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村位于湖南新化县奉家镇最南面,距县城72公里,距镇政府15公里,地理位置偏僻,地势高,交通较为闭塞,是典型的边缘高寒大山区。全村劳动力人数不到总人口的一半,经济收入低下,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90户、贫困人口339人。
自2015年4月以来,农发行湖南省分行派遣扶贫工作队驻扎双林村,农发行新化县支行派遣业务骨干参加扶贫工作队,与当地村支两委同心协力,团结广大村民,破除双林村与外界交流的瓶颈制约,带领当地居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扎实前行。
精准识贫,抓好统筹谋划
扶贫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开展全村村况和贫困户走访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重新建立贫困户档案,切实做到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立足双林村“七山一水两分田“、农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农民技能匮乏、疾病返贫较多和具备一定旅游资源的实际,扶贫工作队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制定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实施“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即充分激发全村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脱贫致富的主体作用,以充分挖掘山地资源发展种植产业为一翼,以大力助推开发双林峡谷旅游资源为另一翼,在加快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争取项目资源促进基础设施建设。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双林村海拔在830米以上,常年气温较低,土质大都为沙性土壤。立足当地实际,扶贫工作队多次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到现场调研指导,会诊把脉,经过多番考察和交流讨论,最终提出了种植猕猴桃和黄桃为主的产业发展思路。
为引导村民群众闯出一条脱贫新路,扶贫工作队组织村民代表到邵阳洞口、怀化芷江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先后开展土壤检测、种植技术等专业培训,在专家指导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村民群众发展产业的自觉性和信心,为产业脱贫道路打下了稳固的基石。截至目前,全村种植锦绣黄桃100余亩,种植东红猕猴桃200余亩,种植业的发展,不仅有效激发了当地村民劳动致富的热情,而且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发展种植产业,起到了抑本增效的良好作用。
双林村毗邻紫鹊界国家4A级旅游区和古桃花源旅游景区,拥有幽深、神奇而大气的双林峡谷。今年6月底,农发行新化支行成功申报古桃花源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亿元,该项目建设将大大优化整合当地旅游资源,为黄桃、猕猴桃的销售开辟又一条通道,同时也为解决当地贫困人口就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注入强大动力。
此外,扶贫工作队在当地居户养殖业的基础上,引进“环保益生菌”使用技术,实现多数村民猪栏或禽圈无臭味、无蚊子,在保证养殖业的基础上,畜禽圈益生菌发酵床技术得到全面改造和发展,不仅得到了当地养殖户的一致好评和推崇,更维护了双林村良好生态、洁净环境的美好形象。
立足长远,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2015年,扶贫工作队驻扎双林村,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用电困难。随着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网基础薄弱、设施陈旧、电压低等供需矛盾显得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当地人的生产和生活。在县、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不断走访、请示,争取省、县电力部门的支持,扶贫工作队单位出资10多万元,还清了双林村历年电费欠账。同时在全县率先启动并完成农村电网全面改造工程,彻底解决了该村用电“卡脖子”问题,让老百姓真正用上了舒心电、放心电。今年以来,扶贫工作队按照“巩固、发展、提高”思路,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全村道路路灯建设已基本完成,每50米就装有高标准太阳能路灯,为村民们照亮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巩固成果,打赢脱贫攻坚战
今年,农发行新化县支行与县政府多次协商沟通后,率先在双林村建立了金融扶贫服务站。通过制定建设方案,明确机构人员职责,同时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业务关系,使农户不出村甚至可以在家办好小额贷款手续,解决了农户发展种养殖缺资金的难题。为提高村民道德文化素质,双林村率先制定《村民公约》,形成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的约束机制,对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村民民主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扫除扶贫工作队精准扶贫障碍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当初的闭塞落后,到如今得到外界广泛支持和帮助,从基础设施落后,到电网、道路等工程落地,扶贫工作队为双林村的长远发展尽心竭力,农发行也开始逐步被村民知晓、接受和赞赏,每每提到扶贫工作队,村民们满是欣慰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