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严金昌老人将自家500亩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到土流网的那刻,他百感交集。38年前,正是他带领17位村民冒着风险按下红手印,实行分田到户“大包干”。而今,他又亲历了小岗村从“大包干”走向土地规模流转的巨大转变。
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在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是开启农村土地所有权和承包经营权分离的始发地,它长期走在农村土地改革的前沿。几十年过去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小片零散土地已无法满足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规模经营更能产生效益,于是土地规模流转成为了大势所趋。这一次,小岗村虽非始创,却不甘落后,他们继续发扬敢闯敢试的精神,期盼着这片神奇的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
“互联网+”解决流转痛点
严金昌老人今年已是73岁高龄,但依然精神矍铄。在土流网CEO伍勇的指导下,他在手机APP上顺利发布了土地流转信息,流转面积500亩,租期5年,一举成为小岗村互联网土地流转第一人。
6月25日,是第26个全国土地日,也是土流网成立7岁的生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严金昌和伍勇共同为刚成立的小岗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揭牌。活动中,严金昌接受了土流网的聘请,担任土流网小岗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的总经理。
对于上网,严金昌不太熟悉,不过他说:“我们有一个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也就是‘大包干’的精神,有了这个精神,什么事都能做。”严金昌号召村民们像他一样,把想要流转的土地信息放到土流网上去。
小岗村目前土地流转面积已达8400多亩,占可耕地面积的58%。虽然大部分土地已被流转,但村民仍有不少担忧。一些村民反映说,土地流转之后,大伙儿手里没有地了,万一流转的企业、种粮大户经营亏损了,租金不能及时收回怎么办?
在传统的土地流传模式中,一般都是在村支两委的介入下,流转方和农民直接洽谈。但流转成功后,流转企业可能因资金短缺,或是对经营方式和种植项目缺乏科学论证,无法持续经营,往往与村民发生纠纷。一些流转企业甚至一“跑”了之,最终利益受损的还是农民。
土流网恰好能为村民分忧。伍勇说,土流网有自己的种植大户资源库,如果一块土地到期未能支付租金,土流网能凭借网站资源和资源库将土地以最快速度再次流转,收到新一年的租金,使农民不会因租户违约发生损失。截至目前,在土流网上挂牌的土地面积达到3.4亿亩,相当于全国土地流转面积的84%;通过土流网流转土地9700万亩,占据土地流转互联网行业份额的66%。
严金昌接过聘书,对村民说:“办公室就设在我家,以后大家有需要流转土地的,都到我家来,我们相互协商,互相交流。土流网就像是红娘,帮我们招商引资,把我们的土地流转出去。”
他希望全中国的种植大户或是养殖大户,需要土地的都到小岗村来洽谈。“既然我今天做官了,我就把这个官干好。”严金昌信心满满。
令人意外的是,前来参加活动的土流网湖北随州市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负责人谌先生现场提出,要预定租赁1000亩土地,专门种植小岗黑豆,他要求流转的土地离公路近一些,方便打广告。
“这个我们坐下来慢慢谈……”严金昌老人不慌不忙,客气地回答说。小岗村第一单土地流转生意就这样开始了。
土地金融前景广阔
每亩地租金800元,村民收入增加了,释放出来的劳动力,可以外出打工,也可以就近再就业。严金昌盘算着土地流转为村民带来的直接利好,这笔账可比按老方法种地划算多了。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账本,土地流转实际带来的收益远超于此。互联网上流转土地推动了土地流转市场化发展,由此唤醒农村沉睡资产,盘活整个农村土地经济。规范的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将推进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铺开,为种植企业、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
伍勇说,现在全国试点推行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而试点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一是了解土地真实的情况;二是土地流转价格的真实评估情况;三是抵押物的快速变现。“土流网在这些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我们利用大数据,清楚地知道全国每个县的土地均价,我们的土地自动评估系统,可以精确测算出每块土地值多少钱。”伍勇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抵押物变现方面,由土流网为经营主体担保,将土地经营权抵押给银行,一旦经营主体还不上贷款,迅速将经营权再次流转,进而实现抵押物快速变现。目前,土流网已在湖南汉寿县、岳阳县等地成功发放了多笔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贷款总额达6000多万元。
“今年可能会有大的突破,会放到几个亿的规模。”伍勇表示,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是土流网未来特别需要发展的方向之一。
此外,土流网还联合保险公司积极探索农业保险机制,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提高生产风险保障水平,降低农业生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