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处旅游,看到农信社那蓝绿相间的标志,我总会欣喜万分,哪怕是隔着车窗远远地望上一眼,那种熟悉的感觉就会涌上心头。不论你的名字是信用联社、合作银行还是农商银行,始终不变的是“姓农、姓小、姓土”的本质,是扎根“三农”,服务小微的愿景。从小到大,我和你也一起在成长。
小时候,因为父亲都是农信人,我时常到他上班的地方去,看着那里的叔叔阿姨们热情地接待每一位客户,听着他们手中清脆的算盘声,透过高高的玻璃柜台,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农信事业的执着和挚爱。乐乐阿姨常开玩笑地问我:“你以后也来这里上班,可好啊。”我似懂非懂的一声:“好呀!”总能惹得大家笑得合不拢嘴。
上大学了,来到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城市——南宁,看到了省城的农信社,网点多,而且干净和敞亮,统一的制服和面带微笑的工作人员,那一声亲切的“你好”,在我的心中荡起了涟漪,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远在他乡的我倍感温暖。
2009年,我有幸成为了一名农信人,我怀着激动与期许跨入了农信的大门。这一年,基层网点还未全面装修,高低柜还未分离,叫号机还未全面启用,自助设备和电子银行还未普及。面对排队的长龙,我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了一笔又一笔业务,三尺柜台是我工作的全部,褪去浮华,我沉下心来,平和而淡定,客户的认可,同事的鼓励是我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
2015年,我从柜台转向了信贷,工作的重心发生了变化。信贷管理员的工作岗位锻炼了我细致、沉稳的性格,面对工作,我更加从容,面对客户,我更加自信。这一年,农商银行深化发展普惠金融,加快丰收驿站建设,让客户足不出户享受基础金融服务;这一年,农商银行拓宽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大力普及网上银行、电子银行,实现客户金融服务零空缺;这一年,农商银行创新产品更加丰富,“车易贷”、“儿童储蓄”、“智慧菜场”……惠农惠民服务城乡。
2016年,我被借调至办公室工作,全新的工作岗位赋予了我新的职责。我深知,文字工作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唯有积累和实战,才能脚踏实地、练好本领。这一年,农商银行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实现了从合作银行到农商银行的跨越;这一年,农商银行搭建合作平台,全面推进“三位一体”建设。
从青涩到成熟,从不安到从容,从焦躁到老练。七年的光阴,我看到一张张崭新而又充满朝气的面孔,听着他们喊我师姐,惊叹时光的飞驰。回想与农商银行一起成长的日子,心中暗生起一份自豪感,七年的时间,我目睹了农商银行的成长与发展,感受到了农商银行的进步与蜕变。
又一年时光匆匆转逝,磨去岁月的棱角,不变的是我们追逐梦想的脚步,不变的是农信人这份独有的情怀。这份情怀将引领着我心系农信、感恩农信,不忘初心、逐梦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