加强审计管理系统使用经验和案例分析,对系统应用中发现的重要问题、方式方法及案例风险开展交流分享,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达到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的效果。
扩充“一体化”成效 提升审计结果运用
唐山农商银行针对审计管理系统发现的疑点问题进行业务风险提示,移送总行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在全行进行统一规范,提高了审计结果的运用实效,2022年全年向总行相关业务管理部门发送部门联系函10份,向各支行下发督导通知书17份,提出风险提示4条、审计建议24条,促进各条线、各部门完善修订制度3项,新制定规章制度9项,为全行工作开展提供了文件依据和制度支撑。
该行充分发挥审计管理系统扫描疑点、精准定位的功能作用,促进经营质效提升,2022年审计管理系统通过“有不良贷款的客户在系统内的存款账户有余额”功能,向各支行发放疑点数据信息,帮助各一级支行收回不良贷款本息17笔、金额70.2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