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大银行县域金融险走麦城

随着新型城镇化被提出,在过去一年里有关“城镇化”话题的热度继续发酵。

与之对应的县域经济,从几年前的“鸡肋”领域到近年来的“馅饼”,早已成为金融机构争先恐后的发展蓝海。

然而,在情况多样化的中国县域中,金融机构是否真的如表面上看起来那样能顺利吃到这块“馅饼”,大行在县域的支农探索是否能一帆风顺,这都值得探讨。

践行途中的困难

起初,辽宁阜新阜蒙县七家子镇汤头村的村民对农行将“惠农通”服务点设在村长家和村里超市中表示很不理解。

“有些村民对我们在服务点选址上表现出很大的疑惑,为什么会是选这里而不是在那里呢?这基本上是我们新设立网点和服务点时都要被问到的问题。”农行辽宁阜新分行办公室副主任白俊成告诉《农村金融时报》记者。他说,村民是一个金融知识相对匮乏的群体,需要农行工作人员加强沟通和指导。选择服务点、使用惠农金融机具等方面也是,农行除了要组织好使用培训,也必须要解决后续的跟踪使用问题。

而这还仅仅是大行在县域中遇到的问题之一。“在政府协调、政策支持、网点铺设、金融知识普及、金融创新等方面都会遇到问题。”经济学家邱仰林对记者如是说。除了要面对农民客户外,在监管方和银行自身层面也同样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发展障碍。

地方保护主义思想在如今的县域中依旧存在。“地方政府会代理一些涉农项目,虽然是多家银行共同竞争,但政府会更偏向将项目交给纳税归属当地的本地商业银行。可问题是,这些商业银行并没有如农行、邮储银行这样能将触角延伸至县域乡村的网点或服务站,导致项目和政策无法真正落实到位。”白俊成说。地方保护主义在他看来已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行在县域的发展。

作为大行基层网点工作人员,农行江西赣州龙南支行综合柜员赖伟民对此也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在县域,城商行通常在贷款的审批方面有决定权,很多贷款可以直接在县域支行审批通过;而在农行这样的大行体制中,一笔贷款的发放往往要经过多层审批才能通过,这样的审批流程使发放贷款方面相对不灵活。

同时,农信社、农合行、农商行在本地网点众多,而这是各家大型银行目前无法与之相比的。加之近些年小贷公司的兴起来与银行共同“分食”县域金融,也给大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和其他大型银行不同,邮储银行虽网点众多,但大部分为邮政代理网点,这也加大了邮储银行在开展业务时的困扰。邮储银行湖北黄冈分行的闫阳春告诉记者:“邮储银行自营网点有限,而代理网点主要开展基本的金融服务,在进行产品创新时会比较局限。” 此外,多位银行业内人士都表示,基层网点人员结构和数量、网点撤离后又重设影响力减少等因素也局限了大行在县域的业务开拓。

寻找解决的办法

“不过,这些问题我们都能解决掉。”白俊成信心十足地对记者说。

作为一块势在必得的领域,虽然各家大型银行在发展中确实遇到了各种困难,但大银行也有着自己独到的优势,对存在的一些不足也在用相应的方式弥补。

例如,农行近年来就逐步推进“三农”事业部制改革,用专门的团队、机制来做“三农”业务。多家大型银行针对中小企业业务也单独开辟诸如“中小企业中心”的机构,用专设的机构、人员来同中小企业的需求相对接,弥补大银行流程过长的缺陷。

而在白俊成看来,当地政府的支持是大行在县域继续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涉农项目上,政府应更倾向于大型银行,这些银行有硬件优势,也更了解农民,会有更好的效果,而这些都需要政府的支持与协调。

“我们现在正积极的与政府沟通,让政府看到大行的优势,支持我们发挥专长。”白俊成说,“当然,‘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也会从业务审批制度、人员素质、网点建设以及与客户沟通等方面来完善自身不足,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进行制度改进,同时加强人员培训和金融知识普及力度。”

据记者了解,在全国各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都是大型银行的核心客户,在此方面,大银行的资金优势、跨省甚至跨国的网络优势、品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县域的本地小法人对此则没有太多竞争力。

“我们做的经常是养鱼,企业只要稍微上了规模就会选择大型银行合作,在国际结算、投行业务等方面,确实我们完全无法和农行等大银行竞争。”浙江一家农村合作银行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毕竟,大行是有雄厚的资金实力、高端的人才储备、覆盖全球的网点优势、一流的投研能力,只要战略方向确定,虽然当前遇到一些困难和阻扰,但前景依旧明朗。尤其是农行、邮储银行这样在县域已经又深厚根基的大行,更是容易分享到县域经济发展的美好成果。

闫阳春也说,邮储银行自成立这几年以来,对县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过很大的努力,政府和监管部门是看在眼里的,所以得到的支持也越来越多,与付出形成正比。“虽然也有困难,但都会克服的。如今政府也由一开始对邮储银行的保护心态,到现在变成支持了对我们的多方面支持,特别是在产品创新上。”她相信,大行的县域金融之旅将会越走越顺。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