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午后的阳光明媚又微微有些刺眼,红色横幅上“八万网点连城乡 通存通取汇四方”几个白色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格外醒目。身穿浅蓝色衬衫的农信社工作人员面带微笑,招呼过往的大学生们停下来看一看。
每到秋季入学时,河北保定市市区农信社都会在河北农业大学开展一段时间的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大概是天气晴好,过往的学生们络绎不绝。工作人员们一边忙着发宣传单,一边为有兴趣的学生们做详细讲解。
一位来自山西名叫杜鹃的大一新生对工作人员说:“8万家网点互相联通啊,我以前还真不知道。我家附近就有农信社,只是不知道原来农信社的卡省外汇取款也这么方便,自己刚入学的学费还是爸妈专门去城里银行汇的。”听了介绍之后,杜鹃打算过些天就去办一张学子卡,省得爸妈跑路,还省了手续费。
“学子卡很受欢迎,前来咨询的学生特别多。”其中一位工作人员接受《农村金融时报》采访时介绍到,学子卡是河北省农信社专门为在校学生定制的一款银行卡产品,免收学生大学期间在系统内同城、异地存取款及转账手续费。
所谓系统内即是全国8万家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商银行。而“农信银快汇”业务是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推出的联通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商银行,下同)间的资金清算业务,包括农信银电子汇兑、银行汇票、个人账户通存通兑等资金汇划业务。伴随电子支付的迅猛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客户对资金汇划有了更多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2009年,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会同部分省区农村信用联社、农商银行,共同建设的农信银共享网上银行平台、农信通自助金融服务平台上线运行,助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快速开发新型富民惠农创新产品,畅通了创收渠道。
在河北,借助农信通自助金融服务平台的农信银POS就已成为小微企业的好帮手。
3年前,河北安新县联社在三台镇沃隆鞋厂老板陈德刚的办公室安装了一台农信银POS。沃隆鞋厂每年生产90多万双鞋,流动资金达2000多万元。到月底的时候,鞋厂要跟100多家供应商结账,陈德刚就在办公室用农信银POS汇款,系统内、跨行的都能汇,并用打印出的小票来对账。
陈德刚说,不管刷卡收款还是汇款都是实时到账,很放心。一旦出现用户名、账号等信息错误,资金立即被退回。收款时,看到资金到账后按时发货。“要是次日到账的那种,虽然手机能收到信息,但心里还是犯嘀咕,有时候好几十万元,实在不踏实。”陈德刚说。
陈德刚依赖上了农信银POS,唯独有点不过瘾的是跨行汇款单笔限额5万元,他希望额度能提高一些。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电子支付平台运维中心总经理助理陈明军解释说,这个受制于中国人民银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的限制,不能改变。但对方用的若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卡,就不受单笔限额限制,可以建议对方在当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办理一张银行卡。
陈德刚有些顾虑,担心影响到双方的信誉,要等合适的时机再跟对方交流。从供应商到客户,陈德刚习惯跟老客户做生意,对于外地打交道不多的客户,建立诚信不容易。抱有陈德刚这种想法的企业老板不在少数,很多企业只好选择货到付款的方式,让送货的物流公司把货款捎回来。
这样一来,大量的货款集聚到物流公司,带回的货款分发给各商家也是一件头疼的事。在河北河间市米各庄镇,有200余家物流公司,辐射周边几个乡镇、几千家工厂与门市,零散货物辐射周边地区及县市;运输线路遍及全国各地,日吞吐量达到10万吨。米各庄物流公司每年的货物流动资金超过40亿元,每天有1000万元的货物资金通过物流企业分发到商户手中。
对此,河间农信社与一家软件技术公司合作研发推出了“物流一卡通”,与信通卡绑定,一卡通记录商户的发货信息等,信通卡用来划转资金。物流企业收到货款后,通过数据平台终端生成与网上银行兼容的数据模板,然后应用农信银共享网上银行平台将货款批量汇划到各家发货商户的账户中。
米各庄小崔物流经理崔开方说:“以前每当发放货款时,就要到银行提取大量现金,然后一户一户地发放。后来有了农信银POS,是一笔一笔给客户汇款,现在使用网上银行批量转账,非常方便,还不会出错。”
对物流业支付方式的创新带动了河间农信社业务的发展。截至目前,河间农信社已与8家物流公司开展了业务合作,累计开办物流卡4460张,代发货款15.1万笔、金额6.04亿元。据介绍,河间农信社正计划把物流一卡通和信通卡结合成一张联名卡,到时发货的商户在家可以查询物流信息及资金情况,使发货流程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