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河南讯(通讯员张蓓 张桥)10月16日,河南济源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再次走进济源大岭农民专业合作社时,有着诸多荣誉加身的代和平正穿梭在设备间检修艾包加工机器,看着眼前这个浑身布满艾灰却将幸福洋溢在脸上的人,真的很难把他和“贫困户”挂上号。
“贫困都是早些年的事了,现在靠着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日子红火的很!”从贫困户到脱贫户、再到创业致富带头人,六年时间,代和平在驻村干部和金融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依托王屋山区天然野生艾草资源,完成了华丽蜕变。
2014年,代和平一家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他的妻子常年有病,孩子们都还在上学,全家收入来源仅凭种的几亩地,拮据的生活像座大山一样,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一直想依托我村的艾草资源发展项目,但启动资金成了最难解决的事。”回忆起往昔的苦日子,代和平打开了话匣。
2016年,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代和平家成立大岭农民专业合作社,但当时全是人工作业,效率低不说,利润也不乐观。“多亏了农商银行的扶贫贷款,才让合作社有了继续发展的本金。”2018年5月,济源农商银行下冶支行的工作人员在逐村入户宣讲扶贫贷款政策时,代和平看准了时机,抓住政策红利,向银行申请贷款。
“‘扶贫贷’是专门针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推出的扶贫政策。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免担保,免抵押,政府贴息。”济源农商银行下冶支行行长石峰告诉记者,在代和平填写申请表的第二天,银行就将款项批复到位。拿到5万元贷款的当天,代和平喜不自胜,随即成立下冶艾艾草制品公司,购置卷艾条机、艾柱切割机、缝纫机等,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
随着艾草制品经济效益的不断攀升,代和平之子—90后的代立红瞄上了电商产业的发展快车。2019年,他成功参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组织的大型促销活动,利用抖音推送产品信息,并开办“下冶艾”线下体验店,引领新零售发展;2020年,他把合作共赢作为新的发展定位,与杭州、无锡等地电商的合作渐入佳境……一家人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顺畅。
今年7月份,随着各地合作厂商的订单不断扩充,原先购置的机器已经满足不了销量。代和平再次通过农商银行进行贷款。“这次又贷了10万元,购买的新机器回来以后,现在每月平均能售出100多吨,预计今年营业额可达到300余万元。”代和平的话语里满是喜悦。
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只有让贫困群众的日子过得有盼头,金融扶贫政策才算是真正扶到了群众心窝里。代和平一家只是当地开展金融扶贫工作的缩影,据了解,截至2020年9月30日,济源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1182.9万元,累计带贫362户6523人。其中累计发放产业扶贫贷款7960万元3户,带贫1592户5039人。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996.6万元,带贫342户140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