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农村老家的亲戚特意送来了几个菜饽饽。金黄的玉米面儿,当下新采的槐花和少量的春韭做馅儿,散发着独特的清香味儿。掰开,轻轻咬下一块儿,细细咀嚼,槐花的味道便在嘴中漫延开来。
乡村里的槐花是最寻常见的。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坑塘边上,自家的地头儿,还有山坡上,到处都有它们的身影。春末夏初之际,槐花开了,村里村外,漫山遍野,层层叠叠,夹在翠绿的枝叶中雪浪一般。微风带来了槐花的清香,暖暖的、甜甜的,熏得人心都要醉了。
孩子们是最喜欢的。上树爬树,采食槐花,大快朵颐,整天无拘无束的。大人们也不去深管,吩咐孩子们多采些回来,洗净了,准备做槐花菜饽饽。用村里的碾子碾得细细的玉米面,再过一遍筛子,留下细面,温水和好。槐花和切好的韭菜放上油、盐等调料拌匀。灶堂间的火烧旺,大锅里的水咝咝冒着热气。麻利地将菜饽饽捏好,拍扁,啪的一声,贴在铁锅边上,不多几,锅边已粘满一圈黄澄澄的玉米饽饽。加柴,旺火,二十几分钟后,贴在锅面的那边被烙得焦脆,上面则金黄,玉米面的清香随着蒸汽一起飘了出来。小方桌在炕头放好,一笸箩菜饽饽端上来,再配上小青葱蘸大酱,那味道可是美极了。一气能吃上两三个,保准经饿,下地干活时有的是力气。
我还记得小时候,村里有个非常爽快的二大奶,一到槐花飘香的季节,便会让儿子去树上采来槐花,贴上一大锅的菜饽饽,送给左邻右舍尝鲜。于是,在这菜饽饽香甜的美味与众人的爽朗笑声里,邻里间的关系也就变得更融洽。
如今,离开家乡久了,吃到味道正宗的槐花菜饽饽的机会也少了。而且现在农村的生活条件较以前也改善了不少,很少有人再顿顿吃粗粮了。但每到槐花盛开的时候,我又会回味起那香甜的菜饽饽味道,想起故乡的亲人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