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4月11日讯(通讯员李晓刚)“这300万‘救命钱’来的太及时了啊!有了这笔钱,企业就能解决备货资金不足的难题。有了配件,我们就能加班加点,订单也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这疫情耽误的损失就可以补回来了。你们利辛农商银行的这服务,真是太给力了。”安徽九州天极之光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张誉耀感激地说。
作为利辛农商银行支小专项再贷款受惠的首批防疫后复产企业,安徽九州天极之光股份有限公司切身感受到了再贷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便利。安徽九州天极之光公司是国内唯一具有自主研发、自主生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批量生产8-185系列高频无极灯的生产企业。企业注册资金2000万元,员工70余人,资产总额6200余万元,占地面积42亩,年产50万只系列高频无极灯,年营业额2500多万元,净利润400余万元。公司相继获得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皖北最具发展潜力的绿色光源生产企业,安徽省诚信企业等荣誉称号,并于2013年成为全国高频无极灯国家标准参与制定单位。疫情期间,该企业停工近3个月,导致周转资金紧张,3月19日复工后,急需资金购置生产配件等原材料。得知企业的困难后,利辛农商银行精准快速对接,深入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及融资需求,以“特事特办、急事快办”为原则,为该企业开辟金融绿色通道,加快审批和投放流程,于3月21日,向安徽九州天极之光股份有限公司发放了300万元的支小专用再贷款,有效解决了该企业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
这是利辛农商银行支持防疫企业复工复产的一个案例,也是该行高效精准用好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疫情防控的缩影。自支小专项再贷款发放以来,利辛农商银行通过精准摸底、极简审批、减利惠企、组合产品,力争用好用足1.5亿元再贷款政策,助力全县企业复工复产。
精准对接,摸清“底数”。
积极对接县经信局、县发改委等企业复工复产主管部门,摸清全县复工复产企业名录;对照复工企业名录,结合信贷存量客户诚信度,制作复工复产企业“白名单”,全面掌握重点投放对象名册;开展“百行进万企”走访活动,结合“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摸清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等融资需求;充分发挥驻村包点客户经理的作用,积极对接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按照一行包一镇、一员包一村的原则,对全县23个乡镇、360个自然村的防疫复工企业、个体工商户进行精准摸排,为再贷款资金的足额投放夯实数据基础。
简化流程,极速审批。
借助金融科技力量,加强线上线下融合,创新推行“不见面办贷”应急信贷服务模式,充分利用“金农信e 贷”网贷平台,“我家亳州”APP“我要贷款”模块的即时、远程、快捷的优势,构建客户在家“非接触式”申贷,银行“飞行式”授信、“远程化”独立人审批三级极速模式;强化前中后台协同配合,审批条线主动靠前服务,充分利用腾讯视频、微信企业会议等方式,通过视频会签召开贷审会,确保再贷款“小额当日批,大额不过三”;建立绿色通道并简化押品管理流程,适当放宽再贷款业务办理条件,通过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审核放款、建立容缺受理机制,做到流转环节快速、审查审批环节高效,快速提升对重点客户的贷款投放时效性。
极优利率,减负让企。
充分发挥LPR利率定价优势,实施优惠的内外部定价策略,对名单内企业贷款明确要求利率不超过一年期LPR加50个基点,并在内部转移资金价格、经济资本考核中给予优惠, 切实普惠于企;一户一策,建立防疫企业专项支持政策,对疫情复工复产企业制订专项金融服务方案,加大再贷款投放;一贷一议,对于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符合再贷款条件的,积极申请再贷款资金发放贷款;优化还款措施,采取调整还款方式、变更分期还款计划、延长还款期限(展期)、减免拖欠本金罚息、适当追加授信额度等方式支持防疫复工企业继续运营。
创新产品,组合套餐。
梳理全行支农支企支小等三大系列14个贷款产品,全面升级产品便企度、惠农度,对不同层级的企业,推出不同的信贷套餐,用好用足再贷款资金,切实解决企业复工复产难题;根据复工企业实际情况,创新推出“复工贷”、“防疫贷”和“金农创业贷”等优质产品,实行信用、担保等贷款方式全融合,确保企业有需求、贷款有产品;扩大“全家乐”、“军属乐”和“金农信e贷”等贷款覆盖群体,确保符合再贷款条件群体的融资需求全部得到满足;加大对绿色照明、丝网纱门等县域内支柱产业的支持力度,根据企业的融资状况,适度调整产品涵盖对象范围,有效保障再贷款资金落实到企。落实到人。
截至3月底,利辛农商银行累计为全县口罩、医用酒精等防疫重点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肉食生产及深加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等群体发放再贷款3630万元,为企业精准防疫复工复产践行农金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