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农发行喀什分行“访惠聚”驻村工作队: 精准帮扶出实招 就业扶贫促增收

  农村金融时报6月2日讯(通讯员潘战昊)“纺织厂条件好、收入高,感谢农发行给我们提供的机会,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技能,增加经济收入。”在新疆叶河源果业股份有限公司稳定就业的马木提·麦海提兴奋地说道。马木提·麦海提是喀什地区巴楚县恰尔巴格乡其盖里克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像他这样的贫困户全村共有625人,贫困发生率曾高达61%。

  作为农发行巴楚县支行“访惠聚”工作队驻村点,其盖里克村贫困状况深深地牵动着支行每一名帮扶干部的心,巴楚县支行按照新疆分行党委的要求,充分发挥“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的作用,带领“访惠聚”工作队理思路、转观念、抓培训、稳就业,蹚出了一条以劳务输出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就业的精准扶贫之路,全村463名劳动力转移就业438人,就业率达到95%,该村也在2019年底脱贫摘帽。

  理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巴楚县支行“访惠聚”工作队针对该村水资源匮乏、产业发展困难等客观条件,多次研判分析,深入贫困群众家中倾听意见,剖析优势和劣势,最终确定立足临近图木舒克市的地理优势、本村劳动力较多的人力优势和农发行驻村帮扶的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劳务输出,开展以就业扶贫为重点的精准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发展思路。

  转观念。脱贫攻坚的关键在于贫困户思想观念的转变。特别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脱贫信心不足、消极被动心态、徘徊观望态度、懒惰依赖思想、故土难离情节,为开展就业扶贫带来了诸多难题。为此,帮扶干部们一遍又一遍地入户宣讲党的惠民政策,解答疑问,一次又一次地与贫困户促膝长谈,算经济账、生活账、未来账,消除疑虑,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引导力度,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抓培训。从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难点在于培训。在开办农民夜校学国语、学法律、学政策的基础上,巴楚县支行针对群众需求,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组织村民代表参观现代化企业,开拓视野;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实地培训建筑技能,提高就业能力。通过培训,村民们的就业信心、思想观念、劳动技能有了明显的提升。

  稳就业。疫情期间,巴楚县支行按照新疆分行、喀什地区分行的部署,在抓好驻村点疫情防控的同时,提前谋划,逐户逐人摸清就业需求及劳动技能,建立就业信息台账,对接相关企业,坚决克服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以时不我待的干劲抓就业,确保农户持续、稳定增收。今年以来,连续组织两批共计111人到图木舒克市前海棉纺织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叶河源果业股份有限公司务工就业。同时,借助县劳务公司平台,该村自发组建的25人建筑施工队已整装待发,随时可奔赴工作岗位,实现了“人人有事干,月月有收入”,稳定就业为其盖里克村的稳定脱贫、长期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