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年前,父亲误打误撞走进了农信这个大家庭。早年的农信不坐班,宜工宜农,农忙时节,大家收完地里的庄稼再熬夜做账,在那个商品经济不发达科技又落后的年代,做账全凭手工,也不像现在每天办几百笔的业务。
如今的农信已经不同昔日,员工的福利越来越好,工资也越来越高,业务虽然繁忙,但在每一年的毕业生就业大潮里面,农信这种相对高薪的单位,已经成了大学生挤破头都要争取的好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农信员工串村下寨没有车,全靠走,一双胶底鞋,走上几个月,鞋底就磨破了。账本背在身上,责任重在肩上,农信老一辈的员工靠着一颗淳朴的责任心,在过去的几十年,踏实辛勤的努力付出,农信之树茁壮成长,打牢了群众基础,让农信长成了值得百姓尊敬的金融机构。
电子化办公普及以后,新招聘进来的大学生一代更比一代强,从父亲身上我看到老一辈的身影渐行渐远,有的不懂电脑,有的不愿学习,很多像父亲年纪的人都迷茫了,但我的父亲从没有忘记过学习新知识。
现实很容易挑新捡旧,特别是金融行业,更新的速度很快,无论是知识还是管理方式,你需要适应和学习很多东西。有些人面对压力会失控,而有些人则会成长。只有不断的自我更新,才能在时代的变迁中超越自己,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
如今我也成了农信的一名基层员工,明白了父亲工作的辛苦忙碌,明白了在工作之中有些不得不应酬的场合,明白曾经那些不得已被压缩掉的陪伴家人的时间,明白了在工作之外还需要抽出时间来自我提升的两难。那天从家出发,父亲送我上车,如往常一样,快要上车的时候,父亲突然叫住我说:“听我的话,女儿,好好工作!”有人说世间所有的爱都指向相聚,唯有父母的爱指向分离。为人子女时不解分离的伤心与担忧,为人父母时,方体会到父母对子女的爱。刹那间我似乎读懂了父亲与农信事业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