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乱扔!别乱扔!”正当我翻箱倒柜地找户口本时,父亲赶紧说,他捡起被我扔到地上的旧皮包,轻轻地拍打了一下包上的尘土,小心翼翼地放在一旁,生怕我“粗暴”的行为弄坏了这个旧皮包。父亲是个不善表达的人,但他的举动告诉我,这个旧皮包一定有不一般的意义,或是母亲送他的第一份礼吧,我心里暗暗地想。
“现在的年轻人是没用过这样包哦”,看着父亲像收藏古董一样宝贝这个包,我故意说了句:“这么老土的包,也不值钱,肯定没人用。”不料父亲竟有点生气,他轻轻捧起旧皮包,将我拉到一旁,戴上老花镜,指着右下角的一行字示意我仔细看。我揉揉眼,瞪大眼睛,终于在磨损的皮面上看到了几个字“沂源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一九九九年四月八日”。我忽然明白了什么,也对自己的玩笑话感到很惭愧。这个包是父亲在九九年参加全县客户经理大会上发的纪念品,那时的客户经理还叫信贷员。父亲如今退休在家,却也经常询问现在行里开展的一些工作,总觉得他对这份工作有着万般牵挂。
父亲把包放在我的手上语重心长的说:“这个包我背了十几年,别看包小,可以装不少东西呢,包里随时放着合同、印台、零钱、笔记本,走到哪都得带着,不然可就耽误了工作。”父亲说到这里,我似乎想起了关于这个包的一些往事。还记得上小学那会,父亲每天都带着它,用一个蓝色的袋子装起来,挂在摩托车把上。伴随着摩托车轰隆隆的声音,走过一个又一个村庄。这个包就像父亲身边的一个老伙计,陪他走过了无数里程。这个旧皮包,也成为那个时代深深的烙印。
其实,我是懂父亲的,我知道他对这个包的爱惜源自于他对曾经工作的留恋与热爱,我拿来一个纸盒,铺上了一层柔软的布,将包小心翼翼地放进去。我想,应该借着这个机会给父亲讲讲农商行的变化。于是,我给父亲讲述了“网格化营销”、“家庭银行”、“智e购”等新名词,并从手机里翻出各种文体活动的照片,父亲看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翻看历史的老物件,挎包、钢笔、自行车……每一个物品背后,都代表着一种精神。转眼间,沂源农商银行也即将成立一周年,在新的历史舞台上,新同志正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用行动描绘农商行的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