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金融纽带连“三农”

在农业人口占到全市总人口70%的山东省德州市,有一支活跃的金融队伍,它是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它是助农发家致富的金色桥梁,它就是德州市农信社。目前,他们各项存款余额 421亿元,贷款余额299亿元;各项存贷款增幅、不良贷款下降额及占比降幅、经营利润增幅均稳居全省农信系统前列。其中,涉农贷款余额高达269亿元。

为农:家门口铺致富路

近日,德州宁津时集镇陈庄村润丰纺织机械厂一片繁忙景象:生产车间40余台数控车床隆隆作业,办公室内各地订单络绎不绝;厂区大院的运货大车排成长龙,电动车配件日均发货数万件,畅销河北、河南、天津等地。

“没有农信社的支持,俺早就破产了,更不要说今天的生产规模。”该厂老板陈丁奎说。据了解,随着近年来纺织行业日渐疲软,配件市场行情也一路低迷,同行纷纷调转资金进行生产转型。面对巨大的转型资金缺口,从事纺织配件生意10年的陈丁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当地农信社了解情况后,通过登门考察,为他快速办理了“转型升级”贷款,帮助他实现了由纺织配件向电动车配件发展的华丽转身。

“如今,家门口就有了‘大企业’,俺再也不用离乡别子到外地打工了。”陈庄村的陈丁辉所说的“大企业”,就是润丰纺织机械厂。德州农信社始终把助力地方经济、服务百姓民生当做社会责任来追求,一点一滴耕耘着“三农”的沃土。

“农信社扶持农村产业园区企业发展,不仅有效地助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还使农村青壮年结束候鸟般的打工生活,避免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山东省农信联社德州办事处主任辛士勇说。

帮农:搬进社区住进楼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德州市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基点推进新型城镇化,以农村经济园区建设为载体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型工业化的“两区同建”战略,在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在“两区同建”、跨越赶超的形势下,德州市农信社紧跟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积极作为,争当政策的强力推手。他们在全市金融业率先推出了农民住房贷款业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产品创新,帮农民搬进了社区住进了楼。

他们还瞄准农村产业园区建设和“10+3”产业体系建设热潮,依托仓单质押、第三方监管动产质押、商标权质押加担保、钢结构抵押等独具产业特色且符合园区实际的担保模式,支持农村产业园区小微企业实现跨越发展,并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浪潮中贡献力量。

便农:服务做到心坎上

服务乃立社之本、兴社之基。去年夏天,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德州市农信社组织员工加班加点核对受灾农户信息,第一时间将受灾理赔款兑付到他们手中。“是农信社使俺大灾之年收入不减。”领到受灾理赔款的平原县坊子乡胡屯村农民张立国,就是用灾后5万元紧急贷款修复了被大雨冲塌的蔬菜大棚。

他们还转变服务视角,创新服务理念,将原来的规范服务、一站式服务、微笑服务拓展至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从单纯强调员工服务意识、服务态度、服务技能,到突出金融产品创新、社会责任构建等全方位、多层次的“大金融服务”。

同时,在扎实做好“三信”工程、“齐鲁惠农一本通”的基础上,他们紧紧围绕“保民生”全力做好新农保惠民安心工程,让农户感受到农信社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去年,他们共发放新农保672万人次,金额3.48亿元,有效保障了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