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四川讯(通讯员周怡伶)今年以来,农发行成都市西郊支行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主动融入地方脱贫攻坚大局,发挥了金融扶贫的示范引领作用。该行班子成员靠前行动,科学规划,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党员先锋队,充分发挥城区行独特地位和区位优势,加快项目营销、贷款投放的节奏,构建全行全力全程扶贫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作用,推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助力调结构、促增收,加大增减挂钩推动扶贫开发力度。农发行成都市西郊支行把支持四川省未摘帽的7个贫困县如期脱贫作为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硬任务。美姑县是四川省7个未摘帽贫困县之一,属于今年农发行挂牌督战的金融支持脱贫攻坚重点县。按照“政府主导、公司运作、项目收益覆盖”的模式进行融资建设,同时利用“土地复垦+土地增减挂钩+贫困村脱贫”的模式实施精准扶贫。西郊支行累计获批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中长期扶贫贷款16亿元,用于支持美姑县政府主导的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目前已实现投放1.47亿元。该项目的实施优化配置土地资源,促进土地合理利用;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增收,加快农民增收脱贫致富。预计可覆盖贫困人口12985人,其中项目区域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脱贫人口)为4380人。
助力强基础、优环境,加大旅游扶贫开发支持力度。西郊支行深入深度贫困地区,按照峨边县委“生态发展、绿色崛起”总体取向和“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加快脱贫攻坚”基本思路,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在峨边实践。西郊支行累计投放旅游扶贫中长期贷款2亿元,用于峨边彝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建设项目。该项目占地涉及17个乡镇49个贫困村,直接解决就业人员200户共计约600名,直接带动峨边彝族自治县17个乡镇49个贫困村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34人实现脱贫。按照“精品景区带动扶贫、城市旅游带动扶贫、乡村旅游带动扶贫”三种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需求为目标,将精品景区建设、城镇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与扶贫开发融为一体。
助力两不愁、三保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电网建设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扶贫攻坚的重点工作的。西郊支行累计投放0.4亿元扶贫过桥中长期贷款,用于支持乐山市金口河区脱贫攻坚规划农村电网改造项目。该项目优化改造110千伏农村电网骨干网架结构,实施低电压治理工程,全面提升贫困地区电网供电质量和供电水平,户通电率达到100%,确保全区人民实现“用上电、用好电、电好用”,以达到脱贫思路清、攻坚目标明、配套措施实、脱贫成效显之目的。与此同时,西郊支行获批扶贫过桥中长期贷款1.8亿元,目前已实现投放0.5亿元,用于乐山市金口河区交通改造提升扶贫项目建设。通过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实施,有效解决长期困扰农村的“脏、乱、差”的环境问题,农民的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助力稳存量、扩增量,加大生态环境提升支持力度。西郊支行助力峨边县委政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立足县情,遵照做足增量、管好存量、提升质量的原则,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把生态保护与林业发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有机结合起来,累计获批林业资源开发与保护中长期贷款2亿元,目前已实现投放1.6亿元,用于峨边彝族自治县林业生态扶贫建设项目。该项目的实施将使本区域的产业结构得到有效的改善,整个区域的林业将会得到全面的发展。生态林业的发展,将会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帮助农民从传统的农业中走出来,从事农副产品的开发,为当地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本性调整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另一方面,西郊支行助力改善乡镇生态环境提升,推动生活污水处理,累计获批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长期扶贫贷款4.3亿元,目前已实现投放1.32亿元,用于支持阆中市村镇排水一体化工程项目。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为:新建污水处理站78座,处理规模11690t/d;提标升级污水处理站20座,处理规模4335t/d;新建截污管道302400米。该项目是加快乡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一是解决了乡镇集镇生活污水处理问题,为创建生态乡镇创造了必要条件,从而为阆中市创建生态城市奠定了基础; 二是给阆中市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营造了环境,使产业在空间布局更趋于合理,人居生态环境更美丽。
今后,农发行成都市西郊支行将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巩固脱贫成果规划等,根据国家关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顶层设计,结合贫困地区的需求,按照上级行的安排部署,系统谋划2020年后的金融扶贫工作任务和政策举措,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金融支持解决相对贫困中继续发挥好金融扶贫的先锋主力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