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百花齐放的普惠金融苏北实践

位于黄淮平原与江淮平原的过渡地带的江苏北部地区,地势平坦,区内河网密布,物产丰富,是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多年来,苏北地区抓住多个国家级、省级战略充分发展,已逐步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同时,苏北地区也成为全国乡村振兴战略最早的践行者之一。

细数徐州、宿迁、淮安、连云港、盐城的美景,从山景到湖景,从森林到海洋,从自然到人文,苏北大地的美丽,有你意想不到的体验。正如美景一样,乡村振兴的路子在苏北大地上百花齐放。借助资源优势,下好普惠棋,打好特色牌,苏北乡村振兴正闯出一条崭新路径。

乡村振兴有多种实践形态,而实施乡村振兴又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作为地方有力的金融力量,2018年,在江苏省联社的指导下,苏北各家农商银行从创新金融产品、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等方面开展实践,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担当起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历史使命,用全情投入让苏北地区在乡村振兴这条路上越走越宽。

惠民解忧看“e行无忧”

普惠金融服务仍然是中国金融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作为扎根徐州主城区、业务覆盖全乡镇的地方法人农商银行,不一样的地理区位对铜山农商银行的发展提出了独特的要求。

“互联网时代下,铜山农商银行紧跟时代发展、运用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技术、驾驭互联网应用,使经营模式由满足客户业务需求向满足客户价值需求转变。”铜山农商银行董事长骆新超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基于这样的理念,该行通过深入调研分析,建设开发一个具有鲜明本地化特点的互联网生态平台———“e行无忧”。

铜山农商银行副行长杨洪颖告诉记者,“e行无忧”是该行联合商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围绕该行现实需求而搭建的。之所以开发“e行无忧”平台,在商禾信息总经理果军君看来:“互联网技术能够弥补农商银行在技术、数据、业务上的短板,以最低的经营成本最高效率的衍生业务、最大化的获取数据信息、最精准的定位客户需求、最全面的覆盖业务范围,实现‘以数据驱动业务发展’的科学经营模式。‘e行无忧’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已经实实在在地迈出了‘普惠金融’第一步。”

据铜山农商银行行长李爱民介绍,“e行无忧”将业务模式互联网化、服务模式场景化运用在其普惠金融战略,分为“爱生活”、“汇生活”、“贷生活”、“智能公交”等多个版块,让广大城乡居民、村镇农民实现金融服务随时、随地的触手可及、无处不在。截至2018年5月,“e行无忧”平台注册近70万用户,绑定各类平台业务25万用户,相继开通100多种便民服务,入驻2800商家,平台累计消费1696万元。

普惠服务带来的大量用户基础,也让“e行无忧”有了更多的普惠实践空间。因市场环境变化,3月末,房村镇一万余亩藕田300万斤白莲藕滞销在地里。作为服务徐州的农村金融机构,铜山农商银行连夜召开会议,决定利用“e行无忧”帮助藕农找销路,当天就解决了10万斤藕的销路。

美丽乡村的高党样本

“让农村人过上城里人都羡慕的日子!”这是国家美丽乡村示范村———高党村提出的口号。当记者来到徐州市睢宁县姚集镇高党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错落有序的二层小楼,干净整洁的路面,和充满花香鸟语的庭院。

据该村驻村干部管超介绍,高党村新农村建设于2015年8月拆迁动工,2016年竣工完成,建成两层楼房630余套,总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村内统筹设计建设路网、绿化、供电、通信、给排水、污水处理等基础建设,以及村史馆、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是全县第一个建成并搬迁的集中居住区。“只要能为群众服务的,我们都愿意去尝试。”管超斗志满满。

同样干劲十足的还有美丽高党村建设背后的睢宁农商银行。“只要美丽乡村建设需要的,我们都愿意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睢宁农商银行副行长杜迎接说。

这不只是说说而已。据了解,农业农村部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在高党村成立了益农信息社。为了配合益农信息社的工作,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贡献力量,睢宁农商银行在益农信息社开设了金融服务窗口,为老百姓介绍该行存款、贷款、理财、电子银行类业务,为前来办理贷款的村民签好每笔贷款合同。

睢宁农商银行行长颜斐介绍说:“在旧房拆迁时,大部分群众购买新房遇到了困难,为让每位老百姓都能有房子住,我行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为老百姓提供利息低的‘安居贷’,目前共办理安居贷200户左右,金额1072万元。”

在高党村中间的商业一条街里,小吃店、手工民俗店等正在招揽顾客。杜迎接告诉记者:“做生意的都是本村人,农商银行经过授信,为他们提供10万元以下的信用贷款———创业贷,支持村民创业致富。”

该行董事长赵国才向记者介绍,该行有着“一体两翼双足”的战略规划,一体即建设“现代化农村精品银行”,把睢宁农商银行建设成为管理规范更高效、风险控制更严密、科技支撑更有力、学习创新更强劲、企业文化更先进、外在形象更良好、综合效益更优质的地方性银行;“两翼”即小额信贷银行和成长型银行,解决能不能飞得更高的问题;“双足”即便利型银行和普惠型银行,解决能不能走得远的问题。

大数据带来更便捷

润农连锁超市老板王飞是“E阳快贷”的用户。“不用找担保人,随用随还,审批很快,效率比较高,除了第一次贷款需要去银行做‘双录’,之后就只需在手机上操作即可,方便是我最看重的。”说着,王飞现场为记者演示起如何在平台借款。他告诉记者,目前他的授信额度是4.1万元,暂时打算用2万元。在记者的见证下,不到一分钟,王飞就收到了款项到账的短信,拿到了2万元贷款,这笔贷款将马上成为他的进货款。

泗阳农商银行行长穆振乾告诉记者,王飞口中的“E阳快贷”是该行在2018年初充分发挥大数据使用价值,推出的一款“纯信用”互联网贷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在手机上快速办理信贷业务的需求,拓宽农村客户申贷渠道。

“这些年我们为了普惠便民做了不少工作。单在信用建设方面,在以往‘阳光信贷’的基础上,我行结合医保、土地确权、‘三进三帮’等信息,深入开展农村板块‘蜂巢工程’,建立农户经济档案,掌握第一手资料。充分运用‘蜂巢工程’成果,大力开展信用村建设,明确信用示范体系和颁布优惠政策和标准,使广大农户知晓诚实守信享受的政策优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穆振乾介绍说,“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顺应互联网大数据的浪潮,我们推出了‘E阳快贷’。”

据统计,截至5月21日,该行“E阳快贷”注册用户5.3万户,授信金额7.8亿元,授信签约6001户,用信3996户,贷款余额为1.82亿元,已成为泗阳农商银行的拳头产品。

“E阳快贷”成功上线运营推广的背后,是泗阳农商行用大数据技术的风险防控。泗阳农商行副行长董正银告诉记者,其中的大数据包括与人民银行泗阳县支行实时对接的贷款记录、信用卡记录,在人社部门获取的社保缴纳情况,在县信用办获取的失信人员名单,从法院实时获取的动态信息,还有从蚂蚁金服获得的信用情况,加上农商银行各支行在当地深耕多年积累的大量基础信息。这些信息通过计算机模块,自动生成贷款人的授信额度,最高30万元。

“大数据生成的信用信息精确度超过传统方法对贷款人的信用征集,这种方法大大提高了防范金融风险的能力。大数据‘把关’后的信用贷款,能更精确地为‘三农’服务。从银行方面来说,放贷的成本也大大降低。”泗阳农商行董事长朱彩涛说。

服务特色产业全链条

说到盱眙,不得不提到在美食界闻名的盱眙小龙虾。为主动策应地方政府打造“龙虾之都”的发展战略,盱眙农商银行逐年加大对专项龙虾产业的支持力度。该行董事长陈雷告诉记者:“我们以支持龙虾产业大户、地方龙虾养殖合作社、龙虾养殖及加工龙头企业为主,采取‘公司+农户’运作模式,为加快‘龙虾之都’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明祖陵村的孙涛是明祖陵大明生态虾稻共作家庭农场负责人,目前他的家庭农场共有土地3600多亩。他告诉记者,生态虾稻养殖每年需投放3次虾苗,小龙虾销售从4月底就开始,每批间隔一个月,能持续到10月,批发价每斤22元。“我们完全不用愁销路,每天有经销商来收购,一早上能销售2000-3000斤,平均每亩每一季能卖出近500斤小龙虾。”孙涛还说,“虾田里所种植的稻虾米也是‘抢手货’,无公害的绿色大米非常受市场的欢迎。每亩虾田产大米650-700斤,市场价15-25元一斤,每亩地每年能增收4000多元。”

作为小龙虾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他得到了农商银行的大力支持。谈起与盱眙农商银行的结缘,孙涛说:“从2013年开始养殖小龙虾时就选择与农商银行合作,他们常常上门服务,主动提供产品销售信息、搭建销售平台及贷款优惠政策。”目前他在该行贷款150万元,享受涉农贷款的优惠利率。

如今,孙涛的家庭农场壮大了,也带动附近低收入农户、贫困户走上致富路。据他介绍,他的农场目前雇了5、6个贫困户,主要从事摘草、打扫池塘、抓虾等工作,工资能达到每天100元。

据盱眙农商银行行长吕彬介绍,该行制定了信贷支持虾稻(莲)共生实施方案,专列信贷计划、优惠贷款利率,创新“稻虾(莲)富民贷”信贷产品,提高货款额度等优惠政策措施,为支持虾稻(莲)共生种养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强大的资金支撑。

截至5月27日,该行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各项支农贷款7.62亿元,贷款金额比去年年底净增6.51亿元,其中发放虾稻(莲)特色农业贷款126户,贷款金额1.56亿元。

农业大县有了普惠金融事业部

“如今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强调的是普及性、便利性和优惠性,为此我们在框架构建、方式方法上做出了改变。”说到如何践行乡村振兴战略,灌云农商银行董事长尚修国这样告诉记者。

2017年,灌云农商银行在以往“三农”中心、微贷中心、电子银行中心的基础上提出成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任命行长助理为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董秘、三个中心以及科技金融部负责人为副总经理,打造零售全产品营销,打通部门联动梗阻。“农民已经进城开始新生活,我们也不能默守陈规,是时候要跟进服务了。”尚修国说,“整合不仅仅是为了赶时髦,而是为了普惠金融更好地落地,部门间更好地联动,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尚修国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在一次调研的时候,他碰到一个粮食收购户,该收购户在农商银行有10万元的长期授信额度,但是在夏粮收购期间出现短期流动资金不足,希望农商银行提高授信额度,只是由于没有抵押物无法继续贷款。不过,该行基于产业周期性特点鲜明、行业风险低、客户信誉好的情况下,很快给客户发放了信用贷款。以此为基础,该行的特色产品之一———“丰收贷”应运而生,今年针对夏粮收购该行已发放该类贷款2亿元。

灌云农商银行行长贾雷对产品的开发做了进一步的补充:“这几年我们一直在优化产品,以客户分层,抓住实际需求定制产品,推出‘丰收贷’、‘农场贷’、‘农易贷’等针对农区的产品,推出‘融易贷’、‘房抵贷’、‘薪易贷’等城区产品,还有针对小商户的临时授信。这样以客户需求划分产品,我们的普惠金融事业部将会发挥更大的能量。”

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普惠金融事业部还肩负着金融知识普及的责任。灌云农商银行行长助理、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李婷婷告诉记者,该行以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金融知识进万家、送金融知识下乡等为载体,积极开展金融知识进村入社区宣传普及活动。通过外拓营销活动、网点宣传、银企沙龙、客户座谈会、金融展业、金融夜校、金融直通车等形式,畅通金融服务供需渠道,推动此项工作常态化、专业化,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普惠金融事业部的精准加上农商银行的人多、情况熟、机制灵活,乡村振兴只是时间问题。”尚修国相信,灌云农商银行一定能在农村这个广阔的舞台上下沉重心、深耕细作,激活发展源头活水,有力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