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散发着瓜果香甜味道的丰收金秋,乡村迎来了寒冷而萧瑟的冬天。
入冬以后,空气日渐寒冷,庄稼人都猫在自己家里,街上很少看见行人。只有当太阳升得老高,有些暖意之时,街口的墙脚下才会聚拢三三两两晒太阳的人。人们或蹲或立,闲散地唠嗑,讲些村里村外的新闻或者旧事,借此打发清闲的时光。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只芦花鸡正低着头用爪子刨食。一只黄色的猫趴在墙头上,眯着眼睛懒洋洋地发呆。不远处,几声卖白菜或是鸡蛋的吆喝声从街头传了过来,打破这村庄里如水般的宁静。
村外的田野里一片空旷,所有的庄稼都已被收割,只剩下空荡荡的黄土地。农民们将刨下的玉米秸秆捆成捆,码垛在田野里,像是一座座小小的城堡。
不下雪的时候,孩子们放学后,就到野地里玩捉迷藏,相互嬉戏,浑身沾满了草屑和灰尘。累了,孩子们就把玉米垛中间掏出一个小小的空间,趴在厚厚的叶子里写作业,直到天黑了才回家。
村头的一处用来蓄积雨水的坑塘,现在只剩下浅浅的一汪。由于天气转冷,早上坑塘里会结出一层薄冰,中午天气转暖就会慢慢地融化。水中还有些鱼儿,现在都潜在了水底,偶尔会在天暖的时候冒个泡儿。
坑塘周围的杂草和水生植物混杂在一起,散发出一种特殊的腥味儿,慢慢沉积后,便演变成一种紫色的泥土,是滋养庄稼的好肥料。等到上冻时,会有勤快的人们从坑底挖出来,用背筐背到自家的地里,当作明春耕作的肥料。
村子南面是一排杨树,笔直的杨树上面的叶子被寒冷的风吹落,散在冬天的田野里。树叉中间,多有喜鹊做窝,不管天气多寒冷,它们都始终坚守着自己温暖的小巢,在杨树枝头欢快地喳喳叫着,为冬天寂静的田野带来一丝难得的生机。
村子东面是一座小山。山不高 ,登起来也不费劲。拨开没膝深的杂草,沿着依稀可辨的小路,向山上慢慢走,裤脚上会沾满苍耳等野生植物。半山腰上,随处可见一丛丛的酸枣树,那些已经干透了的酸枣挂在枝头,伸手可及。采一颗放进嘴里,酸酸甜甜的感觉从舌尖一直淌进心底,儿时的记忆又会涌上心头。
登到山顶,耳边的风呼呼地掠过。举目远眺,可见远方天与山相连,绵延无边。山下,便是自己自幼生活的村庄,一排排整齐明亮的新房彰显了近年来村民们生活富足的巨大变化。一缕缕炊烟从各家的屋顶上缓缓升起,让人感觉到乡村生活的温暖与柴米油盐的气息。
村庄在冬天的时光里静默。任时光流转,任岁月变迁,村庄始终如一地坚守着这片土地,为远行的人们营造一个幸福而温馨的港湾,它的名字就叫做——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