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几年的培育与发展,消费金融已成长为金融业的一个重要“风口”。相关机构预计,到2020年消费金融规模将突破8万亿元,每年获客增长率超过20%。
基于对市场的预判,招行从3年前就开始系统布局,把消费金融确定为实现“轻型银行”战略转型目标的重点业务之一,同时也把其作为践行普惠金融的主要抓手。
信用卡是消费和信贷结合最紧密的产品。不久前,招行信用卡APP“掌上生活”迭代升级至6.0版本。该APP首次全面开放智能消费金融服务,将以金融科技为支撑,以“e系列消费金融产品”为核心,全面升级能力体系。招行同时宣布,该APP绑定用户数已突破4000万大关,且从3000万增长到4000万只用了9个月时间,日活用户数高达576万。
“掌上生活”APP取得的成绩只是招行拥抱FinTech(金融科技)、系统布局消费金融的成绩之一。
招行每一次业务创新,都离不开金融科技的助力。日前,招商银行副行长刘建军在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招商银行的战略转型已经进入下半场。在下半场,招行把自身定位为一家金融科技银行,金融科技将成为下半场转型的核心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怎样通过实现金融科技场景化融入,满足客户普遍的消费升级需求,以获得零售金融业务竞争力的代际差异,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此,招行消费金融形成了攻防有道的立体格局。“攻”的具体布局体现在:招行整合了行内零售信贷部与信用卡中心资源,并与中国联通合资成立了招联消费金融公司,确定了三大主体“统一部署、适度交叉、各有侧重”的发展策略,形成了优势互补、并驾齐驱的良好局势。“防”指防范风险。刘建军表示,招行正积极利用FinTech技术来制造风险管理的“武器”。
据了解,在以“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为目标的金融科技战略指引下,招行正发起一场由FinTech驱动的渠道优化和服务升级革命,以建平台、引流量、接场景为重点,提升消费金融体系化运营能力,开创消费金融的未来。
比如,招行零售信贷部开发的“闪电贷”就是一款基于FinTech技术、依托移动平台、聚焦线上消费贷款的产品。它利用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技术进行客户精准画像,利用移动互联平台的发展,结合智能营销手段有效挖掘海量行内客户,同时利用批量化模式进行新客拓展,形成了技术新、模式轻、规模扩展迅速的业务优势。
信用卡中心的消费信贷产品则注重结合场景,打造场景细分产品序列,力求串联形成覆盖客户人生重要场景的完整消费链,以场景的渗透力充分挖掘消费金融需求潜能。据悉,招行信用卡已完成新旧户全面覆盖、线上线下双向打通的整体产品矩阵部署,并将金融服务融入用户生活场景中。其中,掌上生活App已成为招行信用卡线上经营的最重要入口和平台。
而招联消费已自建数十个自主研发系统,率先在消费金融公司中实现了去IOE、金融上云,自主研发了基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互联网化业务体系、风控体系和支撑体系。据介绍,有别于传统商业银行模式,招联是全新的线上模式,完全用互联网模式来获客、经营,没有直销人员,没有客户经理概念,风险管理依托大数据,基于小额分散原则,风控、运营效率都很高。
有业内专家指出,消费金融平台的核心价值包括用户体验、运营系统和风险管理,也就是说风控水平也是决定消费金融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此,刘建军介绍,招行正积极以技术力量驱动产品设计,严防信用欺诈风险。
对于招行银行消费金融业务下一步发展,刘建军说:“未来,招行的消费金融将更加结合场景,从存量客户经营升级为全量客户经营。同时,加大对申请流程、风控体系、贷后管理的研发与投入。在确保不发生重大风险的情况下,做大做强消费金融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