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金网
2021年 www.zhgnj.com

农行福建龙岩分行: 托起“红色交通线”的致富梦

  农村金融时报-农金网福建讯(通讯员温联欣 游宗洪)暑假期间,地处红色旅游核心区的福建龙岩市永定区湖坑镇南江村“振兴号”小火车载着游客穿越紫藤花隧道、彩色风车长廊,漫游参观或方或圆的土楼风光,一派热闹景象。

  不远处,村民江荣芳正在自家经营的农家院里忙里忙外。去年,他的农家院客流量不断增加,想扩大农家乐规模,苦于资金短缺,正愁没有门路的时候,农行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江荣芳顺利申请到了农家乐“快农贷”10万元。

  “咱们南江好山好水,红色古迹众多,节假日城里人都喜欢来,现在又有了农行的支持,一定会越来越好。”江荣芳信心满满。

  该分行工作人员在现场了解农户种植情况

  金融“活水”助项目落地

  永定区是一块红色热土,这里革命遗址众多,红色资源丰富,现存主要革命遗址达30余处。当地政府依托特色土楼群和“中央红色交通线”丰富的红色资源,串联永定区丰富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乡村田园、都市风情等资源,着力培育红色旅游相关产业,带动乡村振兴。

  今年初,福建土楼沟文化旅游开发公司对红色旅游线进行改造升级,因资金短缺,向农行福建龙岩分行所辖永定支行提出了贷款申请。作为省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也是富民项目,市、县两级行第一时间组建服务团队,迅速启动申贷流程,在省分行的大力支持下,为项目实施开通了绿色通道,用最短的时间紧急向该公司投放2亿元贷款。

  该项目先后实施仿古栏杆、拱桥、水上公园、文化广场、环村游步道等项目建设、土楼民宿的开发,并配套土楼沟漂流项目、“振兴号小火车”等,让景区游客接待能力显著提升,也让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与此同时,该分行先后向素有“红色小镇”的金沙镇投放红色旅游项目贷款1.8亿元,向靖永高速项目贷款1亿元等,完善基础设施,助“中央红色交通线”红色旅游升级。

  走进被誉为“红色小延安”的南江村“土楼沟”红色项目游客中心,只见被誉为“土楼王子”振陈楼景区人潮涌动,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游人合影留念,流连忘返。

  “多亏了农行,正是有了这笔贷款,完成红色旅游的改造升级,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注入金融‘活水’。”福建土楼沟文化旅游开发公司董事长李联铭对农行的支持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这也是该行支持红色旅游“贷”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红+绿”助产业融合

  农行福建龙岩分行除了支持像江荣芳一样,有多年经营经验的农户发放“农家乐”贷款,更是通过支持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助“红+绿”产业融合。

  在仙师镇,“六月红”早熟芋做成的客家“芋子板”深受旅客喜爱,成为当地的拳头产业。受益于农行“快农贷”,今年年初,种植“六月红”的江炳贤,仅一天就从农行得到10万元贷款,种植“六月红”面积从10多亩扩大到30亩,产品早在4月底就被预订一空。

  据了解,永定全区今年共种植“六月红”面积3.6万亩,产量超过8000万斤,产值高达2亿元,成为“红色交通线”上百姓“红+绿”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在陈东村,村民江源春130余亩的家庭农场,在农行信贷资金支持下种植的葡萄、柿子、蜜柚、百香果等迎来了丰收季。“葡萄成熟后,平均每天近百姓号人来这里采摘葡萄。去年共接待游客近万人次。”

  在农行真金白银的投入下,还有人工养蜂、养蛇、画眉饲养等特色种养业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乡亲们的产业越来越红火。

  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分行信贷准入意向的行政村232个,实现辖内乡镇全覆盖,累计向农户授信“快农贷”5.3亿元,惠及农民4700多户。

  红色旅游助百姓致富

  “旅游业发展了,我们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家住金砂镇西田村的张世斌说。

  随着“中央红色旅游交通线”上的红色旅游景点及周边村落乡村旅游业态日渐增多,像张世斌一样,从外地打工回来,靠着蜂蜜、竹笋等土特产品,民房变民宿、农民变商人、产品变商品的情景越来越多,当地村民百姓增收效果逐步显现。仅南江村,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以上,乡村旅游业总收入超20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16500元。“下一步,我们将鼓励引导更多的村民参与到旅游产业链上,让村民更好增收致富。”南江村村支书江道明表示。

  “政府红色旅游产业规划做到哪里,哪里就是农行金融服务的主阵地。”农行福建龙岩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如今,沿着“中央红色交通线”,“红色小延安”研学区、红色小镇纪念馆区、红色历史文化区、河滨景观区、山地体验区等红色旅游,给当地百姓带来更多财富,在“红色交通线”上不断焕发新的活力、迸发勃勃生机。

  责任编辑:田耿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