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农金网
www.zhgnj.com

巍巍昆仑茶飘香

沿青藏公路西行,距青海省省会西宁75公里处,有一条狭长幽静的峡谷。这条延绵15公里的峡谷就是著名的有“海藏咽喉”之称的湟源峡谷。当年,峰峦叠嶂的峡谷里马蹄声声,走来了一队队马帮驮队,诞生了青海高原上最早的边贸集市——茶马互市。

据青海史料记载,明洪武三十年西宁设立了茶马司,专营地方茶政。清初沿用明制,设立了西宁、河州、庄浪等茶马司,由陕西茶马御史管辖,每年用四川、陕西等地的茶叶去交换青海的马匹。后来,清政府放松了对茶马交易的管制,康熙年间开始准许商人进行茶马自由贸易,这使得青海的茶马互市得到了空前发展,最终形成了高原上独特的茶文化。青海7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藏、回、土、撒拉和蒙古等民族,由于地域分布不同,生活习俗差异,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饮食习惯,也就有了各具特色的饮茶习惯。

汉族同回族、土族及撒拉族主要居住在青海湖以东的河湟谷地,那里的居民以面食为主,因此大多喜欢喝茯茶。茯茶,也叫做砖茶,蒸压黑茶之一,属于完全后发酵茶,是所有茶类中加工工艺最复杂、加工周期最长的茶品,其汤色红浓,香气纯正,滋味醇和。由于茯茶茶质较硬,当地百姓喜欢将茯茶煮开了喝,这种泡茶方式叫“熬茶”。一般人家熬茯茶时,先在炉子上炖一壶清水,放入少许茶叶、青盐、花椒,慢慢煮熬,待茶水沸腾方能饮用,随饮随添。农家百姓更喜欢在一天劳作之后煮一壶酽酽的茯茶,就着香甜的锅馍一同下肚,在融融的暖意里,驱散一天耕作的辛劳;讲究一些的人家煮茯茶不仅要放青盐、花椒,还要加入红枣、桂圆、枸杞、核桃、冰糖等物,文火慢慢熬煎,待汁浓味甜,诸味俱现。

过去青海人逢年过节走亲访戚、婚丧嫁娶,茯茶都是不可或缺的礼品。而今,走进青海很多餐馆,还可以喝到一杯茯茶,尽管它的味道已经不够纯正,但有能喝上茯茶的地方,有那些爱喝茯茶的人,也就有了对过去的回忆,有了对往昔岁月的抚慰。

沿青海湖一路向西南行进,就到了青海最辽阔的牧区,那里是藏族世居的地方,也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的地区。严酷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藏人独特的饮食习惯,也由此产生了藏人最爱喝的酥油茶和奶茶。

青海的酥油茶与西藏的酥油茶制作方式稍有不同,青海的酥油茶以茯茶作为基料,先将茯茶熬好,然后加入酥油、炒面,再调入青盐、花椒、干姜等。这样熬制出来的酥油茶味道醇厚馥郁,喝后神清气爽,脾胃舒泰,周身发热,即抗饿又耐寒。在高寒缺氧环境下多喝酥油茶能增强体质,还可使津液增多,润泽气色,精力充沛。奶茶是藏族人民喜爱的另一种饮料。奶茶的制作过程较酥油茶简单,只需在熬好的茯茶水中加入适量的牛奶即可,再添盐或者加糖,视个人口味而定。藏族同胞中流行着一句话:“茶无盐,水一般”,所以他们喝茶一般要加入调味料,味道越重,茶叶越浓,喝着也就越舒畅。

一千多年来,喝茶成了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走进藏区,可以看到一顶顶毡房散落在草原上,微风中飘散着酥油的醇香。走入毡房,伴着质朴憨厚的微笑,主人会双手捧上一碗香喷喷的酥油茶,青稞酒、酥油茶是藏族同胞最朴实最真诚的待客礼品,如果你不胜酒力,那就多喝几碗酥油茶吧,喝得越多主人会越高兴。

青海的黄河源头是回族与撒拉族同胞聚居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偏爱一种独特的茶饮——盖碗茶(又称碗子茶),由于喝盖碗茶时是用托盘托起茶碗,用盖子先刮几下,使之浓酽,因此又被戏称为刮碗子。盖碗茶是回族同胞最传统的茶饮,走进回族人家,精干的女主人会用茶盘端出一套精美的茶具,打开茶盖,茶碗中除茶叶外,还盛着各色干鲜果品,红绿相间。盖碗茶种类较多,因配料不同有不同的茶名,如红糖砖茶、白糖清茶、冰糖窝窝茶等。

走进高原,如同翻阅一本厚重的书,书页中散发着阵阵茶香,那是历经千百年熏陶而散发出来的风韵和拙朴。比起江南茶香的清雅细腻,高原茶香更多几分粗犷淳厚,它融入了昆仑之巅的大气,浸染了三江之源的纯净。高原茶香更似一幅浓彩水墨画,晕染出了高原之奇,高原之美。

Title
Title