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2023 年 www.zhgnj.com

在医圣的星空下

张仲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他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这部伟大的中医经典,距今存世已经1800多年。

张仲景,不仅是中国的医圣,也是世界的医圣!据中医古籍出版社介绍,1993年国际著名的英国维尔康医史研究所评选世界医学伟人29位,张仲景名列第3位,居中国医学史第一位。医圣,张仲景当之无愧。从古至今,就有中国医学成就者,盖不出仲景之说。在中国医学四大名著中,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开端,而辩证论治体系正是中国中医学的特色,是中华瑰宝。

《伤寒论》《金匮要略》合集为《伤寒杂病论》。这是我国第一部论述外感疾病辨证论治的专著,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历代医学家推崇备至。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原序中道:“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深泉,徒为涕泣。痛夫!”

医圣又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闻》《九卷》《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失宗族、宗亲之众之痛,从而发奋,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至晚年巨著方成。

中华文明五千年,医圣泽被后人近两千年。

今天,当我站在南阳张仲景医院仲景紫铜浮雕墙前,品读医圣一生经历时,当我站在医圣山百草园仰望圣像时,当我怀着朝圣之心来到仲景文化广场医圣的坐像前,心中充满着感动,含着泪水的我久久不愿离去。我仿佛看到医圣满含思索的深邃目光,又好像看到医圣身上散发出慈悲的光芒。

此时,天空蔚蓝,鸟鸣林丛,空气中飘散着千百种花草药香,古往的今来的,都化作一缕缕馨香,袅袅上升直达天际。

医圣仿佛正从远古的风雨中走来,只见他淡然地坐在大树下田塍上,只见他委身蓬牖茅椽之下、绳床瓦灶之前,八百里伏牛山——不! 天下所有的名山大川,都是他悬壶济世、疗救苍生的道场。他的大慈大爱大悲悯,化作缕缕清风在天地间流动,在大地上升腾。

仲景文化广场对面,是依山而建的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回想我第一次见到宛西制药厂长孙耀志那一幕幕情景时,方才明白为什么他讲到医圣时,那遥望苍穹深情注视的目光。

1995年10月,我和时任经济日报驻河南记者站站长刘海法,来到河南省西峡宛西制药厂,厂长孙耀志接受了我们为期两天的采访,10月24日,经济日报显要位置刊发了《伏牛山杀出一匹“黑马”》一文,文章一经刊出,迅速在全国引起广泛关注。

在刚刚改革开放不久的中国大地上,在潮起云涌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为沿海地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在内地,由于思想的封闭,中原大地还没有被时代的激荡之声所唤醒,大多处在雷声大雨点稀的迷惘之中,不知道该干什么,不知道怎么干。来自北京的刘海法敏锐地发现,在西峡县的宛西制药,已鹰击长空般融入到改革开放的洪流前沿,大刀阔斧地阔步向前。

宛西制药,1978年初建的县办小厂,当时以36万元起家,职工67人,一个生产产品,几间破厂房,土法炮制生产出的大药丸被人讥讽为“驴粪蛋”。因为药丸大,患者难以吞咽,有的病人还要把大药丸揪下来,再团成小丸咽下,十分不便。当时,企业入不敷出,负债累累。到1985年,新任厂长孙耀志带领职工引进技术人才,开发浓缩六味地黄丸,几年时间,出自张仲景方的浓缩六味地黄丸,已响遍大江南北。

1995年11月11日,刘海法再次重拳出击,经济日报头版头条刊出《河南“宛药”攥紧“拳头”打天下》,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之后刘海法持续发力,先后对孙耀志董事长进行了长篇专访《承医圣精华 造仲景名药》等,对宛西制药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报道,这些新闻力作,成为很多读者记忆中不可忘却的“历史”!

如今的宛西制药,以医圣冠名,仲景工业、仲景农业、仲景商业、仲景食品、仲景医疗、仲景养生等大健康产业系列纷呈,仲景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仅仲景大药房在全国就开有600多家,未来将开到1000家。仲景品牌家喻户晓。

在谈到名中医坐诊治病时,全国人大代表、该公司董事长孙耀志意味深长地说:“先有中医后有中药,没有好中医,就没有好中药。”

在全国范围内,面临西医占据上风,中医逐渐衰微的今天,我们走进仲景宛西制药,看到的是灿烂的星空。中医在仲景宛西制药,在中国,正以蓬勃之势,焕发出勃勃生机。

在文字结束时,又有几个字浮现在我的眼前,是“上善若水”,是“治未病”!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