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广西讯(通讯员梁若玎)日前,南宁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和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南宁市在该项建设工作中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加快建成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南宁绿色专营机构达78个并不断扩员
南宁作为全区唯一获批创建“双示范区”的城市,扎实推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各项工作,首府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全市绿色专营机构达到78个并不断扩员,机构数量、层级、种类和业务规模位居全区首位,率先在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加挂绿色金融服务中心牌子,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打造绿色网点、“碳中和”网点。南宁市构建绿色产业(企业)融资服务新模式,建设绿色金融创新平台;丰富绿色保险种类,推动发展绿色产业风险保障类等45个绿色保险。
同时,南宁市大力发展绿色直接融资,搭建了覆盖上交所服务基地、深交所服务基地、新三板服务基地等多层次服务平台,建立专家智库团队,深入企业“一对一”指导,现有上市(挂牌)后备绿色企业22家。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规模增速高于全区16个百分点;共有7家绿色企业发行债券25只,发行规模182.9亿元,南宁市企业成功发行广西首单“碳中和”绿色债券5亿元;完善扩充市级绿色项目库,筛选首批59个投资额93.5亿元重大绿色项目入库。
上半年南宁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逾163亿元
南宁市深入推进保险创新综合示范区建设,保险产业规模持续壮大。今年上半年,南宁市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163.02亿元,增速在全国省会城市(直辖市)中排第一。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保险机构48家,全国性大型保险机构入驻率达到100%,初步形成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太平保险等28家保险机构集聚的保险创新产业园,市场体系不断完善。
南宁市围绕重要领域、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建立保险资金项目库及开展项目路演等系列活动,推进险资融资对接工作,去年以来实现全国领先、全区首创的各类保险机制、模式、服务、产品等超20项。
保险创新产业园是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重要一环,是中国-东盟金融城保险产业落地的重要载体,目前保险创新产业园已形成28家保险机构集聚的雏形,一批重大标志性平台落户,“十四五”期间,五象新区将深入推动保险创新产业园建设提质升级。
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正加紧开发完善功能
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是南宁市今年重点推进的一个“智慧城市”项目,建成后,在全区具备较强的先进示范性,为银行机构加大绿色贷款投放创造条件。
具体而言,该平台将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基于南宁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整合税务、市场监督、民政、公安、人社等政府相关部门涉企政务数据资源,为融资主体匹配相关融资信贷产品并进行大数据融资“画像”,实现线上银企对接,金融机构可以利用政务大数据,提升企业贷款审批效率。
同时,该平台将结合南宁市实际积极探索建立绿色项目、绿色企业评定标准,系统智能评定出绿色项目、绿色企业,并将相关融资信息推送至入驻平台的相关金融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信贷支持力度。
目前,平台主要功能应用中心、绿色金融、数据中心均已部署,第一批政务数据申请工作已完成,其他功能正在加紧开发完善,预计年内上线运行。平台建成后,将让数据“多跑腿”,让中小微企业“少跑腿”,为政银企搭建信息桥梁。
责任编辑:杨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