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背影,脑海里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攀上爬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从平凡的事件中,表现出父亲对孩子的关怀和爱护。我要说的这么一个人的背影,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卫忠师傅”。
刚到农信社工作的时候,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什么是“走千访万 普惠金融”。后来,我才渐渐明白,这是农信社深耕“三农”和服务小微企业的普惠金融活动,也是农信社的经营主旨所在,意味着要真正走向农村深处,走向“三农”,展现的是一名基层金融人该有的使命和担当。
工作过程中,我和“卫忠师傅”分在一个组,一起到企业宣传,带着积分兑换准备的很多东西。那天是我第一次和卫忠师傅一起工作,也因此开始熟识,他一趟一趟的把东西搬进车的后备箱,他的个头不算高大,却在上楼下楼不停的兜兜转转中让我记住了他的背影,奔忙中透出那股韧劲,坚实而又朴实!
还有一次,我和“卫忠师傅”一起去农户老李家里为其办理贷款。老李是这里蘑菇棚的种植户,他想贷款五万作周转资金,但是他的妻子并不理解他的想法,也不愿意一起签字,他想找我们去他家里和他妻子讲解讲解。为了配合他妻子的下班时间,我们差不多是晚上七点左右去的,卫忠师傅耐心地讲解普惠金融的知识,同时还讲了他们身边村民的案例故事。我们还一起参观了老李家的蘑菇棚,听了他们夫妻的创业小故事,最终顺利解决了老李的难题。卫忠师傅走进的不仅是村民的家里,更是他们的心里。这样的“背影”并不孤独,而暖人心。
卫忠师傅是客户经理班子里年纪最长的,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工作是辛苦的,生活是有压力的,所取得的成绩的背后是他多年不懈的付出和奋斗,更是多年如一日的坚守与执着。
我常常会想,人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是饱食终日,生活上的闲逸,还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们自然会做出种种不同的选择。然而对于身为金融青年的我来说,因为在我职业生涯的开端有卫忠师傅这样的背影感染着我,所以,坚守和奋斗一直推动着我努力前进,更是将“一生相伴 万家信任”的愿景落到点滴实处,让群众在困难的时候可以想到还有我们这一批批农信人!
这样的背影可能是瘦小的,却能扛起生活的大梁;可能在疲惫中穿梭,却显得那样的坚定有力。这就是我愿意追随的背影,平凡却不平庸,平淡却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