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学会留白

留白,是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的一种创作手法,体现了中华美学含蓄、内敛的特性,渲染出了美的意境。留白起先源于绘画,南宋马远创作的《寒江独钓图》,整个画面只有一艘小舟,一个渔翁在垂钓,画中没有一丝水,却让人感到烟波浩渺,满幅皆水,正所谓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给观赏者以“此处无物胜有物”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

生活也是一门艺术,也需留白。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陪陪家人、听听音乐、观观花草,一次外出旅游,看一部电影,甚至坐在沙发上发发呆,“偷得浮生半日闲”,舒缓一下压力,放松一下绷紧的神经,初看起来很简单,但在时下已成为奢侈品。忙碌和疲惫,已成为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一种常态,生活的压力像鞭子驱赶着人们奔跑,当静下心来,才发现灵魂已经被我们抛下很久。

有一位名家曾曰:“人生的真谛,在于留白。”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趣,是一种人生的留白;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泊,是一种人生的留白;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迈,仍是人生的一种留白。学会留白,在喧嚣中找回一份属于自己的静谧,是人生的大智慧。

给自己留白,人生之路更充盈。林语堂说:“看到秋天的云彩,原来生命别太拥挤,得空点。”人生是一次有去无回的单程旅行,没有彩排,无法回放,必须把握好每次出场的演出机会。但过于计较每次的得失,把过程看得太真切,结果追求太完美,很容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炫惑心神,烦恼遍地。《黄帝内经》曰:“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调整好心态十分重要,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心态是人生状态的导引,“安得静心有洞天”,人生不如意事有八九,什么事情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有点缺憾就像弯弯的月亮,尽管不圆满,也是一种独特的美。官大官小都有烦恼,钱多钱少没完没了,与其沉浸在焦虑之中,还不如适度地放空自己,删繁从简,人间有味是清欢,在平淡中品味出欢愉。要把握好生活的尺度,人生在世真正需要的并不多,超乎了反而成为一种奴役。

“事不宜尽华,尽华则衰;话不宜言多,言多必失;情不宜尽满,尽满则溢;木不宜尽高,尽高易折。”人生就像是一辆车,轻车简行,不超载,不超速,才能安全抵达幸福的终点。要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无锡梅园荣毅仁先生旧居有一副对联:“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深刻地阐述了人生的哲理,今天读来仍十分亲切,让人们在喧嚣与浮华的时代里,清醒有为,不随波逐流,在矜持中保持一份恬淡,在挥洒处内敛着一份深沉。特别是年龄到了一定时候,人心要往回收,“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留白不是消沉和低迷,而是回归一种简朴的生活情趣。

给家人留白,家庭氛围更温馨。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营造一种和谐的家庭关系十分重要。虽然家庭成员之间有亲情维系,但由于年龄和性格的差异,磕磕碰碰是常见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俗话说:“舌头和牙齿也会打架”,出现一些矛盾很正常,但要找出问题的症结予以化解。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共同的特点就是尊重每个家庭成员,让其保留独立的个人空间,在舒心的环境中生活。

对父母要关爱,《礼记》曰:“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有些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生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变化,变得唠叨、固执,听不进子女的规劝,甚至常常上当受骗。这时,做子女的不能一味地埋怨指责,而需要因势利导,多沟通,关心关爱老年人的生活,防止造成更深的隔阂。对孩子要关心,但不能无限制的宠爱,家庭条件再好,也不能“富养”孩子,让他们懂得财富来之不易,从小养成节俭的习惯。孩子是家庭的未来,生活上给予照顾是应该的,但不能“越俎代庖”,事事代劳,而应给他们自己动手料理,力所能及生活的锻炼机会,培养其自律意识;教育上要张弛有度,劳逸结合,要注重德智体全面发展,防止片面追求高学分,给孩子留出活动的空间,让他们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中成长。对爱人要尊重,胡适先生曾说夫妻之间要“久而敬之”,要信任包容,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性和活动空间,不要无端地猜忌;遇到问题,要心平气和地沟通,坦诚地以心换心。

留白,是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时光清浅,留白一隅,人生才能安逸自在。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