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远方的故乡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那份情境,那种诗意,永远镌刻在我生命的印痕中,成为一幅意味隽永的永不消逝的自然画作。离开故乡多年,我依然喜爱热烈拥抱阳光、谦诚承载雨露、坚韧扎根大地的油菜花。

每当春风骀荡,我们踏青郊外,在原野上看见铺天盖地美而不妖、艳而不冷的油菜花时,那就邂逅了真正恣意怒放的春天。而每次与油菜花不期而遇,我就像是遇见了故乡,沉淀心底的那份记忆便在满金溢动的花海中翻阅流失的经年。倏然发现自己越来越寻不到梦里故乡。

常常有人喟叹:消逝的故乡,回不去的故土,或者,故乡已渐行渐远……正是这种中国式乡愁,在流年岁月里带给我们情感的皈依和精神的护佑,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多少人,人到中年的内心情愫。

少年不识愁滋味。年轻的时候,我们都执着于漂泊远航,离开故乡,去远方寻找属于自己的理想。村庄渐渐消逝于身后。时光荏苒,岁月蹉跎,蓦然回首,村庄却变成了一个内心的符号。我们慢慢发现,故乡,承袭着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安全感。没有了故乡,人就像清水浮萍,不知自己的生命将漂向何方,没有了故乡,人就像小鸟飞离山林,注定读不懂这世界,读不懂风景外的风景,一辈子将只能走在自己的影子里,任缕缕乡愁似袅袅的炊烟随风而散渐渐淡忘。

远方的那个村庄就是我的故乡,它像一张浸透泪水的老照片,一幅褪了底色的年画,在脑海中慢慢模糊消弭,人们逐渐搬离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大山,搬到城里或镇子上。也许,村庄在未来的某一天,将会还原成一片森林,人们再回眸那故乡的远山时,记忆便定格于昨天的浮尘。

我的童年就像一棵草,在故乡美丽的土地上悠然快乐地生长。那时候,村里人家兄弟姊妹多,淳朴粗犷的山民在厚重博大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时间照看孩子,一群顽童就相约,爬到房前屋后的荒坡上与泥土、牛羊、野草为伴,或钻进一垄垄一片片随风摇曳、清香扑鼻的油菜地里放肆翻滚打闹,累了,就懒洋洋地趴在草地上,看形态各异悠闲自得的甲壳精灵,看风一吹就会溢出绿色汁液的树叶,看草尖上挂着晶莹的露珠。一切都是无比新奇。也就是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手可以握得住泥土砂石,却抓不住流水清光。这就是故乡大地教给我们的生命密码。

对于生长在城市的孩子,大地的模样是整齐划一的街道,错落有致的景观树,裁红点翠的公园,高耸入云的大楼,即使是周末郊游,看到的也仅是满眼的绿树红花,苍山大海,望不到边际的麦田。殊不知,大地的厚重还可以包容万物,呵护所有的生命。对于我们的孩子,他内心的故乡到底在何方?他未来的乡愁是什么?孩子年幼时,我总要利用假期带他回到故乡,让他和村里的孩子一样,在大地怀抱里唱着、喊着、跳着,采野花、听鸟鸣、玩泥人,尽情地享受大地的恩赐。而每一次回城的时候,他都眼噙泪水依依不舍。慢慢长大后,上学读书便成为孩子生活中主要内容,渐渐与那个风景如画的村庄疏远了。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眷恋乡下,其实就是依恋大地。乡下的天地比城里的天地宽厚广阔,只有到了乡下,才算真正接触到了大地。而城市的土地,那算不上真正意义的大地。

不管是谁,其实大地就是每一个人的故乡,乡愁来自真正的大地。我也曾经和许多游子一样,感叹无处安放渐浓乡思的灵魂。如今,我明白,人,只有脚踏坚实的大地,把那一抹浓重的乡愁,安置在心底敬畏的大地上,内心才会有了根基,才会有了真正的寄托。

大地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乡。那些从大地上铺开,绵延着、流淌着、奔放着,轰轰烈烈、洋洋洒洒连接远方和天空的油菜花,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存在,以及藏在我们生命里永恒的故乡。

Title
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