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农业银行在总、分行分别成立了金融扶贫工作领导(推进)小组,制定了《关于做好“十三五”期间金融扶贫工作的意见》,逐个贫困县制定了金融扶贫服务方案,并向国家扶贫重点县单列信贷规模。如今,一年过去了,农行的金融扶贫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据悉,2016年,农行在83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累计投放贷款3351亿元,年末贷款余额达到7044亿元,比年初增加920亿元,重点支持了基础设施、现代农业、县域工业、民生工程等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同时,农行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制定了2016年贫困县域支行《金融精准扶贫专项评价方案》,明确建档立卡贫困户贷款执行基准利率,贷款减值准备由总行承担并执行差异化的经济资本系数,在用工计划、招聘政策、培训资源等方面向贫困地区机构实施倾斜。
2016年,农业银行投放精准扶贫贷款1041亿元,年末贷款余额2034亿元,比年初增加424亿元,增幅达26.4%,带动56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或脱贫。
此外,农行还积极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合作,创新打造出一系列商业可持续的金融扶贫模式。截至2016年末,已推广“政策性担保公司或风险补偿金+农行+(贫困)农户”政府增信模式到27家一级分行、973家支行,累放贷款807亿元、余额349亿元,累计支持154万农户。2016年在内蒙古与13个地市政府合作,投资212亿元设立服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美丽乡村产业基金”,将惠及全区1000余万农牧户。
为推进金融扶贫产品创新,农行在贫困地区设立了15个“三农”产品创新基地,向一级分行转授贫困地区特色农业信贷产品创新权,并鼓励各一级分行针对贫困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特点和脱贫攻坚形势,制定更加精细的差异化信贷政策。截至2016年末,农业银行在贫困地区创新区域性特色扶贫产品76项。
以物理网点和惠农通服务点为基础,农业银行运用科技和网络技术手段,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便捷度。截至2016年末,在832个国家扶贫重点县发放惠农卡6122万张,布放电子机具20.6万台,设立惠农服务点14.6万个,对行政村覆盖率达72%,对具备固话通讯网络条件的行政村实现全覆盖,并陆续上线了跨行取款、跨行转账等新功能。同时,积极将惠农通服务点与互联网金融进行对接,在贫困地区大力推广电商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