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福建探索普惠金融“农信模式”

  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福建讯(记者郑长灵)龙岩是红色金融的发祥地,也是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作为普惠金融主力军,福建农信将普惠金融“农信模式”抒写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数字普惠金融建设硕果累累,小微企业和农民受益良多,金融支持水土流失不遗余力,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蹄疾稳步……福建农信在龙岩的普惠金融探索与实践,犹如一幅画卷徐徐展开。

  数字普惠

  从“柜台银行”到“指尖银行”

  去年以来,福建龙岩成立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平台实现了跨部门的数据共享,汇聚了17个部门、44大类信用信息数据,金融机构通过后台风控模型同步对客户“精准画像”,实现信用类贷款授信“秒批”、客户贷款“一趟不用跑”。目前,该平台已成功撮合线上贷款超1万笔,授信超30亿元,其中,龙岩农信系统授信超15亿元。

  在龙岩,数字化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变革,还是普惠金融改革的具体手段。龙岩农商银行董事长罗建南介绍,该行上线线上房产自评估系统,成为龙岩市首家通过信息系统实现抵押物评估的金融机构。客户只需通过龙岩农商银行微信公众号即可完成线上查询房价、线上申请抵押业务和线上生成房产评估报告这一系列房产抵押物评估流程,惠民、便民。

  据介绍,近年来,福建农信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网点、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福农e厅、场景+商户“五位一体”的乡村金融服务网络。截至9月末,全省农信系统布设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1.12万个,站点数量、行政村覆盖率、交易量等稳居全省银行业首位;手机银行客户数达1241万户,“福农e厅”为145.3万客户提供点对点、全方位的远程服务,持续推进商超、餐饮、医院、食堂、公交等二十一大便民服务场景建设,累计拓展场景应用商户6943户,比年初增加2142户。

  民生普惠

  从乡村振兴到共同富裕

  龙岩古田镇苏家坡村,这个有着深厚畲族文化底蕴的村子,是全市首个“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示范点”。在这里,金融助理将党建工作与“三农”金融服务紧密结合,成为搭建农信社与农民的桥梁,让优惠政策、金融资源真正下沉到乡村振兴的一线。

  “我们积极支持苏家坡村发展红色旅游、特色养殖、运输业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上杭农商银行驻苏家坡村金融助理陈辉峰颇为自豪地说,当前苏家坡村建档率达100%、授信率达93%、用信率达64%,三项指标均高于“986”工程提出的目标。

  截至9月末,全省67家行社共派出金融助理6054名,聘任乡村振兴信息员4587名,覆盖全省15258个行政村,将普惠金融服务带到基层农村、社区,切实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米”,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贡献农信力量。

  绿色普惠

  从贫瘠荒山到“金山银山”

  千亩银杏林郁郁葱葱,一溪碧水绕村而过,映衬着南坑村秀丽的村貌,一幅美丽乡村画卷迎面而来。20多年前岩石裸露、荒山连片、土地贫瘠“山光、水浊、田瘦、人穷”的南坑村,通过生态治理已完美地实现了从“难坑”到“富谷”的嬗变。

  自长汀启动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以来,长汀农信社累计对该村发放林业、水保等小额贷款1亿多元,主要用于更新造林、抚育垦复、种植经济林、发展林下经济和水土保持基础建设等。

  长汀农信社支持南坑村水土流失治理的故事,也让人们看到了金融参与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又一个缩影。从“火焰山”到“绿水青山”,到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地,如今的马兰山是长汀县水土流失精准治理深层治理的示范项目之一,是拓展提升水土流失治理的“长汀经验”,是老百姓直接能够享受到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果。

  以行动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福建农信,发展绿色金融的力度持续加大。据了解,截至第三季度末,仅福建农信的绿色信贷户数即达19.8万户,比年初增加2.3万户;余额277.6亿元,比年初增加24.4亿元,增幅9.6%。

  从红色热土龙岩发端,经过90多年的发展,福建农信的触角已经延伸到了八闽大地,也将普惠金融的“活水”浇灌到全省的每一个角落。

  “十四五”期间,福建农信将坚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方向,打造特色发展模式,构建数字化、生态化、场景化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持续发力小微金融服务,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贡献更大力量。

  责任编辑:杨怡明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