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大比拼

有着明星级互联网巨头的基因注入,令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成为首批5家民营银行中最受市场关注的个体。

同样不设实体网点,同样跑在云端,互联网思维的银行的确令人耳目一新。然而,由于阿里巴巴和腾讯自身平台的定位不同,优势领域有别,又令两家民营银行呈现出诸多差异显著的特征。

切入点有别

由于开业时间不长,目前两家基于互联网基因的民营银行最重头的工作是搭建各自的核心系统,以此保障和驱动未来各项业务的发展。

微众银行董事长顾敏表示,过去几个月,该行重新构建了银行所有的核心系统,到目前为止这个核心系统基本的模块都已差不多构建完备。

网商银行首席信息官唐家才表示,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架构的金融云计算和OceanBase数据库是能够确保网商银行在云上“跑”起来的关键。利用这套统,未来还可以以大幅降低系统成本。

以各自研发的系统为基础,两家民营银行根据自身对金融的理解,在不同的区域寻找“痛点”和切入口。

目前,微众银行已结合手机QQ推出名为“微粒贷”的产品。从运作模式上看,腾讯社交生态系统建设的思路被移植到微众银行上。

正如在微信、QQ平台上插入支付、打车、购物、美食等功能,微众银行的产品也将是腾讯庞大社交平台上的一项服务功能。同时,未来微众银行更想将自身做成一个银行和客户之间的桥梁,帮助彼此间促成业务合作。

“我们理想的合作模式是,直接把我们的客户变成合作银行的客户。一个消费者接受了微众银行的产品之后,希望他跟我们的合作银行是产品供应方和客户的关系,跟微众银行则是一个平台和用户的关系。甚至我们都鼓励合作银行能够具备强大的持续经营客户、开发客户的能力。”顾敏表示。

相较腾讯的社交场景,阿里巴巴的网商场景则有着海量的交易数据,可以作为征信、信贷投放等的重要依据。同时,由于阿里巴巴之前就通过支付宝、小贷公司涉足支付结算和信贷等领域,已具备丰富的经验。

“开业的产品非常简单,一个是传统的存、贷、汇为主,因为比较标准化,适合在互联网上操作。另一个开业初期产品不多,新产品需要和监管部门沟通。”网商银行董事长俞胜法表示,该行的目标客户主要是小微企业和消费者

网商银行也期望同业之间展开合作,但同微众银行直接的桥梁作用有别,网商银行更期望能够同传统银行形成链式的合作,将小微客户培养成长后,输送给大型银行。

由于两家银行均设计为纯线上的银行,可以摆脱传统银行物理网点铺设的限制,因此在传统银行眼中成本较高的农村领域分散、小额的金融服务均被两家民营银行视为未来战略发展的一大重点。

“我们完全结合阿里巴巴集团的农村战略,2-3年在1000个县,10万个村,建立农村的淘宝体系。希望村淘品牌能够跟随集团战略,集团到哪里,我们的服务做到哪里。”俞胜法表示。

挖掘股东优势

两家民营银行被业界看好,不但是因为纯互联网化的业务模式,更重要的是其股东方有强大的可支撑的多项资源,这也是民营股东入驻银行业的活力所在。

阿里系已在金融领域耕耘多年,2010年就已注册成立小贷公司,目前有大概40万户的客户。这些小微企业在电商平台上多年的业务信息,使阿里有大量数据分析的基础,提供了有价值的流量信息。

“电商场景是独特的优势,从过往大数据的风险管理,在线的授信和贷款,我们可以用事实说话,这是我们的特点。”网商银行产品总监冯亮表示。

“未来会把小贷公司的业务逐步迁移到银行,但这会有个过程。因为小贷公司的客户情况比较复杂,有一些和现有的监管要求可能不符。我们会先把电商的客户迁移过来。”俞胜法表示。

而对于芝麻信用,俞胜法则表示,其和网上银行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主体,可以理解为一般银行和央行征信局之间的关系。未来网商银行会利用芝麻信用做风控,尤其是个人信贷方面。

同阿里的网商场景不同,微众银行则更多地开始借力腾讯过往在社交场景下积累的资源。目前已经上线的微粒贷产品就得到了腾讯集团旗下微信、手机QQ、财付通等多个平台的支持。

“我们有4个模型加在一起测算某个人的额度,一个是微信的社交模型,一个是手机QQ的社交模型,第三个是财付通的交易模型,再加上人行征信数据。”微众银行副行长黄黎明表示。

“微粒贷这个产品,其实就是我们双方共同努力推出来的,过程当中双方不停地相互支持,甚至在艰难的时候相互鼓励去克服困难。”据财付通副总经理郑浩剑介绍,在合作中财付通更多地发挥在互联网上的经验和能力而微众银行则更多负责金融创新,起到很好地互补作用。

目前,两家纯互联网化的民营银行均处在业务探索阶段,两家银行的负责人包括股东态度非常一致,不追求短期的盈利与否,关键在于成功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市场份额的提升,这一点也相当符合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思路。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