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祁门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基础金融实现村级全覆盖、金融服务可得性大幅提升、金融服务满意度有效提高”三大目标,以构建立体化金融服务支撑体系为核心,依托乡镇物理网点、自助设备、农村“家门口金融”便利店和手机(网上)银行创新普惠金融新模式。
“家乡银行”在身边
今年初,祁门农商银行本着“家乡银行服务家乡人民”的理念,在农历小年之前,派工作人员兵分两路,奔赴浙江安吉、永康两地把15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接回了祁门。
在贴有“祁门农商行迎接您回家过年”横幅的大巴车上,该行工作人员为外出务工人员送上了家乡的特色年味小吃,而为了切实帮助外出务工群体解决实际困难,祁门农商银行还开展“家乡银行在您身边”活动计划,走进外出务工人员家中开展慰问活动。对那些常年在外而没有激活社会保障卡的务工人员,该行为其现场办理社保卡激活手续,面对部分务工人员在消费贷款方面的需求,该行还利用智慧社区平台,在现场实时为客户办理授信,并为其即时放款。
除了在节日为外出务工人员送去服务,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祁门农商银行也全力参与到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中。
今年6月,一场持续多日的强降雨袭击祁门,造成了全县8个乡镇受灾。其中,重灾区凫峰镇受灾面积超过70%,受灾人口达3000多人。灾后第一天,该行董事长吕彦志便带领工作组紧急赶赴灾区一线,实地查看受灾情况,在慰问受灾员工的同时,还指导当地支行全力开展抗洪救灾工作。
吕彦志要求当地支行立即组建灾后重建金融服务小分队,两人一组,分组下乡,根据受灾客户的实际情况,一户一策制定应对措施,并在政策范围内,对客户在贷款到期转贷、贷款利率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信贷业务稳定运营。
“家门口”系列服务
为有效解决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祁门农商银行还积极推动各项金融服务向农村下沉。
祁门农商银行通过在每个行政村建设便利店,并为其配备相关设备来为农户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通过采取这种“家门口金融+”的发展模式,该行还让便利店担负起快递中转、信息发布、金融宣传等多种功能,借助互联网、物流网等渠道,这种“家门口金融”便利店延伸了金融服务领域,扩大了金融服务半径。
据了解,祁门农商银行的“家门口金融”便利店目前已开设6家,便利店还根据所提供服务内容被设为三个等级。
该行开设的第一家便利店——华杨店便是提供全功能服务的一级店。该店不仅提供台账登记、惠民宝设备的存取款、查询等操作等,还将服务与便民、惠民相结合,使便民服务区、电商展示区融为一体,让农户来一趟就能多办事,少跑路。
今年以来,祁门农商银行还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到全县各村、组,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把 “农民夜校”变身为“家门口学堂”,将金融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家门口学堂”运用幻灯片演示、现场提问、理论讲解等方式,用生动、形象、贴近百姓生活的事例讲解扶贫惠民政策、金融支持产业发展等知识。此外,该行还以“家门口学堂”为载体,联合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一起,共同办学,以搭建扶“智”大平台。截至目前,祁门农商银行已举办150多场讲座。
祁门农商银行还在总结前期“家门口学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办了讲师培训班,这些讲师既有来自基层的网点负责人,也有一线柜员、客户经理等。此举旨在通过对“家门口学堂”讲师的系统培训,使来自不同岗位的讲师切实感受到“家门口学堂”的重要性,以增强讲师的宣传服务意识,并使其有效掌握“讲得好、听得进、坐得住、记得牢、用得来”的宣讲要领。
精准扶贫齐发展
扶贫攻坚是一项持久战。扶贫减贫,首先要找准扶贫对象。
为此,祁门农商银行对全县纳入建档立卡的7479户贫困户进行了走访调查,各支行还负责对辖内贫困户的信息进行跟进,以完善建档立卡信息数据库的更新,确保帮扶对象无错漏。
祁门农商银行还成立了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扶贫攻坚实施方案,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精准定贫,并“一对一”直接联系贫困群众,科学治贫,因贫施策。据了解,针对贫困人口不同的致贫原因,祁门农商银行采取“量身定做”的帮扶措施,点对点直接帮扶到户、到人,以防止扶持措施“脱靶”。
该行计划通过发展产业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入股分红脱贫一批,教育支持(助学贷款)脱贫一批,健康救助(医保贷)脱贫一批。
此外,祁门农商银行还坚持“信用为主、担保为辅、随用随贷、周转使用”的原则,以改变以前贫困户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贷款贵、还款难等问题,并推出适用于祁门的“普惠贷”、“扶贫贷”模式,为全县脱贫攻坚、富民强县注入了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