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广东讯(通讯员程喆)2020年末,一位行色匆匆的女士来到农行广州分行华南星河湾支行。
“我的手机被人操控了,我收到了银行卡扣账短信!”该女士姓韦,急急地向农行大堂经理求助。农行大堂经理想到近期农行安保培训列举的典型案例和解决办法,很快意识到该客户遭遇了电信诈骗,将客户指引到窗口办理。运营主管及柜员第一时间为韦女士办理密码锁定和挂失补卡业务,并通过查询账户明细,发现诈骗分子把韦女士银行卡里的所有余额3万元人民币购买了美元,幸好钱仍在卡里没被转走。韦女士紧张的心情终于放松下来。
原来在双十一购物节期间,诈骗分子假借退货的幌子,给韦女士发了一个假的购货平台二维码,哄骗韦女士扫码后,就发生了刚开始那一幕。在网点办理、查询过程中,韦女士还陆续接到诈骗分子的电话要求登录某网站继续操作“退款”,运营主管建议其将手机关机,并马上报警,最终成功堵截了该起诈骗事件,挽回了韦女士资金损失,韦女士对银行员工连声致谢。
广州市公安局番禺区分局发表扬信给农行广州分行,认可农行在防范电信诈骗方面所做的贡献。
这是农行广州分行强化员工风险识别、处理及加强警银协作联动的一个缩影,近三年来广州挽回客户资金损失超5000万元。农行广州分行将“平安金融”作为常态化建设,开展全员安全教育,组织员工了解最新动态,让“案件重在预防、安全人人有责”理念入脑入心。组织开展柜台业务规范操作、识别诈骗风险等专业培训,让员工练就“火眼金睛”,通过客户、不法分子的反常举动识别出案件苗头。针对安全防范的重要部位和环节,加强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管理,提升员工的处置能力。同时加强消保宣传教育,将防范电信诈骗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制作轻松活泼的教育动画短视频,选取“发福利、网购退款、私聊转账即可返利等,诱导市民多次扫二维码转账”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以案说险”提升消费者风险防范意识。该行将营业网点LED显示屏、宣传折页、宣传栏等“线下”宣传方式与公众号系列图文推送、农行反诈骗微信表情包等新媒体“线上”传播相结合,提高社会公众对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等“陷阱”的识别能力。
2020年,农行广州分行及下辖东城支行、北秀支行、华南支行营业部分别荣获广州市公安局“内保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华南支行营业部获得“五星级安全防范标杆网点称号”、北秀东湖西路支行获得“ 四星级安全防范标杆网点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