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风正一帆悬

“3年累计投放各类贷款21.7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近20项,受益贫困群众累计1.6万余人,脱困4800余户,率先在河南省金融同业中推出‘三位一体’金融服务的‘兰考模式’,成为区域唯一一家获得‘河南省直(属)单位定点帮扶扶贫村工作先进单位’的国有商业银行”。

3月27日,在河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兰考县退出贫困县”新闻发布会上,农行河南兰考县支行交出了一份靓丽答卷。

支持兰考县脱贫只是农行河南省分行精准扶贫的一个缩影。

农行河南省分行积极落实河南省“十三五”时期脱贫攻坚部署,把金融扶贫作为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资金、网络、科技、产品综合优势,突出重点、创新模式,精准施策、精准发力,切实做到在推进金融普惠助力脱贫攻坚上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精准定位全面发力

服务河南省脱贫攻坚是一份责任,是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的头等大事,更是一场必须要打赢的战役。

在中央明确脱贫攻坚目标后,农行河南省分行第一时间吹响了精准扶贫集结号:“全行上下必须时刻谨记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的重要讲话精神,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把金融扶贫放在‘三农’工作首位,切实履行好社会责任。”

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农行河南省分行紧密对接河南省脱贫攻坚战略部署和农行总行金融扶贫工作安排,研究制定专项金融扶贫政策。该分行制定出台金融扶贫规划,并印发了关于金融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行金融扶贫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和资源保障,着力通过推广实施政府增信机制等扶贫“六大模式”、落实信贷规模、费用支持等“七项保障措施”,力争每年对53个扶贫重点县每年新增贷款投放高于30亿元,力争每年帮扶带动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同时,农行河南省分行针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制定了专项支持政策,制定了秦巴山片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和大别山片区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在信贷规模、人力资源、财务扶持、业务发展、资产处置等方面加大定向支持力度,贯彻全方位、集约化、大片区扶贫的扶贫方针。

农行河南省分行在省、市、县支行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金融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组建了专门扶贫团队。该分行开展由领导干部挂点指导贫困地区县支行行动,并将挂点效果纳入领导干部履职考核。

一系列超常之举,排出金融支持河南省脱贫攻坚“最强阵容”。

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农行在5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贷款余额达264.28亿元,较年初增加21.38亿元,占工农中建四大行增量市场份额的46%。

当见到河南省兰考县东坝头乡张庄村村民文革志时,他刚刚从鸡舍回来,笑容满面。两年前,他少有这样的笑容。他告诉记者,2016年冬季,他顺利从农行申请到了5万元贷款,建成了标准化鸡舍。“农行提供贷款,畜牧局提供技术支持,政府提供担保,预计每年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文革志说。

与文革志有类似经历的还有河南省三合庆村民孙秋凤。孙秋凤做梦也没想到,在农行的帮扶下,昔日独自照顾3位残疾家属的自己不仅学会了养羊技能,而且摘掉了“贫困户”帽子。

让文革志和孙秋凤受益的是农行河南省分行推出的“政府风险补偿金+农行+涉农客户”的“三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该模式一改过去单纯发放扶贫资金的扶贫模式,强调项目带动,加大对重点帮扶贫困群众的“输血”力度,实现以个体先富带动全体同富。通过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等农村经济主体做大做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贫困户自主积极投身产业,这是农行坚持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2015年3月,农行河南省分行积极与河南省、市、县三级政府沟通协调,通过共同组成的联合调研组到甘肃、内蒙古等地“取经”,并结合兰考县实际,创新推出“政府风险补偿金+农行+涉农客户”的“三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该模式采用“风险补偿基金+政府承诺”的形式,放大一定比例的贷款额度,将贷款投向政府部门推荐的规模种植户、养殖户和小微企业等客户。

农行河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一金融扶贫模式由政府出资设立财政扶贫风险补偿基金、畜牧养殖项目风险补偿基金,农行采用“风险补偿基金+政府承诺”的形式,放大不高于10倍贷款额度,对政府部门推荐的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放贷款,从而有效缓解了小微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难、担保难”问题,带动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当贷款出现逾期时,农行直接从风险补偿基金中扣划本息。”上述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三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在河南省固始县、商城县已推广落地。

家住河南省商城县金刚台镇杜畈村凉庭组的农民蒋本生顺利从农行河南商城支行获得了精准扶贫贷款30万元。“有了农行贷款,我可以再扩大100亩茶叶种植面积,使村里20户贫困户人均增收达到6000元以上。”蒋本生表示。

“三位一体”金融扶贫模式的创新做法,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得到了河南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农行河南省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分行将继续做好“政府风险补偿金+农行+涉农客户”金融扶贫模式的推广,积极探索开展“政策性担保公司+扶贫企业或贫困户”、“财政直补资金+贫困户”等政府增信机制,并按照一定比例放大,为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全力提供信贷支持。

截至目前,农业银行累计在兰考地区投放法人类贷款13.3亿元,吸附4000余名贫困群众实现属地就业,实现脱贫致富路上一个不掉队。

普惠金融铺开小康路

金融扶贫,关键在于“金融”。为使金融扶贫落到实处,农行河南省分行积极打造“物理网点+自助银行+惠农通工程+互联网金融”四位于一体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农行河南省分行在优化物理网点布局,加快物理网点转型升级的基础上,加大县域自助银行建设,已在农村偏远地区、网点空白乡镇设立自助银行980个。

河南分行强力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建设,在2018个乡镇、4.66万个行政村布放电子机具8.20万个,设立“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6.86万个,乡镇和行政村的覆盖率分别达100%和70%。“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2016年金融性交易笔数342.89万笔、251.92亿元。

为配合“四位一体”普惠金融服务建设,河南分行已累计发放惠农卡及社保卡2000万张,代理了101县(市、区)新农保业务及44县(市、区)新农合业务,累计归集资金180.8亿元,累计发放资金177.9亿元。

2016年以来,农行南阳分行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切实制定帮扶协调、定期例会、实地走访、长效管理等工作制度与措施,已经构建起了“工作组驻村、单位全员帮扶”的“一对一”包联格局,通过和贫困户促膝长谈,帮扶干部点对点帮助扶贫对象定规划、引项目、传信息、学技能、解难题、促增收,并通过“金穗惠农通”工程建设的日趋深入,让农村群众不但切实感受到此工程便民、贴心、高效的金融服务,同时也能在不断的使用中逐步了解更多金融知识,提升掌握运用金融工具的能力。


农行南阳分行在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举办送金融产品、知识、服务三下乡活动

西峡县丹水镇三里庙村是农行南阳分行的定点扶贫村,布设开通“惠农通”助农取款服务点,让附近的村民们也享受到银行的待遇。“自从在我们村里设立了这个助农取款服务点,方便多了。以前去取钱要跑十几里路呢。”说起这个便民取款服务点,村民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我行在该村建立该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和社保卡、健康卡服务点,进一步方便周边群众办理小额取现、转账结算等金融服务业务,同时对贫困户积极做好扶贫贷款资料收集。”农行南阳分行副行长李华周对记者说。

大别山下的河南省信阳市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也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所辖8个县全部为贫困县,其中国家级贫困县5个,精准识别贫困人口64.4万人。

为加快老区人民脱贫步伐,国家先后批复实施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规划,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在革命老区河南新县的吴陈河镇,有一个叫茅屋冲的地方,青山绿水掩映下的村庄和田野,透着古朴而自然的美。这里的精准扶贫也有着别样的风景,在当地金融机构大力支持下,老区人民凭借智慧和勤劳,在脱贫攻坚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农场最大的成功在于为脱贫贡献力量。借助精准扶贫的好政策获得贴息贷款,吸引融资,把产业做到农民家门口的土地上,帮助农民脱贫。”新县毛屋冲农场主岑新顺说。


农行员工深入农户开展贷前调查

岑新顺经营的农场坐落在大别山深处。从创业初期的8个人,历经3年努力,现已发展为在职员工88人,先后累计投入资金近3000万元,占地面积近5000亩,辐射五个行政村的专业化农业公司。

据岑新顺介绍,目前农场销售额为1700万元。通过产业融合,他将农产品种植、加工与餐饮、住宿、旅游融合在农场经营业务中,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88名固定员工是专业化农业工人,农场实行年薪制,为员工购买保险,员工可实现年收入1.6-6万元,周围很多贫困户通过在农场工作以及土地流转实现脱贫。

当地金融机构为岑新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其中农行信阳分行发放贷款100万元。

“这笔贷款就是运用了‘政府风险补偿金+保险公司+贫困户’模式,政府设立风险补偿金1000万元。”农行信阳分行吴先锋说,他每天在田间地头考察,皮肤晒得黝黑,希望点、线、面结合,探索政府增信、商业运作的精准扶贫模式。

“政府风险补偿金+保险公司+贫困户”模式是政府出资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中原农业保险公司提供贷款担保,农行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和与贫困户签订脱贫协议的新型农业主体提供贷款;当贷款逾期时,由风险补偿基金和保险公司各承担50%。

据记者了解,这种“点对线”模式,除了已向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吴陈河镇茅屋冲家庭农场放贷100万元外,农行信阳分行同时向新县大别山绿色明珠铁皮石斛有限公司投资贷款100万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农民1500余人。同时,农行新县支行还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扶贫贴息贷款,累计已达683万元。

发端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历经30多年发展,羽绒产业已让革命老区光山县成为全国知名的羽绒材料集散地、重要的羽绒服装生产销售基地和羽绒制品销售中心,年产值超60亿元。

“我行创新了‘绒易贷’信贷产品,通过支持羽绒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了贫困户脱贫致富,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肯定。”农行光山县支行相关负责人说。

农行光山县支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贷款过程中,贷款客户都是由光山县羽管委推荐、并经基金管理单位--鑫晟投资担保公司认定并开具担保函,最终由农行自主实地调查确认。由银行、政府、担保公司共同对客户进行筛选、调查,保证借款人主体及经营情况真实性。对于每一户借款人,基金管理单位为其提供担保时均需主管常务副县长签字,确保了贷款的风险降至最低。

支持产业带动扶贫

在豫、鄂、皖三省的连接地带,有一个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的县城——信阳市潢川县。

54岁的王彦忠是潢川县付店镇周洼村村民。“2009年我开始养樱桃谷鸭,从1.2万只/批到目前养殖1.5万只/批,一年可以养8批,能赚20万元。”王彦忠对记者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樱桃谷鸭苗4元/只,鸭苗到成鸭出栏成本是30元/只,土地流转的费用是500元/亩,王彦忠流转了13亩,人员工资每年支付3万元。一般一只鸭子要长到7-8斤,饲养人员精细管理的话,王彦忠卖一只鸭子的利润在2元左右。


在华英集团的饲养棚内,工人在喂养商品肉鸭。 王颂 摄

谈起养鸭的经历,王彦忠言谈中十分感激后台老板——华英。“‘公司+农户’模式让我养鸭没有风险。我们提前和华英签订了收购协议,鸭子出栏就被华英拉走了。”

王彦忠这批鸭子还有4天就要出栏了。他告诉记者,正在和华英谈担保贷款的事情,若谈成的话,他将再建一个鸭棚。

王彦忠说的“华英”,就是河南华英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集樱桃谷鸭孵化养殖、屠宰加工和禽肉制品生产销售一体化企业,具备年屠宰商品鸭7000万只的生产能力。该公司现已形成樱桃谷鸭孵化养殖、屠宰加工和禽肉制品生产销售、饲料生产与销售、羽绒等副产品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涉及上下游农户、经销商、配套企业等人员3万多农户10多万人。

谈起华英发展的历程,该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说十分感激农行河南省分行对公司的信贷支持。“自1992年农行潢州县支行为我们提供第一笔80万元贷款一来,农行伴随企业发展的风风雨雨,与我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据农行河南省分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农行为华英公司上游养殖户发放农户华英鸭养殖贷款1374户,累计发放农户贷款8628万元,其中小额农户1326户4268万元,大额农户48户4360万元。

华英有了资金的支持后,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公司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公司做大后,对周边农户致富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据悉,农行通过重点支持上市企业华英集团,使潢川县先后有2万多家贫困户走上特色养殖之路,有的成为养殖户,有的成为产业工人,快速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华英只是农行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大力支持产业带动扶贫的一个案例。农行信阳分行以特色产业带动为支撑,依托龙头企业、小微企业的产业链条,鼓励贫困户创业,吸纳贫困户就业。

初夏,地处大别山深处的河南省信阳市新县周河乡,到处透着郁郁葱葱的景象。在乡村黄土路的两边,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长满了绿油油的山茶树,枝头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尽管离采摘季节还有几个月,当地农民喜悦的心情已溢于言表:“这可是俺山里人的‘发财树’,是城里人喜欢的‘长寿油’。”

据了解,茶油与橄榄油、油棕、椰子并称为四大木本油料植物,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各种食物油之冠,具有明显的改善心脑血管系统、强化骨骼、抗衰老等十几项食疗功效。

根据《全国茶油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河南省属于“三带、九区”中“较适宜栽培区”,主要集中豫南信阳市5个山区县,其中革命老区新县是有名的茶油之乡。

为加快老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步伐,农行河南省分行从2011年开始,将山茶油产业纳入优先支持范畴,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根据山茶树分布地域特点和国家扶贫开发战略,走“集中连片”之路,将地处大别山区的新县、商城、光山3个县作为重点,倾力支持,坚持“龙头带动”模式。将三个县的20多家茶油加工企业列入考察名单、培养对象,优先支持市级以上产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运用“综合担保”方式。针对信贷制度、产品、政策尚不明朗的实际,以“宜押则押、宜保则保”卫原则,积极破解贷款难问题。

河南绿色山茶油股份有限公司是由翔锐集团、河南大别山茶油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出资筹建的一家股份制企业,针对这种股权结构,河南分行因企施策,采取“土地使用权抵押+公司担保”的综合方式进行支持。目前该公司在农行贷款余额6500万元,已迅速成长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自2012年以来,农行河南省分行已累计发放茶油贷款1.1亿元,助力山茶树种植面积扩大到50万亩左右,实现产值5亿元以上,带动2万余农户靠山吃山,因油致富,从事茶油种植、运输、收购、加工和销售产业链,过上了小康生活。

下一步,农行河南分行将围绕省委省政府扶贫工作规划,坚决扛起政治使命,负起社会责任,切实增强金融扶贫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加大政策支持、加大资源配置、倾斜信贷规模,创新工作机制,倾全行之力做好金融普惠、助力全省脱贫攻坚。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