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大行回归

2008年必将成为金融变迁史上被牢记的一页。

这一年,新一轮金融危机大爆发,国际银行业经受着严酷的考验;这一年,国内银行业中以最后一家尚未股改上市的国有银行的表演最为精彩。

2005年至2006年,建、中、工三大行先后完成上市,农行作为剩下的惟一一家国有独资银行却因受到不良资产较多影响,于2008年才进行财务重组,之后又受金融危机干扰,直到2010年7月才为 “国有独资银行”这个说法画上句号。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真正意义上的竞争就此开始,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再次瞄向了农村市场。

落后还是繁荣?

由于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长期不平衡,导致这些大型商业银行曾经在业务选择上自动将效益有限的乡镇业务过滤。没有了金融的支持,乡镇经济的发展失去活力,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再度加剧,直至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

就上年末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的3.8万家小型微型工业企业经营状况显示,仅有15.5%的小型微型企业能够获得银行贷款。即使在民营经济异常活跃的地区也是如此。广东省中小企业局副局长何佐贤表示,广东有53.03%的中小企业从来没有享受过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贷所带来的帮助。

“抵押物与银行要求不匹配、贷款利率高、流程繁琐等让一般的小微企业不愿与银行打交道。而银行考虑到企业的财务管理及抗风险能力较弱、贷款成本高等,也很少对这些客户予以重视。”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合作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李爱莲对《农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双方的“矛盾”从各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布局中就可见一斑。工、建、中的网点大都布设在城市,连县域都少有,更别提乡镇。而在专业银行时期定位于服务农村的农行,也一度受政策变动影响,网点数从最高峰的6.7万个骤降至2.4万个,仅占到市场份额的12.1%。

正当农行站在改制的十字路口时,县域经济的发展却异常亮眼,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5万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15万亿元,占全国GDP的比重从45.9%上升到49.6%,这无疑为农行的道路选择坚定了信心。

放弃还是回归?

日前,青海省湟中县田家寨下营镇63岁的徐大爷来到离家不远的日用杂货店内,拿出农行的金穗惠农卡,在店内农行湟中县支行布放的新农保“惠农通”智能支付终端上轻轻一刷,便拿到了店主给他的60元现金。如今,湟中地区的4万多名农民,领取养老保险金再也不用出村了。

据记者了解,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农行如今已经实现了全国县域网点的全覆盖。为将金融服务进一步“下移”,以惠农卡为载体,以服务点为依托,以电子渠道为平台,以流动服务为补充的“惠农通”工程,正是该行提高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的有力尝试。

如果没有“惠农通”工程,像徐大爷这样的老人要花上30元钱、乘车跑到80多公里外的县城网点领取养老金。除此之外,诸如 “背包银行”、“准网点式”的对接服务等,都让农民享受到了家门口的银行服务。

鉴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弱势化,2006年12月,银监会放宽了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准入政策,并在半年后发布 《中国银行业农村金融服务分布图集》,为有序引导各类资本设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提供了决策依据。

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组成了服务农村金融的“新三类”,其中村镇银行成为各大国有商业银行大步“下乡”的首选。

继农行之后,建行出资2550万元发起设立的首家村镇银行在湖南桃江正式开业,目前由建行主发起设立并已开业运营的村镇银行已达18家,并推出“速贷顺”、“致富通”专业大户贷款、农家“喜事顺”贷款等产品以求满足县域小微和“三农”客户的需要。

中行虽在四大行中行动最晚,但其通过自己的国外业务优势,与新加坡淡马锡旗下的富登金融控股公司携手,共同打造出了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这一“品牌”。据该行半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6月末,18家中银富登村镇银行均已正式开业,存款总额达13.8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8.1%,贷款总额10.4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29.3%,无不良贷款,各项财务指标良好。

效益还是责任?

农村金融市场的潜力正在慢慢彰显,就连花旗、汇丰这样的外资行也借村镇银行发展之机将业务延伸至这片 “蓝海”。有业内人士分析,在银行业同质化竞争的今天,如何在农村金融业务上获得突破,将决定未来银行间的排位。

除银行受竞争“所迫”外,监管机构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确保农村领域可以得到应有的资金支持。今年年初,银监会对银行业的涉农贷款提出了“两个不低于”的硬性要求,强调涉农贷款的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提出将信贷资金更多投向薄弱领域。

但“蓝海”毕竟还是“蓝海”,若想变成“红海”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农行的工作人员在尽力宣传“惠农通”工程中说的最多的还是“社会责任”一词。就拿惠农卡的发放来说,为减轻农户负担,农行规定此卡免收小额账户服务费、免收主卡和交易细折的工本费、减半收取主卡年费,再加上电子机具的布放和日常维护费用、营销费用等,农行的前期投入非常大,短期内的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而一位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由该行发起设立的村镇银行也未能在各地开发出特色,经济效益同样不明显。事实也证明,该行距离当初成立百家村镇银行的设想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李爱莲对记者表示,让大行在农村领域短期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不太现实,毕竟农村金融尚未发展成熟,如何找到自己的赢利点,做出自己的专有特色,是这些大行们的当务之急。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