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坐下来品一品我店里的特色茶叶———安化黑茶。”日前,《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随2014年度中国银行业协会(花旗集团)微型创业奖评选的专家调研团来到河南濮阳时,濮阳市黄河路与昆吾路交叉口一和茶叶店的经理管闯政热情地招呼着。古色古香的茶盘上,茶香袅袅。
茶叶店的成长路
31岁的管闯政早些年,在日本完成学业后婉拒老师们的挽留毅然选择回国创业———学习并推广茶文化。回国后深入学习茶艺并萌发了开店的念头。然而,像他这样刚刚完成学业完全没有经济实力的人,资金问题着实成了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正当他为创业启动资金焦头烂额之时,小额无息贷款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让他看到了希望。
濮阳市下岗失业人员小额贷款担保中心(下称担保中心)创新政策,优化管理模式,其锻造的“濮阳模式”到2013年底全市累计发放贷款总额42.3亿元,累计扶持80131人成功就业,带动吸纳19.5万人就业,累计贷款回收率99.8%,放贷资金形成良性循环。
该担保中心投放的大量资金产生了良好效益,也引起中国银行业协会(花旗集团)的重点关注。
担保中心了解到他的情况之后,工作人员详细讲解了贷款政策。当管闯政按政策要求备齐所需要的证件和材料,工作人员很快就为他办理了各种手续,首次所贷的8万元资金也顺利到账。
“2013年7月底申请了二次贷款,还是8万元,主要用于黑茶的推广,现在我的茶叶店已经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马上到了还款期,还完款之后还有一笔不小的盈利呢。”他满意的说。
在濮阳市还有着众多类似于管闯政的大学生面临着创业困难,如今很多都享受着无息贷款政策的优惠。
创新为惠民
“这里面的事情很复杂,困难一重又一重,如果不下决心办成事,真的很难坚持下来。”担保中心主任刘守京谈起担保中心的发展感慨地说,10年前担保中心成立之初,面临重重困境。
濮阳市人口38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近300万人,占人口总数的80%,当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少,属于典型的农业为主、规模较小的欠发达地区。担保中心积极响应国家就业政策,结合农业大市的特点,在河南省率先将返乡农民工、大学生、妇女创业列入扶持对象,同时将小企业列入扶持重点。目前十类贷款对象正在享受到小额贷款政策的优惠。
据介绍,在扩大帮扶面的基础上,根据就业弱势群体的变化和创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率先在河南省将担保期限延长至三年,并且在全省将个人创业贷款额度提高到10万元,将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贷款额度提高到80万元,将小企业贷款额度提高到400万元。
为使有更多的贷款资金,率先在全省实现1:5放贷比例。同时为鼓励小企业招用符合条件人员就业,将企业贷款贴息比例提高到最高100%的贴息。
担保中心副主任朱洪昆告诉记者,担保中心在全省成立最晚,工作人员最少,没有制度体系,运作经验,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服务成效微乎其微。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担保中心为提升服务质量,创新了一系列的措施。
为节约创业人员时间,降低创业成本,与经办银行合作办公,实行“一站式”服务;为实现动态监管,建立高效的台账管理,使数据信息得到精确控制。
“目前,我们仍然积极探索创新政策,‘扶上马送一程’正在逐步开始实施。”业务科副主任雷雪峰说,“扶上马送一程”是针对于已经通过担保中心享受完贴息政策的贷款对象,但是发展仍需要资金支持,却没有融资途径。担保中心尝试为其担保从银行贷款,但需贷款对象付息。
针对这一做法,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李莉莉表示,这些贷款对象在银行已经有了两年的信用记录,“送一程”可以培养贷款对象的现代信用意识,以便其顺利进入信贷市场,从而在根本上解决其融资难问题。但同时还存在着政策风险和操作风险,担保中心还需谨慎尝试。
“担保中心要继续用足用活用好资金,实现服务最大化,继续做好老百姓心中‘放心,贴心和安心’的服务机构。” 刘守京对记者说,在发展中探索新路,为推进全民创业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