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麦收时,五月中旬的一大早,乡下堂兄成才哥打来电话说,收割机买回来了,刚好赶上“南征北战”抢收的开始,下个月,就可以把银行的贷款还上。放下电话既为他这几年的实干而欣慰,也为乡村五月收麦的变化而感慨。
儿时的记忆里,收麦一般要持续一个月左右,那时学校的老师们大多是民办教师,家里都有地,学校在麦季时便会放上十天或半月假,是为“麦假”,假期的我们也是最辛苦的“小农民”,割麦、拾麦、看场哪里需要哪里搬。儿时的麦季感觉太阳似乎特别毒辣,但越是天热大家的干劲越是高涨。因为一年主要就靠这一季糊口,所以大家最怕遇到刮风下雨。印象中每一次看到天气突变,父母十分焦急、无助又无奈的时候,总恨不得有三头六臂来帮助他们,幻想着自己有孙悟空的魔力,或者有哪路神仙降临,只要轻吹口气,就能轻松完成所有的活。于是,小小年纪我便学会了扬场、打落、垛垛甚至扶犁,哪怕能帮大人干一点点力所能及的活,都觉得自已很了不起。
时光荏苒,曾经的穷日子已成为了历史。如今,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实现了20分钟麦罢,一天种完的快速完结,实现了我儿时心中幻想的那种魔力。国家对农村政策的扶持,也让农民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好年头又赶上好兆头,近年来,特别是驻村扶贫工作组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促进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改善,更为新农村普惠金融的开展创造了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