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北京讯(记者郝飞)今年一季度,中国银行债务资本市场多项业务领跑市场。该行在绿色债券、非政策性金融债、熊猫债、资产支持票据等产品承销商排行榜上,中行均位居市场第一。
据了解,围绕做强、做优、做实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目标,中行以场景化普惠金融为抓手,通过多元化债券融资工具,增加小微企业有效金融供给,持续做好对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工作,以实际行动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履行国有大行使命担当。
全方位支持中小微企业
2020年以来,中行围绕民营企业融资需求,通过直接融资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据统计,去年,中行累计承销民营企业债券96支、金额约674亿元;累计承销汽车金融及消费金融证券化产品约390亿元,协助11家金融机构发行227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
与此同时,中行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优质的客户资金托管服务,即在客户融资、投资等各类交易场景中嵌入客户资金托管业务,从而为中小企业客户投融资、交易行为保驾护航,并持续做好对小微企业减费让利工作。
不仅如此,作为首批获得企业年金托管资格的银行,中行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客户建立完善的员工年金制度,提供专业高效的托管服务,积极将中小企业新建年金纳入中国银行托管的集合年金计划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中行将社会责任与理财业务转型发展相结合,综合利用金融科技手段,着力打造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线上销售平台,进一步优化系统功能、提升操作便捷度,满足大众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2020年,中行共计发行近30支中小企业专属理财产品。此外,积极探索多元化金融服务方式,运用证券投资、私募股权投资、上市公司并购等方式,为消费金融、现代化农业、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
履行大行担当全力支持抗疫
2020年以来,中行迎难而上、担当作为,全力支持抗疫特别国债、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等一揽子财政政策。
其中,参与万亿抗疫特别国债投资,中标量位于市场前列,保障抗疫资金及时到位;以最高投标量参与湖北省、四川省2月份发行的防疫主题地方政府债券,其中湖北防疫债券中标量在同业中并列第一,并对湖北省后续发行地方债加大投资力度,支持湖北省经济快速复苏。
特别是,2020年,在境内市场停市的情况下,中行为抗击疫情开通外汇绿色通道,利用交易全球一体化优势,北京、香港、伦敦、纽约各地协同配合,全力支持参与疫情防控的客户办理外汇业务,在正常交易时段外办理业务金额累计超过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业绩亮眼
一季度,中国银行依托国际化债务资本市场平台、全球化销售网络和综合化服务能力在境内外债务资本市场拔得头筹,在债务资本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该行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战略区域发展。一季度,中行为非金融企业发行债券2324.61亿元,为实体经济提供有力金融支持,助力战略区域发展。
该行大力拓展绿色债券,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行牵头承销国内首批碳中和债券和碳中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率先引入立体化“绿色债券配套机制”,投、贷、债有效联动,实现商业银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创新突破,推动债务资本市场创新发展。
为拓展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持续纾困民企融资,中行围绕民营企业融资需求,通过直接融资工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一季度累计承销18支民营企业债券,金额约150亿元。同时,协助8家金融机构发行1070亿元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
中行还持续推动债券市场双向开放,持续发力跨境债务资本市场承销。一季度,中行累计为中国机构境外融资268.44亿美元,为境外机构发行熊猫债155亿元,协助亚洲开发银行时隔12年重返市场发行20亿元熊猫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