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江苏农商银行凝心聚力服务实体经济

2017年,江苏农商银行以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风险、深化改革重点,凝心聚力,稳中求进,存贷规模始终位居全省银行业和全国农信系统前列,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

《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从江苏省联社获悉,截至2017年末,全省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19126亿元,比年初增加1995亿元,存款总量、增量均位居全省银行业首位,位居全国农信系统第二;各项贷款余额12956亿元,比年初增加1268亿元,贷款总量、增量在全省银行业和全国农信系统中均居第一。

持续加大支农支小投入

记者获悉,江苏省农商银行净资产由2001年省联社成立时的25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1858亿元,增长了74倍。江苏省联社成立以来的十多年,成为全省农商银行发展速度最快、经营效益最好、支农力度最大、员工热情最高的黄金发展期。

同时,支农支小定位明确。截至2017年末,江苏省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6453亿元,较年初增加731亿元,占比达49.8%,为小微企业授信4.6万户374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4.9%和12.8%。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748亿元,较年初增加706亿元,占比达59.8%。

全省农商银行助推农业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农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绿色金融也是重点业务之一。全省农商银行加快绿色金融业务拓展,积极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和批发零售,扶持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镇基地、现代农业园区、农产品集中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做大了高效农业规模,拉长了产业化经营链条。

持续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

作为全国农信社率先改革试点省份,江苏省联社坚持市场化、商业化改革发展方向,按照有利于提升全行业综合竞争实力、有利于提高服务“三农”水平、有利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为全国农信社改革试点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全省62家法人单位在全国率先全部成功组建为农商银行,江阴、无锡、常熟、吴江、张家港5家法人单位成为全国首批登陆A股市场的农商银行,如皋农商银行成功在新三板挂牌。此外,一批经营发展量质较好的农商银行也相继启动进入资本市场项目,紫金、大丰等农商银行进入了IPO排队。

江苏省联社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要求出发,潜心打造“民生工程”。在省联社的引领下,全省农商银行积极实施金融便民服务进村入社区工程,共设立金融便民服务点2.6万个,实现了全省行政村的全覆盖。积极实施“阳光信贷”提质升级工程,通过“阳光信贷”向355.6万农户授信2930亿元,实现了“阳光信贷”农村网点的全覆盖。

全省农商银行还积极实施金融精准扶贫工程,完善“双基联动”服务模式,有效实施金融扶贫“四单”工作机制,全年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4.4亿元,惠及12.8万贫困户,全省农商银行扶贫小额贷款投放占全省银行业的99.1%。

积极主动防控风险

近年来,江苏省联社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农商银行金融互联网化的新要求,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着力实现农商银行在业务、服务、产品及技术方面的移动互联网化升级。发挥行业平台资源集聚功能,建设互联网金融平台。突出业务渠道拓展,在全国农信系统首家开通银行卡微信提现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联社正着力构建全省农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深化客户风险预警系统应用。推进信贷管理模式转型,规范授信业务审批行为,推进授信审批人建设。围绕信贷管理模式转型扎实组织达标创建,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集团客户管理,全面开展集团客户自查认定和专项检查工作,切实防控大额贷款风险。加强个人消费贷款有序投放与规范管理,有效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组织开展信用风险专项排查,扎实抓好风险贷款清降处置工作。全面推广流动性风险管理系统,上线资金业务管理系统并与财务管理系统对接,依托系统工具着力提升行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通过强化投研分析、信息共享和风险提示,开展资金业务交流和专题研讨,实施数据监测分析,切实加强行业资金营运业务指导。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